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輸在「金錢觀」上!培養孩子金錢意識,父母儘量越早越好

2019-09-27     話梅的媽媽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都想給自己的孩子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健康的食物,接受最好的教育...在給予這些「最好的」時,父母們也不忘給孩子不斷灌輸這些花了多少錢。

伊莉莎白是美國的一名小學老師,也是兒童心理學的狂熱愛好者。有一天,她為研究目前孩子的金錢觀而做了一個實驗。實驗的內容是她分別給喬治、茜拉、湯姆三位學生布置了家庭作業,讓他們分別問自己的媽媽要十塊錢,然後記住媽媽們的回答。第二天,她收到了答案。

喬治回家後跟媽媽說:「媽,我需要十塊錢」,喬治的媽媽拿出了錢,語重心長的對喬治說:「寶貝,雖然十塊錢並不多,但也是爸爸媽媽辛苦賺回來的,希望你能夠省著點花」;茜拉回去說了同樣的話後,她的媽媽說道:「寶貝,你存錢罐里的錢都是平時你用零用錢攢起來的,那裡的錢你可以隨時自由支配」;湯姆的媽媽工作忙碌,平時無暇照顧湯姆,當湯姆提出訴求後,媽媽直接甩出20元,一句話也沒有說。

若干年後,伊莉莎白對這三位孩子的金錢觀現狀進行了回訪,喬治變成了一個節儉主義者,凡事都要求低價格,更多人對他的評價是「吝嗇」;茜拉變成了一個對自己財產非常有規劃的人,在積攢財富的同時也不忘投資,很快變成了一個「小富婆」;而湯姆花錢大手大腳,多張信用卡已經刷爆,變成了失信人士。由此可見,孩子金錢觀的培養要從小抓起。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

1、從零用錢開始。

在給孩子們零用錢時,應該定期給予,並幫助孩子建立「願望清單」,將零用錢的結餘存入存錢罐,告訴他們當存錢罐中的錢存到一定數量的時候,他們「願望清單」中的願望就可以實現。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們建立儲蓄的意識,培養他們勤儉節約的習慣,以及讓他們認清自己的剛需,不去盲目消費。

2、執行獎勵制度。

當孩子表現良好時,父母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或金錢獎勵。在家庭里建立獎勵標準,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比如幫助父母力所能及的做一些掃地、洗完、買東西等家務,也可以帶孩子外出勞動,參與社會公益或者進行玩具義賣、撿賣廢品等。在培養他們獨立意識的同時,既可以及早讓他們接觸社會,又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賺錢的艱辛。

3、父母要做好榜樣。

在培養孩子正確金錢觀之前,父母要先擁有正確的金錢觀。不論家庭情況怎樣,都不要在孩子面前亂花錢,或者過於吝嗇。可以將孩子們帶到父母的工作場所,體驗一天父母的工作,這樣孩子們就能知道父母錢的來之不易。平時要允許孩子們花錢,並給出適當建議,讓孩子們知道什麼該花,什麼不該花。這樣孩子們對金錢就會有更好的認識。

各位正在幫孩子建立金錢觀的父母們還有什么小秘訣嗎?一起在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成長知識、兒童教育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R5Hc20BJleJMoPMet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