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身材強大「芯」尼康首款APS-C畫幅微單尼康Z50評測

2019-10-31     攝影筆記

以下文章來源於蜂鳥網 ,作者文字林

蜂鳥網

締造屬於攝影愛好者、攝影發燒友、專業攝影師的影像圈子

評測前言市場分析

尼康從2018年8月發布Z系統相機開始,就正式拉開了Z系統的序幕,隨後尼康相繼發布了大量Z卡口的鏡頭,使得Z系統用戶有了豐富的原生卡口鏡頭的選擇,就在我們期許著尼康Z系統的下一款全畫幅微單時,尼康在2019年10月10日突然發布了Z50,只不過這款相機並非是一台全畫幅相機,而是一台APS-C畫幅的產品。這款相機也是尼康首次推出APS-C畫幅的微單,雖然微單的誕生已經過去了十一年,但對於尼康來說,APS-C畫幅的微單仍然屬於首次推出,同期發布的還有兩支DX格式的Z卡口鏡頭: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鏡頭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鏡頭

很多人聽聞尼康發布APS-C畫幅的微單Z50的消息,馬上就開始唱衰這款產品,哪怕都沒有關注其參數和設計,但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你真的需要仔細的去撫摸、去體驗、去實拍之後再來發表意見,尼康Z50或許真的會給你不一樣的感受,所以本篇評測也會從讀者比較疑惑的一些地方開始撰寫,不過在正式評測前,我們還是首先來看看其紙面上的數據。



Nikon Z50、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



尼康Z50參數


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參數


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參數


尼康Z50搭載了一塊約2100萬像素的APS-C畫幅傳感器以及EXPEED 6影像處理器,ISO範圍為100-51200,可擴展至204800。此外,該機器搭載了209點復合對焦系統(搭載了相位自動對焦和對比自動對焦),可在低至-4EV的低光照環境下進行對焦,同時也支持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而憑藉約11幅/秒的拍攝速度,能有更多機會在關鍵時刻捕捉精彩的鏡頭。在靜音視頻模式下尼康Z50可以以30張/秒的速度拍攝800萬像素的圖像。此外尼康Z50能夠錄製4K/30p或是1080P/120p視頻。



Nikon Z50、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

其實在尼康Z50發布之後,我曾寫過一篇關於Z50的分析文章《簡評 | APS-C畫幅微單四國群雄時代來臨 尼康Z50發布後的一點感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查看,這篇文章內簡單說明了當前APS-C畫幅微單市場的現狀以及其他品牌APS-C畫幅微單的對尼康的壓力。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各抒己見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我們的評測還是先從外觀說起。

尼康Z50外觀細節介紹

尼康Z50雖然是一款APS-C畫幅的微單產品,但是其仍然是擁有Z系統基因的產品,所以在機身外觀設計上仍然延續了Z6/Z7的設計,特別是正面碩大的Z卡口非常的搶眼,不過整體機身的體積要比Z6/Z7小巧了很多,機身整體尺寸僅為約126.5x93.5x60mm,而機身重量也僅僅只有395g(不包含電池存儲卡以及機身蓋)。所以尼康Z50是一款非常便攜小巧的產品。



尼康Z50正面


尼康Z50正面


尼康Z50


尼康標誌性的「紅褲衩」在尼康Z50機身上也有所保留,此外尼康Z50的型號標識被設計在了機身正面右側下方的位置,和此前尼康Z6以及Z7一樣。雖然其實一塊APS-C畫幅的微單,但是尼康Z50仍然保留了電子取景器的設計,而且尼康Z50還內置了機頂閃光燈,可以幫助我們在光線不足的時候進行補光。



尼康Z50頂部


尼康Z50底部


尼康Z50內置了機頂閃光燈


尼康Z50模式轉盤以及按鍵布局


在機頂設計上由於其產品定位,所以和之前的全畫幅微單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首先尼康Z50取消了肩部螢幕,而機身頂部的按鍵都被設計在了機身的左肩,同時為了更好的讓新手上手這款機器,尼康Z50在模式轉盤上還提供了SCN場景模式,並在攝影/攝像模式切換上增加了一個撥杆,曝光補償以及感光度設定仍然被獨立成實體按鍵,以便用戶可以更好的操控。



尼康Z50的螢幕可以實現向下180°的翻轉


尼康Z50的背部螢幕支持觸摸操作,所以背部的實體按鍵數量較少;此外尼康Z50的螢幕可以實現向下180°的翻轉,這樣當我們進行自拍以及Vlog視頻錄製的時候,可以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



尼康Z50機身接口


尼康Z50電池以及存儲卡倉


尼康Z50電池


尼康Z50和尼康Z6大小對比


機身接口方面,尼康Z50擁有麥克風、USB以及mini HDMI接口,沒有搭載主流的Type-C數據接口。電池方面,尼康Z50搭載了一塊EN-EL25型鋰電池,容量為1120mAh,雖然容量不大,但是續航能力表現還不錯,並且還支持USB充電,但比較遺憾的充電時並不顯示拍攝。

尼康Z50感光度實拍測試

以前我們在測試尼康Z6/Z7的時候,發現其感光度的表現非常的優異,那麼Z50的表現到底如何呢?其原生感光度範圍為ISO 100-51200,並且支持向上擴展到Hi1以及Hi2,也就是最高相當於204800,本次測試我們在室內進行拍攝,將機內高感光度降噪功能關閉,逐級調整感光度數值並保持曝光一致,同時採用RAW+JPEG雙格式記錄,以下為區域截圖。




在測試過程中,我關閉了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以及高ISO降噪功能,通過實際拍攝,在感光度ISO 6400的情況下整體畫面保持了非常不錯的細節銳度以及畫面純凈度,ISO 12800開始出現少量的噪點,ISO 25600開始出現少量的彩色噪點,即便是到了ISO 51200的原生感光度極限,噪點的數量也在可控範圍之內,而在ISO Hi1以及Hi2模式下則湧現出了大量的彩色噪點。綜合來看,尼康Z50的感光度表現著實有點讓我吃驚,我在樣片實拍中也放了一張ISO 51200的樣片,各位可以下載到手機上查看。

尼康Z50動態範圍實拍測試

對於全畫幅相機來說動態範圍的表現非常重要,對於經常需要進行後期照片處理的用戶來說也顯得尤為關鍵,所謂的動態範圍指的是傳感器能正確記錄場明暗範圍的能力,即便是同樣的相機,在不同的感光度設置下,其動態範圍的表現表現也是不一樣的。針對尼康Z50這款相機,我也專門對其動態範圍進行了測試,我的測試方法為感光度固定100,隨後拍攝一張正常曝光的照片,然後分別向正向以及負向逐級調整整擋快門速度,並通過後期軟體將其拉回到正常曝光的水平,來查看其亮部和暗部的畫質以及色彩的變化。



通過實際拍攝,尼康Z50在+3EV的時候,整體細節細節保持的還不錯,但部分色彩,比如紅色、綠色以及藍色均已經出現偏色的現象;+4EV情況下,細節丟失嚴重,偏色現象加劇,強拉回來的可能性不大。而在-5EV的情況下拉回還有著非常不錯的細節,但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噪點,勉強處於可用的級別。一般來說,在低感光度下相機的動態範圍是最好的,不知道經過上面一番實際拍攝,你覺得尼康Z50的表現如何呢?

16-50mm外觀細節

伴隨著尼康Z50一同發布的還有兩支DX格式的鏡頭: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鏡頭與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鏡頭,我們首先來看看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鏡頭的外觀部分。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在正常縮回狀態下,非常像一支餅乾鏡頭,因為其縮回狀態的長度僅為32mm,搭配尼康Z50也是相當小巧便攜的。



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四段鏡頭長度


說實話,我第一次看見尼克爾這支鏡頭時,第一反應是一支餅乾鏡頭,第二反應是一支電動鏡頭,但實際上這支鏡頭並非一支餅乾頭,同時也並不是一支電動頭。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整體重量只有135g,屬於相當輕便的一支鏡頭。整體採用了塑料材質,包括卡口也是塑料材質。



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前鏡組


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鏡頭型號標識以及光圈標識


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同樣配備了全時手動對焦環


配置方面,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這支鏡頭的尺寸為φ70×32mm,重量約為135g。結構上其採用了7組9片光學結構,其中包含1片ED(超低色散)鏡片和4片非球面鏡片。



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搭配Z50


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搭配Z50


除此之外,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鏡頭還內置7片圓形光圈孔葉片,最大光圈值範圍為f/3.5—f/6.3,最小光圈值範圍為f/22—f/40,最近對焦距離分別為25cm(在鏡頭的16mm端)/20cm(在鏡頭的24mm端)/23cm(在鏡頭的35mm端)/30cm(在鏡頭的50mm端),放大倍率為0.2倍,濾鏡口徑為46mm。

16-50mm解析度實拍

在解析度測試中我們測試了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鏡頭在各檔光圈下的實拍畫質,測試方法為固定三角架、延時十秒拍攝,RAW+JPEG雙格式記錄,並100%截取中心和邊緣。


這支鏡頭並非是一隻恆定光圈的鏡頭,在16mm端其最大光圈為f/3.5,通過實際拍攝,這支鏡頭的解析度表現還是不錯的,即便是光圈全開的情況下,中心和邊緣都保持著不錯的銳度,而這種表現一直持續到了f/11,到f/16時候,中心仍然保持著不錯的銳度,而邊緣銳度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到f/22時候,中心和邊緣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銳度下降的現象。


在50mm端,這支鏡頭的光圈範圍為f/6.3-f/40。通過實際拍攝這支鏡頭在50mm端最大光圈時,中心保持了非常不錯的銳度,而邊緣的表現一般。隨著光圈的收縮,其邊緣畫質逐漸轉好。即便是到f/22這樣的小光圈,其中心和邊緣仍然保持著不錯的表現,而到了f/32以及f/40這樣非常極限的小光圈數值,中心和邊緣的畫質損失的還是比較厲害的。

50-250mm外觀細節

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同樣採用外變焦設計,而鏡頭的最短長度並非是在50mm,而是和尼克爾Z系列鏡頭一樣,都內置了一個鏡頭鎖定結構,使用時需要旋轉變焦環即可開啟鏡頭,下面我分別拍攝了這支鏡頭的最短長度、變焦到50mm的長度以及變焦到250mm的長度,相信大家能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縮回長度、50mm長度以及250mm長度

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非常的輕便,這和其採用了非金屬鏡筒有很大的關係,而且作為DX格式的鏡頭,這支鏡頭在鏡身上並未配備「NIKKOR S」的標識,僅僅只有「NIKKOR」標識,整個鏡筒上也並未設計任何的功能開關,尼康之所以這樣設計,估計也是和其定位有很大的關係。



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前鏡組


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卡口


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在鏡頭前端設計有鏡頭的型號標識和濾鏡口徑,其濾鏡口徑為62mm,在選購濾鏡方面有一定的價格優勢;而在卡口設計上,這支鏡頭採用的是塑料卡口設計,同時採用了四顆螺絲固定。這支鏡頭的整體重量僅為405g,所以鏡頭材質是其減重的最大的功臣。


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鏡身上有NIKKOR標識,但並無「S」


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型號標識以及對焦環

這支鏡頭在鏡筒上有其型號標識,並且在鏡頭的前部還有一個「DX」字樣,無時無刻不再提醒用戶這支一支DX格式的鏡頭。這支鏡頭具備VR光學防抖能力,進而使得這支鏡頭可以在更低的安全快門速度下進行拍攝,根據官方介紹,其採用的是音圈馬達的鏡頭位移,聽起來很繞口,但實際上就是採用了音圈馬達驅動結構,可以實現可控的鏡頭傾斜,也就是官方所說的鏡頭位移,從而實現防抖。



Nikon Z50+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


Nikon Z50+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


前面說了這麼多,我還沒有說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的配置,下面就來說說這支鏡頭的配置,這支鏡頭的尺寸為φ74×110mm,重量約為405g。結構上其採用了12組16片光學結構,其中包含1片ED(超低色散)鏡片。除此之外,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鏡頭還內置7片圓形光圈孔葉片,最大光圈值範圍為f/4.5—f/6.3,最小光圈值範圍為f/22—f/32,最近對焦距離為50cm(在鏡頭的50mm端)/100cm(在鏡頭的250mm端),放大倍率為0.23倍,濾鏡口徑為62mm。

50-250mm解析度實拍

介紹完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的外觀和配置,接下來我們看看這支鏡頭的實拍解析度表現,測試方法和此前測試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一樣,固定三角架、延時十秒拍攝,RAW+JPEG雙格式記錄,並100%截取中心和邊緣。


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起始焦段是從50mm的起跳,能和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在焦段上進行無縫銜接,但這兩支鏡頭在50mm的畫質表現差異卻非常大。通過我實際拍攝截圖我們可以看到,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在各擋光圈下均能保持不錯的中心銳度,但邊緣畫質卻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只到f/16邊緣畫質才有所好轉。


在250mm端,這支鏡頭的最大光圈只有f/6.3,最小光圈為f/32。在光圈全開的情況下,其中心保持了非常不錯的銳度,而中心的這種高銳度表現一直持續到f/22。而邊緣畫質最大光圈時的表現,顯然要比50mm端強太多,但仍然和中心畫質有一定的差距,隨著光圈的收縮,其邊緣畫質提升較為明顯。而f/32時,其中心和邊緣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畫質下降的現象。

尼康Z50連拍測試以及4K視頻

作為一款APS-C畫幅的相機,並且在像素數也並不是特別高的情況下,尼康Z50這款相機實現每秒11張的連拍速度(機械快門)。而在靜音視頻模式下,更是能實現約30每秒的連拍速度,只不過這個時候的像素數量變成了800萬像素。尼康Z50擁有209個自動對焦點,並且採用了復合自動對焦系統(相位檢測以及對比度檢測),那麼其實際表現到底如何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小身材強大「芯」尼康首款APS-C畫幅微單尼康Z50評測


尼康Z50全像素連拍(11張/秒)


焦距:2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1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100%截圖



尼康Z50靜音視頻模式800萬像素連拍(30張/秒)

不得不說,在使用機械快門的情況下,尼康Z50能實現11張/秒的連拍速度相當了得,這個速度已經和當前旗艦頂級單眼相機看齊了,而且從實際拍攝的照片來看,尼康Z50的合焦率相當高。而在靜音視頻模式下,尼康Z50更是能實現30張/秒的連拍速度,只不過像素會變成800萬像素左右,也就是4K視頻下的像素數量,不過在4K模式下,連拍並不能連續拍攝,而在1080模式下,連拍可以持續拍攝。

尼康Z50 4K視頻實拍

尼康Z50擁有拍攝最高4K 30p的視頻拍攝能力,除此以外,其還可以拍攝1080 120p以及1080 5×慢動作回放視頻,其實在視頻方面,尼康Z50和此前的尼康Z7以及Z6相當,但不同的是,尼康Z6在DX格式下,可以全像素讀取約5K的信息量,並超採樣輸出4K視頻,所以在畫質上,尼康Z6/Z7會更加的優秀,但這並不代表尼康Z50的視頻拍攝能力就很弱。要知道尼康Z50在視頻拍攝時並沒有任何的裁切,同樣是全像素讀取。

尼康Z50視頻實拍:4K 30P


尼康Z50視頻實拍:1080 120P


尼康Z50視頻實拍:1080 5X


尼康Z50同樣具備電子防抖,加上機身以及DX各式的Z卡口鏡頭小巧輕便,可輕鬆實現手持拍攝,另外動態D-Lighting功能也可以在視頻功能上使用,以此來擴大尼康Z50在視頻拍攝時的動態範圍。

尼康Z50+16-50mm樣片

尼康Z50雖然是一款APS-C畫幅微單,但是在實際拍攝中給我的體驗感非常好,在實拍樣片中,我將分為其搭配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兩支鏡頭兩頁樣片,分別為大家展示尼康Z50在實際拍攝中的表現。(蜂鳥網器材評測一直秉承為用戶展現最為真實的樣片拍攝,以下樣片均為原始JPEG照片,並未進行任何的後期調色以及尺寸的修改,感興趣的用戶可以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焦距:16mm 光圈:f/3.5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9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8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4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2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6mm 光圈:f/3.5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8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6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6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尼康Z50搭配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是尼康這套設備最為輕便的拍攝組合方案,日常外出不僅攜帶方便,同時其拍攝場景也能覆蓋大部分的場景,從整體的拍攝樣片來看,尼康Z50在成像特點上頗具尼康Z系統的特色,而且Z系統是經過重新設計的,所以在畫面整體顏色的表現來看,還是非常真實自然的。

尼康Z50+50-250mm以及總結

接下來我又使用尼康Z50搭配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拍攝了一組動物的樣片,對於Z卡口原生鏡頭來說,這支鏡頭應該是當前焦段最長的鏡頭,雖然在前面的解析度測試中,50mm的邊緣成像表現的並不太理想,但中心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這對於我們日常實際拍攝倒也沒有太大的影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焦距:2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50mm 光圈:f/7.1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1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5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1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2500

曝光時間: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36000

曝光時間: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4000

曝光時間: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51200

曝光時間:1/1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320

曝光時間: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5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720

曝光時間:1/400s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這組樣片我大部分都使用的250mm端進行拍攝,不得不說長焦鏡頭提供了非常強烈的壓縮感,視角的變窄也更加有利於我們進行構圖;此外我在拍攝的時候有幾張照片使用到了Z50的極限感光度,比如ISO 36000、ISO 51200,在電腦端看雖然畫質有點慘澹,但是在手機上看,表現還是不錯的,這也從另外一個層面說明了尼康Z50高感下的成像已經達到了高度可用的狀態。

評測總結:

坦白的說,尼康Z50是一台綜合性能非常不錯的相機,較小的機身體積和重量、優秀的畫質和視頻拍攝能力、良好的操控性能和性價比,對於任何一個新手來說都有著不小的誘惑力。此外尼康Z50在連拍能力方面的表現在本次評測中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我經手評測的相機中,尼康Z50算是一個出類拔萃的新生能力型選手。雖然尼康Z50是一台優秀的產品,但給我總有一點生不逢時的感覺,畢竟在非全畫幅微單領域,有耕耘多年的佳能、索尼、富士,在APS-C畫幅市場上進行狙擊;同時還有微單鼻祖M4/3,以超強的防抖性能、超豪華的鏡頭群資源以及超性價比的特點虎視眈眈。不得不說尼康Z50的市場壓力非常大,所以尼康Z50未來將會面臨非常嚴峻的市場形勢。但好在尼康Z系統的優勢也非常明顯,超大的卡口尺寸以及短法蘭距也讓尼康未來有了生產更小體積的大光圈鏡頭的能力,而且尼康Z50是一款沒有明顯短板的相機,所以說前行的道路雖然充滿荊棘,我還是非常看好Z50的市場表現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S8AI24BMH2_cNUgsn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