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壓竿稍是個技術活,壓不好跑魚是小事,斷竿都有可能

2019-07-03   認真的釣魚

不管是傳統釣法,又或者是台釣,都有一個竿稍入水的動作,當然,並不是在整個釣魚過程中,都有這個動作;為什麼要單獨提出來這一點呢?因為不少釣友對於壓竿稍,也就是壓風線這個事,並不是很在乎,甚至有可壓可不壓,壓多壓少都無所謂的想法,要說這種想法,還不在少數,那麼壓不壓風線,壓多或壓少,到底有哪些後果呢?

首先我們來說壓或者不壓風線有哪些影響;在沒有台釣之前,風線和水線的概念並不明確,有了台釣之後,我們把釣魚這個事,細分為各個環節,風線,就是指竿稍到漂座之間這段魚線,水線,就是指漂座到鉛墜這段魚線;之所以被命名為風線,是因為遭遇流水,風吹時,水面會帶動這段魚線,然後會拖著漂、鉛墜移動,如果竿稍壓入水中,風線就不會輕易流動。那麼,是不是一定要壓風線呢?

這個答案是不一定的,在使用長竿短線釣法時,本身線組就比較短,一般是竿長的三分之一左右,又或者是比水深長出30~40厘米即可;長竿短線釣法,鉛墜比較重,竿稍入水了,就相當於縮短了竿稍到鉛墜之間的距離,但是線組就變得彎曲了,一旦魚中鉤,訊號就被彎曲的線組給延誤了;反而是竿稍不入水,讓竿稍到水面之間的豆漂之間,半水的豆漂到鉛墜之間,彎曲程度最少,這樣一旦魚咬鉤,那訊號傳導就非常靈敏了,這也就是所謂的鈍中釣靈了。

同理,在使用滑鉛釣法、重鉛釣底等釣法時,只要水流、風速不大,竿稍入水壓風線的意義就不是很大,如果壓風線,又想靈敏的抓住魚口,只有打滿杆才有可能,但是滿竿又容易切線,所以,特定的情況,有特定的需求,風線是不用的壓的;在有風、水流流速對鉛墜有影響時,那麼竿稍入水,壓住風線,避免其因風、水流流動就是個常態的動作了。那麼,竿稍壓水,壓多壓少無所謂,這個說法,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要說竿稍入水,要說5~8公分之間的差異嗎,要說有多大的影響,那倒真的未必,軟竿就不用多說了,就算是超硬調的黑坑竿,那也不可能有多大的影響;但是超過10公分以上的入水距離,那就會有兩個較大的影響。第一個,就是提竿時,竿稍每入水增加10厘米,出水的阻力就會變大,這種變大的數值無法計算,但是阻力感,是很明顯的;第二個,竿稍入水每增加10厘米,斷竿節的幾率,就大了很多。

先說第一個,水阻,我們在使用魚線時,廠家和賣家,都會不厭其煩的提一個概念,就是切水,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說法,就是魚線入水和出水時,水阻帶來的影響,其實初中物理就告訴了我們,阻力的大小,和阻力的受力面積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越細的魚線,切水越好,那麼魚竿的竿稍,那比魚線粗了至少百十倍,那有水阻是必然的,那麼這種影響帶來的後果有哪些呢?

第一,是增加了跑魚幾率,魚在咬鉤中鉤,然後我們提竿刺魚的瞬間,是通過提竿,竿稍拉著風線帶動水線,然後魚鉤刺穿魚唇,並且鉤門翻轉,鉤底兜住魚唇邊緣,這是一個系列過程,而竿稍被提出水面之前,必須要克服水阻和魚的拖拽力度,竿稍入水越長,水阻越長,刺魚的動作就越慢,無形就增加了跑魚的幾率。

第二,增加了斷竿節的幾率;在揚竿的瞬間,魚竿的二三節是魚竿斷裂的應力點,所以在魚道大魚時,一旦出現拔河、打樁,二三節是最容易斷節的,但是竿稍入水距離過長,在提竿的瞬間,入水和未入水的部分,被人為的施加了剪力,次數多了,時間久了,這個位置可能稍微碰撞一下,就會斷節,簡單的說法,就是剪力勞損,其結構已經勞損性損傷,日積月累,斷節可能是觸碰,可能是輕輕的撇了一下,有可能是拉了一下,總之,就是很容易斷開,避免的辦法,就是避免長時間竿稍入水距離一致,這樣不會讓某一處形成固定的剪力損傷。

那麼說完了分析的理論,我們在實戰中,竿稍壓不壓水,壓水到底多少才合適呢?其實只要按著以下這幾個規律,那就很簡單了。

【一】無風或者微風,水流流速不大時,只要浮漂不走水,壓不壓竿稍無所謂

在沒風、沒流水,又或者風或者流水,對浮漂的影響不大時,只要浮漂不走水,壓不壓竿稍其實所謂,不壓竿稍反而可以讓中魚訊號變得更加靈敏,尤其是在大餌重鉛釣底、跑鉛等情況,不壓風線反而有不錯的效果,提竿也會靈敏許多,不管是長竿短線又或者是台釣,都會有很不錯的效果。

【二】微風或流水導致浮漂輕微走回,壓竿稍10~15厘米就足夠了

如果風力較小,流水流速不大,會帶動浮漂走水,但是幅度一般,並不是很明顯,那竿稍壓水10~15厘米就足夠了,也就是所謂的竿稍點水即可,這樣既能壓住風線,也可以避免因竿稍入水距離太長,提竿時受到水阻太大,影響刺魚的效果,實在不好確定,就以手掌作為參照,一紮的距離,就是竿稍入水的距離。

【三】大風活流水已經能把浮漂吹歪,竿稍入水20~30厘米即可

有時候風速較大,又或者水流太急,浮漂已經被吹歪了,那就算是較大的風浪了,這個時候,竿稍入水10~15厘米,基本上沒有什麼用處,因為風浪的高度可能就在10厘米左右,此時就需要延長入水距離,放到25~30厘米,比較之間的判斷,就是兩紮的距離,剛剛好,正好能避開風浪,又不至於影響提竿的手感。

如果再大的風或者水流,那就不適合釣魚了,就算把竿稍壓水半米,那也看不到漂目,所以就別想著多壓竿稍,效果可能會更好。至於長時間壓竿稍,第一節是不是用的時間久了就會因剪力損傷而意外斷裂,這是必然的,並沒有辦法能避免,但是就魚竿整體價格而言,第一節是最便宜的,也就是性價比是最高,所以總體選下來,總比二三節斷節,要划算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