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戰「疫」使命 彰顯黨員本色

2020-03-25     東方聖城網

在這場新冠疫情阻擊戰中,無論是湖北武漢的前沿陣地,還是村居防控的社區後方,哪裡是主陣地,哪裡是主要路口,黨旗就在哪裡迎風飄揚。張文泉是濟寧市交警支隊北湖新區勤務大隊黨總支書記、大隊長,他在面對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期間交通管理工作的雙重考驗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樹立了「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典範。

黨建引領

築牢疫情防控「南大門」

張文泉所在的「北湖新區」交警大隊,名曰「北湖」,實則地處濟寧城區的南邊,被稱為濟寧城區的「南大門」。新型肺炎疫情發生後,作為大隊黨總支書記、大隊長,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強化黨建引領,築牢疫情防控的「南大門」。

張文泉迅速召開了總支擴大會議,傳達了上級會議精神,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他親自擔任指揮長,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細化了工作措施,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並針對疫情蔓延情況成立了疫情管控組、體溫檢測組、後勤保障組、應急突擊組,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面對肆虐的疫情,張文泉堅持用黨建工作引領廣大黨員以最高站位、最強舉措、最嚴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和共產黨員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行動優勢,在其帶領下,該大隊迅速成立了「黨員先鋒隊」,20餘名黨員民警佩戴黨徽,亮出身份,叫響「向我看齊」。堅守在臨菏路聯合執法站,連續作戰一個月,嚴格疫情管控,日均檢查車輛600餘輛,檢測體溫1000餘人,嚴防「疫」情不過崗。

率先垂範

復工復產保安全

疫情防控期間,張文泉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嚴守紀律,靠前指揮。春節過後,疫情防控到了最緊張的時刻,為了便於指揮調度路面「防控點」工作,他就住進了大隊的值班室,至今他一直堅持在一線,從未休過一天假。在他的帶領下,該大隊班子成員勇擔使命,率隊下基層、上一線,檢查指導防疫工作,發揮了黨員先鋒的帶頭示範作用。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大隊各防控點檢查車輛達2萬餘輛,檢查駕乘人員3萬人次。

復工復產後,轄區車流量明顯增大。作為一名有著32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切實扛起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保安全的雙重政治責任,積極領會、傳達市交警支隊對做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期間道路保障的相關要求,及時調整工作思路,開闢綠色通道、應急物資緊急通道,全力保障車輛和人員投入疫情防控和經濟生產活動。期間他帶領民警,走進轄區企業,深入了解復工復產情況,掌握人員信息,並製作發放了企業新冠肺炎防控告知書;大力宣傳省、市對外返崗人員有關規定。讓復工人員及復產單位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積極促進轄區經濟發展;對一部分生活急需用品、疫控用品運輸車輛,開闢綠色通道,勇擔復產復工保安全的重任。

後勤保障

提高隊伍戰鬥力

關愛民警輔警,加強後勤保障,解決一線執勤人員的後顧之憂是阻擊戰「疫」的前提,是提高隊伍戰鬥力、增強「警心」凝聚力的重要保障。作為大隊的「領頭雁」,張文泉業務、隊伍兩手抓。戰時動員、指揮調度、應急處置、後勤保障等各項工作井井有條、有力推進。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他時刻擔心著同志們的安危,每次來到轄區執勤崗點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疫情兇險,我們必須嚴密防範。」「戴口罩、戴手套」成了他的口頭禪。在辦公場所,他叮囑最多的是「要消毒、要通風、要測溫、不扎堆。」

為了加強後勤保障,加強內部防控,他多方協調,陸續為一線執勤民警、輔警配發防護口罩2000餘個、醫用手套500餘副、護目鏡70餘個,確保一線警力防護到位、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推進。同時,他制定了「進出必查、進出必登記」防控工作制度,對進出大隊辦公場所的人員一律進行排查、體溫檢測及登記,對進出車輛一律進行消毒滅菌,全力阻斷傳染源。疫情防控期間,該大隊食堂工作人員不再上班,為保障一線執勤人員能吃上熱飯,他親自下廚,為同志們炒菜做飯。特別是疫情防控點上的民警大都在夜間十二點交接班,他就等在食堂里「迎來送往」——讓寒夜歸來的戰友們「熱熱身」。他說,關心和愛護同志是每一個黨員幹部的責任,更是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前提。

時下,疫情防控還未結束,復工復產正在進行。交通流量日益增大,道路安全刻不容緩。「黨員是旗幟,是先鋒,黨員幹部更應該沖在前頭」。張文泉大隊長如是說,他帶領著隊伍默默奉獻,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全身心地護佑著一方水土的平安,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通訊員 李緒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GA_EHEBrZ4kL1ViGR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