男孩子從小應該都對機械對有輪子的玩具感興趣。從小我就是大人眼裡的小車迷,最開始接觸改裝車是7歲那年吧,在報刊亭看見的汽車導報三本一套中的改裝刊就此沉迷…
選車之初並沒有第一時間想過奔馳這個牌子,可能因為我不是一個德粉吧!一直鍾意日系車,曾經留學那會也擁有和改裝過台思域EK3、 STI、魚眼、五代野馬GT、B4力獅等車型。
歐洲車除開超跑外真正喜歡的也就奧迪,它結合了奔馳舒適和寶馬運動,有人說奧迪中庸有人說她個性而我或許是後者。前年大學畢業回國,正好我的力獅到我手上也有十年了,想想就決定給自己換台車作為給你自己一個時期結束和開始的禮物。當時首選是希望等十代STI, 二選是奧迪S3(參數|圖片),三選是Mustang… 只能說購買A260是一個天註定的「巧合」哈哈。
圖:對於一輛奔馳來說,原廠A260設計已經相當運動,相信絕大部分人對這車的改裝,都是朝著A45的方向,而我卻選擇另闢巧徑。
買出來第一天就進了廠開始了有節奏的改造工程。因為車子對於我來說,不改過的車都是沒有靈魂的半成品,沒有獨立於人間的性格。就如同對於酒鬼來說無酒不歡一樣,最開始改造有點迷茫於走什麼風格定位,也如同別的車友一樣走過短暫的圈圈。那時我們A級還不多,而幾乎全部的案例都是往A45 AMG靠齊的性能范,而我身邊的朋友大多數遊走於極致姿態路線,那時候突然就覺得既然沒人走我能不能逆方向而行走一條屬於我屬於這台車獨特的路呢?於是從前期陸陸續續的構思到後來越來越清晰明確的想法,到訂購定製改件到上架開工再到外觀細節的「惡趣味」,水到渠成。
圖:由於走的是不尋常的道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可謂花盡了心思,從避震的選配,到輪圈數據的搭配,最後到懸掛部件做出的傾角,每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經過無數次的探索和嘗試,最終定案的姿態。
圖:不得不說的還有很多部件都需要特別訂做,為了追求最極致的個性姿態,也是拼了。
人說車是大男孩的大玩具,人說改裝一台車是車主自己的路無需在乎旁人評價。過程很多人不理解因為他們看不到我腦海里最終的藍圖,但是當車出廠的時候朋友們幾乎都說了同樣兩個字「好騷」!
圖:就是為了別人口中的這兩個字,一切都是值得的,原廠車只是沒有靈魂半成品,根據自己的思想打造出來的改裝作品是活生生的一台車,甚至是陪伴在身邊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