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縣蘆陽鎮響水村:共築美好中國夢 開拓創業致富路

2019-08-14     景泰融媒

在蘆陽鎮響水村村委會的展板牆上,寫著一句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當選後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也是其治國理政價值理念的宣誓。村委一班人以此為鏡,著力引入外來企業,發展鹽鹼水養魚和山區文冠果種植兩大產業,引領全村改變貧困面貌,共築美好中國夢,開拓創業致富路。

響水村是個典型的山區村,村裡有8個村民小組,559戶2154人。2013年,村裡有貧困戶79戶292人,貧困人口占全村人口13.5%以上。如今村裡的常住戶只有206戶844人,大部分人都因為土地產出不高,離開村子去城裡務工求學,企業引進後,為沉寂的村莊注入了活力和希望。

響水村黨支部書記 段吉武:現在看見的這一片沙地就是荒擱了20多年沒辦法種田,種上也不長,2017年至2018年,我們把這個企業引進以後,來這個地方改良還田。一個是給我們響水村帶來集體收入,第二個是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年出五六十個打工的,一到開春這個時間和秋上的時候補樹,整個的打工人全部是響水村的農戶,到這個地方男工婦女打工,一個是解決經濟上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勞務上的問題。


響水村總耕地面積有三萬六千多畝,其中水澆地只有兩千一百畝,鹽鹼地就有一千五百多畝,而村裡的旱地卻有三萬兩千多畝,占了全村耕地面積的百分之八十八以上。以玉米、大麥、小麥、油葵、胡麻等為主的傳統種植業,產量低、收入低,嚴重製約著群眾的經濟發展。退伍軍人梁志力響應村委會號召返鄉創業,成立景泰縣響水農林牧專業合作社,先後投入資金一千兩百多萬,在荒山荒坡上發展起了以文冠果為主的新農業。

景泰縣響水農林牧專業合作社 梁志力:服役回來以後通過村上的號召,在村上承包了將近兩萬畝的旱沙地,種植了文冠果。相繼後來我們種了蔬菜、養了黑豬,包括一些造型樹。關於用水問題,一是通過水車的拉運,二是通過管道的上水工程,採用了滴灌、人工澆水、噴灌的模式。

旱沙地有了水,山坡綠起來了,村裡的群眾也看到了新的「錢景」。

景泰縣響水農林牧專業合作社 梁志力:咱們平時這個基地用工,首先考慮用咱們響水本地的村民,每年給咱們響水帶來務工收入將近70萬,帶動貧困戶40餘戶。作為一名黨員,有責任有義務,帶領咱們附近村鎮的村民走向一條致富的道路。


村裡還有草原面積九萬畝,水域面積八百畝。村委會一邊想著繼續擴大文冠果的種植面積,一邊還想著利用灌溉回歸水發展鹽鹼漁業,自2017年試養殖開始,先後發展了四家養殖企業。


響水村黨支部書記 段吉武:我們在2017年通過政府介紹,引進一家企業,2018年我們引進了三家企業,其中兩家企業帶動的是我們響水村的貧困戶四十戶,他是每個魚塘帶動二十戶,每年給我們貧困戶增加經濟效益是3200元,另外加入股分紅是80元。

如今的響水村,山水環繞,綠樹成蔭,鹽鹼水養殖得到了長足發展,養殖企業信心十足,不斷拓展著養殖規模。


銀騰漁業負責人 李文雙:經過2018年至2019年這麼養魚,中華鱘、虹鱒、梭邊,這些魚非常好,我們又擴建了育苗棚。擴建了五畝地的散養池,我們一擴建起來就帶動精準扶貧戶,我們也是響水人,幫助他們往好發展了。(融媒體記者:謝志剛 蒲海荷 高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V6SkGwBvvf6VcSZ6NY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