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泡茶高手的您,這些茶細節不可不知

2019-11-05     中國茶文化知識

茶香水好,也不一定能夠成就茶湯的唇齒留香。往往細節處,才能激發出茶葉本身的味道。現帶你從細節出發,體驗茶葉真滋味。

1、細碎茶沖泡細節

細碎的茶,沖泡時置茶量要比正常狀況者少一些,浸泡時間相對的也要縮短。如原應放1/4壺的散普,細碎後只能放1/5,若仍然放1/4,第一道在縮短時間後倒出,還可以得出標準濃度的茶湯,但第二道就為難了,即使馬上沖馬上倒,茶湯仍然太濃。

減少了置茶量,沖泡到第四五道後會覺得濃度後續無力,這是沒有辦法的。沖泡細碎的茶,尤其是「水可溶物」溶出速度很快的茶,不要設定泡五六道,設定為三四道較為實際。

2、老茶沖泡細節

先看茶有沒有潮味,如果有的話,把要用的量倒在無味的棉紙上,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一天;如果太乾澀,則放較陰濕的地方,直到呈您要的茶況。這是泡茶前的精鍊。

通常老茶需要高溫,讓水多沸一下或用密蓋、重蓋的水壺。若這泡老茶苦味較重,水溫就不要太高。

茶量少放,讓第一泡能浸泡到1分鐘。第二泡往往要很快出湯(一般為10秒)。

3、鐵觀音沖泡細節

朱泥壺是泡鐵觀音的首選。因為朱泥具有高收縮率的特點,所以用其沖泡鐵觀音揚香力更高、更清揚,茶湯也緊結柔滑,回甘強、回韻悠長。朱泥壺很適合沖泡輕發酵、高香氣的烏龍茶。

4、綠茶沖泡細節

一般來說,茶的沖泡次數也宜掌握一定的度。根據測定,沖泡時最容易浸出的物質是胺基酸和維生素C;其次是咖啡鹼、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來說,綠茶沖泡第1次時,茶中的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左右;沖泡第2次時,能浸出30%左右;沖泡第3次時,能浸出約10%;越到後面越少,所以通常沖泡3道為佳。

5、茶葉沖泡水質細節

硬水泡茶不好。水的硬度影響著茶葉有效成分的溶解度。軟水中含其它溶質少,茶葉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和礦物質,茶葉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還有水中其它金屬離子也影響著茶湯滋味,如水中鐵離子過高,茶湯就會變成黑褐色;水中鉛的含量大於2ppm時,茶味變苦;鎂的含量大於2ppm時,茶味變淡;鈣的含量大於2ppm時,茶味變澀。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屬於天然軟水,泉水、溪水、江水多為暫時硬水,部分地下水為硬水。

因為愛茶,才更注意細節,泡出茶葉真滋味,體驗自然的清新茶味。

(信息來源: 中華茶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VLAN24BMH2_cNUgX0J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