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掃描·民俗」拾叭咕兒、打瓦與登高山

2019-11-07     內刊主編

萊陽的「叭咕兒」是將石頭打成山楂大小的石頭彈兒,琢磨得較圓滑不扎手。副「叭咕兒」一般五個,也有七個、九個一副的。

以五個一副為例,四個放在地上,靠攏在一起,玩的人,用手把單個兒石頭彈兒上拋到頭頂高,同時,將地上四個中的個撿起,並張手接住落下的那個,接住後,將撿起的那個放下,再依次上拋,撿起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當四個石彈兒又放在一起時,再上拋那個單個的石彈的同,將地上的四顆石彈抓起,再接住空中的那一顆,手中的五顆石彈兒一起輕輕上拋,同時,趕快將手翻轉,用手背接住落下來的那五顆石彈兒,接住後再上拋,手馬上翻轉過來接住五顆石彈,這就算完成。

如果哪一個環節石彈兒從手中掉落即輸,從頭另來。完成者,再繼續玩小雞進窩。即將四顆石彈兒放在地上,同時,一隻手半握,放在地上,形成一個小窩,撿拾石彈那隻手繼續上拋那個石彈兒,上拋的同時,將四顆石彈兒中的一顆扒進另一手形成的「雞窩」,四次把四個石彈都扒進「雞窩」就算贏了。

打瓦

萊陽稱打瓦也叫打喪門神。

所謂的「瓦」是一塊薄石頭能側立起來。兩幫人每幫至少三五人。找一塊平闊地,擺上至少三塊石頭板,中間的那塊稍大,兩邊的較小,稱為「耳朵」。

人多時則用六塊石頭,排成兩排,玩者每人各自手持一塊自己用的順手的石頭,先從石板的地方向前方丟出一定距離,丟出去以後,丟的最遠的先打,即揀起自己手的那塊石頭打排成排的立起的石頭板,打倒的人就先休息,其他人依次打,剩下的那個打不倒的人,則是輸了,這個人就是「喪門神」。

輸者那方找出一個人背著他,贏方就扯著他的腿,擰著他的耳朵,用拳頭打他的背、屁股,從他丟石頭的地方一直打到石頭排,大家一邊打一邊吆喝,一邊哈哈大笑,看光景的人也大喊助陣,好不熱鬧。

登高山

這裡的「高山」是指土堆。那時,萊陽農村家家門前都有一個大土堆,那是為往坑裡填土攢糞用的土。孩子們分成兩幫,一幫先站上土堆頂,另一幫則要強登,走向土堆上的人,「高山高山要不要上」,對方喊「不要上」,那一方則喊,不要上?!踏著山蹬上您炕」,說完就強登,另一方則往下推,混戰成一團,孩子們玩得特痛快淋漓,十分歡快。

(整理:唐風新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GyOR24BMH2_cNUgbV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