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久未動筆
我已久未動筆。幾個月過去了,我仿佛並不存在,在辦公室和精神世界之間經歷著思想和感覺的內部停滯。不幸的是,由於這種思想在漚積中發酵,甚至這樣的狀態也並不安寧。
我已久未動筆,甚至連我都不存在。我甚至似乎很難做夢。街道對我來說僅僅是街道。我只是帶著意識去處理事務,但我不能說我沒有走神:在我的意識深處,我在睡覺而不是沉思(而我通常都是在沉思),但我在工作時仍然保持著一個不同的存在體。
我已久不存在,我徹底地平靜下來。沒人能將我和真正的我區分開來。我只是感受到自己在呼吸,就好像我做了什麼新鮮事情,或者遲些做什麼事情。我開始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清醒的。或許明天我恢復自我意識,我的生活歷程也重新開始。我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會使我變得更快樂,還是不快樂。我一無所知。站在城堡的小山上,我抬起自己缺乏想像力的腦袋,看見映照在無數窗玻璃上的夕陽在熊熊燃燒,冰冷的火焰發出崇高的光芒。我至少能夠感受到悲傷,能夠意識到我的悲傷一閃而過——我用耳朵去傾聽——突然駛過的電車聲,年輕人漫不經心的說話聲,以及活著的城市被遺忘的喃喃抱怨。
我已很久不再成為我自己。
雨 景
每一滴雨,是我失落的人生在自然界哭泣。天空飄落綿綿細雨,轉而傾盆大雨,復又綿綿細雨,轉而傾盆大雨,雨中寄託著我的憂思,將整日的哀愁徒然向大地傾瀉。
雨下了又下。雨聲浸透我的心靈。雨如此地多……我的肌肉滲出水來,流遍我的全身。一股痛楚的寒意用冰冷的手握住我可憐的心。灰色時光變得更漫長,在時間裡被拉開來;時光緩緩地流淌。雨如此地多!水溝里湧出小股急流。惱人的雨聲流遍我的意識,形成排水管。
雨呻吟著,無精打采地敲打著窗玻璃。一隻冰冷的手扼住我的咽喉,使我無法呼吸。在我的內心,一切都將死去,甚至包括我做夢的智慧!我無法獲得身體上的舒適。我倚靠的每一個柔軟的東西都用尖銳的邊緣刺傷我的心靈。我看到的每一雙眼睛在耗盡的白日裡黑得可怕,為了死得沒有痛苦而閃出慈悲的光芒。
目標與現實
每一種奮鬥,無論其目標是什麼,在現實生活中總是要做出調整;它變成另一種奮鬥,服務於另一種目標,有時候目標的實現與原定目標完全相反。唯有卑微目標,因其能被完全實現,故而值得去追求。如果我追求財富,我可以通過某種辦法去得到;這個目標是卑微的,無論是個人或非個人去追求,就像所有可量化的目標,它是可以得到且可以檢驗的。但是,我如何才能實現為國效力,或豐富人類文化,或改善人性呢?我不確定什麼才是正確的行動路線,亦不確定如何才能證明這些目標已被實現……
感覺的學問
有一種學問是後天獲得的知識,這種學問是狹義的概念。也有一種建立在理解上的學問,我們稱其為「文化」。然而,還有一種關於感覺的學問。
這種學問與人的生活經驗毫無關係。生活經驗就像歷史,不能給我們什麼教益。真正的生活經驗來自我們限制自己對現實的接觸,以及增加對這種接觸的分析。用這種方式,我們的感受變得更開闊,更深刻,因為一切已內化於我們——我們需要去做的就是把這一切找出來以及知道如何去找。
什麼是旅行?旅行有何益處?任何落日都只是落日;你不必非要去君士坦丁堡看落日。旅行能帶來自由感?我可以從里斯本出發去本菲卡來獲得自由感,而這種自由感甚至要多過人們從里斯本去中國。因為如果心中沒有自由感,無論去何處都沒有用。「任何一條道路,」卡萊爾說,「通向N市的任何一條道路,都可以把你引向世界的終點。」但是通向N市的道路,如果徑直通向世界的終點,同樣可以引導我們返回N市。這就意味著,作為我們起點的N市,也是我們打算去尋找的世界終點。
孔狄亞克在一本著作中,一開始就寫道:「無論我們爬得多高或跌得多深,都逃不出自己的感覺。」我們無法脫離自己而去。我們無法成為其他人,除非我們積極地、生動地去想像自己是其他人。我們是真實景觀的創造者和上帝。無論如何,它們在我們眼中的真實模樣,就是我們所創造的模樣。世界上四大洋的任何地方我既無興趣去看,也不曾真正去看過。我遊歷在屬於我的第五大洋。
有些人環遊了四大洋,卻走不出自己的單調。我的航程比任何人的都要遠。我見過的高山要多於地球上已有的高山。我途經的城市要多於已經建起來的城市。放眼望去,我渡過的壯麗河水在不存在的世界裡奔流不息。如果真去旅行,我只能找到一些蹩腳的複製品,是對我無須旅行就已看見的東西的複製。
其他旅行者像無名的外國人一樣到訪那些國家。而我在到訪那些國家時,不僅能感受到那些無名旅行者才會有的秘密快樂,而且是統治那裡的國王,是生活在那裡的人民和他們的習俗,是那個國家及其周邊國家的全部歷史。我所見到的每一處景觀和每一幢房屋,都是上帝用我想像的材料創造出來的,它們就是我。
費爾南多·佩索阿,葡萄牙詩人、散文家,被譽為與卡夫卡、喬伊斯、普魯斯特齊名的現代主義文學先驅。重要作品有《費爾南多•佩索阿詩集》《阿爾瓦羅•德•坎伯斯詩集》《阿爾貝托•卡埃羅詩集》《里卡多•雷依斯詩集》及散文集《不安之書》等。
佩索阿:我依靠不屬於自己的這些印象而活著
佩索阿:一個人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