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公積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於接受捐贈、股本溢價以及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積金,是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並且投入金額上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企業接受資本公積的方式多種多樣,那麼對於不同的投入方式,財務人該如何進行相應的帳務處理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四種與之相關的帳務處理方法。
一、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案例1】
A公司為非股份有限公司,最近收到B公司500萬元的現金投資,但公司註冊只需要480萬元,於是就有股本溢價20萬元,則編制會計分錄如下(以下單位統一為「萬元」):
借:銀行存款 500
貸:實收資本 48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20
溫馨提示:如A公司為股份有限公司,則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500
貸:股本 48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20
二、接受捐贈資產
【案例2】
A公司為一般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率25%,接受現金捐贈85萬元,當年年度公司利潤總額為200萬元。假設除接受捐贈資產外,無其他納稅調整項目,則編制會計分錄如下(以下單位統一為「萬元」):
借:銀行存款 85
貸: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貨幣性資產價值 85
接受捐贈資產的應納稅所得額=85×25%=21.25(萬元);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貨幣性資產價值 85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21.25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63.75
溫馨提示:在企業接受捐贈資產時,無論是貨幣性資產還是非貨幣性資產都需要將其納入當年應納稅所得額中交納企業所得稅。
三、撥款轉入
【案例3】
A公司收到國家撥入用於技術改造的專款100萬元,公司以100萬元購入技術改造所需設備(不需安裝),則編制會計分錄如下(以下單位統一為「萬元」):
收到國家撥款轉入
借:銀行存款 100
貸:專項應付款 100
購買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四、法定財產重估增值
【案例4】
A公司重新評估部分固定資產轉出作為對另一企業的投資,這部分固定資產的原帳面金額為1 400萬元,累計折舊為700萬元,重新評估後為1 100萬元,則編制會計分錄如下(以下單位統一為「萬元」):
借:固定資產——設備 400
貸:資本公積——法定財產重估增值 400
溫馨提示:分錄中「資本公積——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科目計算方式如下:
法定財產重估增值=1 100-(1 400-700)=400(萬元)。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四種資本公積帳務處理的方法,希望對財務人的日常工作有所幫助!
在這裡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頭條號,私信【學習】即可免費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