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這種類型的銀行,未來很可能出問題

今天是2019年7月30號,和大家聊聊關於小銀行到底靠不靠譜的話題。

包商銀行被建行託管的事情剛過,這邊錦州銀行又搞出了個大新聞。

7月24日,有媒體報道稱,央行駐遼寧的機構和其他監管部門正討論錦州銀行的流動性問題。

7月25日,錦州銀行透露,該行董事會及部分大股東正在與多家有意願、有實力的機構接觸,洽談引進戰略投資者事宜。

7月28日,工行、中國信達宣布,分別以30億、18億的價格受讓錦州銀行的部分股份,隨後中國長城資產也宣布將加入其中。

用大家比較能理解的話來解釋這個過程就是:

熊孩子搞砸了一些事,原來掌管熊孩子的家長們自己屁股也不幹凈,不敢繼續往下玩了,所以不得不求助更好的家庭,把熊孩子的撫養權低價送了出去。

雖然熊孩子的前任父母們凈身出戶了,但至少熊孩子找了個新的好人家,很難再出問題,給社會和民眾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像錦州銀行這樣的熊孩子到底都犯了哪些錯才搞成現在這個樣子,估計八成也是看不明白、搞不清楚的。

我們需要擔心的是:中國幾千家銀行裡面,到底還有多少個熊孩子?

菜導分析的結果是:數量絕對比你想像的要多!

要知道,錦州銀行雖然在體量上比不上包商,所以也犯不著央行直接出面,但錦州銀行自身的體量在城商行里絕對算得上第一梯隊。

根據去年的數據,錦州銀行的收入、利潤、資產總額,在26家上市地方銀行里可以排到第七名。

也就是說,錦州銀行在國內的區域性銀行里絕對算得上一家「大行」。

但也就是這樣的名義上的「大行」,在潮退之後,也不得不被真正的大佬們接管,開始自己的糾錯重生之旅。

而在未來1-2年時間裡,還會有更多小銀行,暴露出自己的「裸泳」本色。

畢竟在經濟下行和金融去槓桿的大背景下,小銀行更容易受到貸款資產不良率攀升和部分優質客戶貸款需求疲弱等因素影響。

另外,資管新規的落地,也讓小銀行丟掉了以前靠天吃飯的飯碗,深陷轉型的焦慮而不能自拔。

據國家審計署發布的2019年第1號審計結果公告顯示,7個省(區)的部分地方性金融機構存在不良貸款率高、撥備覆蓋率低、資本充足率低、掩蓋不良資產等問題。

其中被點出名稱的,絕大多數是農商行、農信社等中小型金融機構。

所以,以後去小銀行辦業務,建議還是多留個心眼。

當然,不管是去哪家銀行,存款還是沒有任何風險問題的,如果你特別擔心,每家銀行放的金額別超過50萬就行了。

至於小銀行銷售的其他理財產品,尤其是那些收益率奇高的明顯有些不合理的產品,建議還是謹慎第一。

菜導之前也教了大家一些辨別銀行理財產品的小知識,沒來得及看的,可以再去複習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