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4天破十億:劇中是哪吒,現實是自己

2019-07-30     灼見

Jul.

30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無法天生麗質,那就天生勵志;不能天生好命,那就逆天改命。

作者 | 小渝

《哪吒之魔童降世》火了。

在這個電影頻繁撤檔、改期的暑假季,《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了一匹橫空出世的黑馬,豆瓣評分8.7,上映四天,票房突破十億,好評如潮。

一改往日的冷酷、狂妄,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成為了魔丸轉世的「妖魔」,在偏見中成長,在成見世俗中掙扎。

小時候看哪吒,看到的只是叛逆、狂妄和對父權的反抗;如今再看哪吒,看到的卻是不信命、不認命,逆天改命的倔強。後來才發現,以前看的是童話,現在看的是人生。

生而為魔,那又如何?劇中是哪吒,現實是自己,這是哪吒的經歷,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經歷。

這部看哭千萬成年人的動漫,揭露了四個人生真相。

01

成見,毀掉一個人最簡單的方式

陰差陽錯,本來應該是靈珠轉世的哪吒,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魔孩,所以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此生的坎坷。

在陳塘關百姓的心中,人以外都是妖孽,而魔丸轉世的哪吒,則成為他們心中最大的妖魔。

「天生異象、力大無窮、會噴火球、肆意妄為」,這是哪吒一出生就被百姓們貼上的標籤,而這種標籤,一貼就是一輩子。

被成見、誤解、冷漠包圍的他,儘管後來救了被水怪搶走的女孩,也依舊被村民當成「自導自演」的妖怪,因為在他們的心中,哪吒就是一個妖魔,妖魔再怎樣變化,也依舊只是妖魔。

哪吒等於妖魔,這種思想根深蒂固,變得堅不可摧。

龍王曾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憑你怎樣努力都休想搬動。

劇中哪吒如此,現實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被成見裹挾呢?

在知乎上,有網友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小時候,他曾和村裡一個小夥伴玩得很好,幾乎到了形影不離的地步,兩個人的童年簡單、快樂,直到他最好朋友的父親因為偷竊而入獄,整個村子的人對他朋友的態度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公開辱罵:你老子是個小偷,你也好不到哪裡去!

「小偷的兒子」成為了他身上厚重的標籤,即使他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沒有做,卻依舊被冷眼相待,甚至跟他在一起玩的自己,也會被冷嘲熱諷。

就這樣,他開始變得孤僻沉默,成績一落千丈,小學還沒畢業就被村裡的老人趕出了村子。他開始變得神志不清,流浪於附近的各個村子討食過活。

而在這之前,他的成績在村裡排第一,村長曾在他父親出事前揚言:這個孩子,將來絕對有大出息!

沒成想,因為成見,毀掉了一個孩子的一生。

我們總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事物,也喜歡把第一印象奉作無上的真理,可是很多時候,在我們成見中,世界早已面目全非。

惡魔有多可怕,成見就有多可怕,我不祈求每個人都能拋開偏見,但是至少,我們應該看清這個世界。

02

命運,從來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因為出生即是妖魔,所以在哪吒的童年時光里,沒有歡聲笑語、也沒有朋友陪伴,有的只是爬上屋頂,看著那早已看過一千遍一萬遍的花草樹木。

在陳塘關的百姓眼中,哪吒是魔童降世,是一個吃人不眨眼的惡魔,他們對哪吒恐懼至極,也憤怒至極。

因為想和一個小女孩踢毽子,被村民群起攻之,在心酸和委屈之後,哪吒攥起了拳頭,內心充滿了一團火:我不相信這就是命,我不認命!

哪吒的命運是什麼?

魔丸轉世,他的命運就是變成妖怪,為禍人間,三年後被收服,從此消失在這個世界。

但是,他不信命:若命運不公,我便和它斗到底。

為了改變村民對自己看法,為了能夠斬妖除魔,他拜太乙真人為師,練就了一身好本領;為了保護村民安全,他抵禦入侵的白骨精;為了保護整個陳塘關,他不惜獻出生命。

最終,哪吒被世人接受,贏來了屬於他的精彩。

不認命、不服輸,即使身處險境,也要逆天改命。因為命運,從來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只有做自己的主宰,才是真正的人生。

今年夏初,電視劇《都挺好》刷屏,蘇明玉一時間成為了全民討論的對象。

因為父母重男輕女,蘇明玉從小就被迫接受著不平等的對待,本來有考上名校的能力,卻因為母親的一句話「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嘛,以後還不是要嫁人」而語塞。

什麼是蘇明玉的命?規規矩矩上完師範,找個安穩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一輩子柴米油鹽。

但是她並不認命,努力學習和工作,靠自己完成了人生的逆襲,活成了別人羨慕的樣子。

我們羨慕她的成就,但是也不能忘記,成功的背後是其超人的倔強和堅毅,還有一種「我的命運我主宰」的霸氣。

命運從來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埋怨只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努力才是人生該有的態度。

03

管控好情緒,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情緒失控到底有多可怕?

為了試圖消除村民對自己的誤解,哪吒在跟隨太乙真人學得本領後開始保護村莊,斬妖除魔。

然而,為了急於表現自己的能力、為了證明自己並不是大家所說的妖孽,在反抗入侵的白骨精時,情緒失控的哪吒誤傷了無數無辜百姓。

生靈塗炭的村莊,無辜死去的村民,是妖魔的興風作浪,也是哪吒情緒爆發後橫衝直撞的結局。

失控的情緒就像一頭髮狂猛獸,哪吒想保護村民,卻在無意間傷害了村民,這並不是他的本意,可發了狂的他只是一個被情緒操控的行屍走肉。

「你戾氣太重,浮躁易怒,在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之前,收回乾坤圈和火尖槍。」

氣急敗壞的李靖決定不讓哪吒再踏出結界半步,而是讓他跟著師父太乙真人學習打坐,靜心養性,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別讓情緒失控害了你》中曾經說過:控制情緒才能控制局勢。

前不久,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被當眾潑水一事上了熱搜。

事發當天,李彥宏在台上演講時,突然被衝上來的工作人員用水澆了頭,一時間,整個會場鴉雀無聲。

令人驚訝的是,李彥宏並沒有惱羞成怒、破口大罵,而是以一句:「What’s your problem?」巧妙化解尷尬,然後繼續演講。

沉著冷靜、不驕不躁,李彥宏在面對這樣「侮辱」時,並沒有情緒失控,反而表現出了強大的情緒掌控能力。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曾說:情商,就是情緒管理的能力。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做自己情緒的奴隸,無論境況多麼糟糕,我們都需要用情緒的光芒照亮身邊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

不要被情緒控制,而是要控制情緒;不要被情緒所左右,而是要左右情緒。因為只有控制好情緒,才能把控好人生,成為真正的自己。

04

父母,從來都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哪吒出生時,手持火輪、橫衝直撞,如惡魔現世,肆意傷害無辜百姓。

為了避免他亂傷無辜,太子真人使出乾坤圈才將已經成魔的哪吒壓制住。

然而,面對太乙真人對哪吒的殺心,父親李靖擋住了太乙真人舉起的手臂;面對太乙真人的殺魔執念,妻子隻身衝上前護住哪吒,自己被拂塵打中,在臉上划下一道血痕。

可是此時,剛剛出生的哪吒在陳塘關百姓們的眼中,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惡魔。世代與妖不共戴天的陳塘關百姓,則請求李靖忍痛割愛,保全百姓。

面對兒子的魔變、鄰里百姓的恐懼和排斥,李靖依舊選擇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李某人家門不幸,得子如此,但孩子無辜,他也是受害者,李某實難痛下殺手。

在別人的眼中,哪吒是妖魔、是禍害,是魔丸種下的孽胎,可在李靖和妻子的眼中,哪吒只是他們懷胎十月生下的骨肉。

為了護兒周全,李靖不惜用名聲作為擔保;為了還兒清白,他祈求每家每戶都來參加哪吒的生辰;為了給兒子打氣,他騙哪吒說他是靈珠轉世;……

看似冷酷無情的外表,內心卻心心念念著自己的「魔童」;看似不留情面的父親,背地裡又多少次為哪吒挽回局面。

為了挽救哪吒,李靖去請原始天尊解除天魔咒無功而返的落寞神情,為了讓兒子開心,妻子陪他踢毽子被傷得遍體鱗傷時的「滿臉笑容」,深深觸動了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也正是背後父母的堅強後盾,成了哪吒堅守的動力,最終戰勝妖魔,成為了真正的自己。

這是哪吒的父母,也是我們所有人的父母。

他們一面對我們冷酷無情,硬拖著我們走出舒適,一面又在背後默默注視,背地裡為我們擋住所有的風雨。

就像導演餃子一樣,當他想放棄自己的醫學專業學習漫畫時,所有人都反對,只有父母默默支持;當他毅然辭職決定投身漫畫行業時,背後相信他有一番大作為的也依舊是父母。

《最後的簡訊:寶貝,我愛你》中曾有這樣一句話:

親情永遠是最偉大、最值得珍惜的情感,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人生坎坷,命運成為我們的藉口,也成為沉重的枷鎖,可是如果不信命,那又如何?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是哪吒的吶喊、最後的倔強,也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不屈與渴望。

無法天生麗質,那就天生勵志;不能天生好命,那就逆天改命。

拋開世俗,打破成見,把命運緊緊握在自己手中,即使生活磨難重重,也能避免跌落低谷。

不信命,不認命,就是我們命。

— THE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O_HRmwB8g2yegNDTr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