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今日,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草長鶯飛,萬物復甦,然而很多人再也看不到了。在前行的路途中,不要忘記在戰疫中犧牲的她們。
2月23日清晨,一位在疫情來襲時毅然挺身而出的白衣戰士走了,年輕的生命定格在29歲。
夏思思,武漢市蔡甸區人民醫院(協和江北醫院)醫生。過去一個多月,她一直與病毒戰鬥,直至生命之花凋謝。
1月的一天,值了夜班的夏思思本可下班回家休息。聽說有位70多歲的老人病情加重,她又返回醫院參與救治,協調專家會診、檢查。隨後幾天,因為擔心老人病情,夏思思主動留在病房。
「當時這位病人已經高度懷疑是新冠肺炎,思思也知道,可她依然選擇回來戰鬥。當時醫院、醫護人員都進行了準備和防護,她卻被感染了。」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邱海華哽咽著說。
邱海華說,夏思思是科里7位醫生中最年輕的一位,工作從不挑三揀四,一切服從安排,還經常主動幫別人代班。「醫院有下基層義診或大型醫療保障工作,她總是第一個報名。」
「有事叫我,我來。」這句話是夏思思工作中的口頭禪。醫院、同事有什麼急事,一個電話,夏思思總能及時出現。因為認真負責、樂於助人,她成為領導同事都很喜愛的「小思思」。
1月19日,夏思思突感乏力伴發熱,隨即住院治療。「她依然十分樂觀,我們去看她,她還經常詢問醫院工作情況,想早日重返崗位。」邱海華說。
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2月23日凌晨,夏思思病情突然惡化,經多位專家緊急搶救,最終不幸去世。
陳健,女,漢族,現年26歲,大專文化。2017年4月入職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奎香鄉寸田村衛生室從事村醫工作,先後負責孕產婦健康管理、兒童健康管理、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等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疫情防控是她這段時間的工作重點。寸田村有12000多名住戶,其中有兩三千人由異地返鄉。陳健和她的5位同事需要為他們檢測體溫並宣傳防疫知識。
2月12日中午12點10分左右,陳健騎著電動車帶著同事遲煥琴下鄉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對居家觀察對象進行醫學監測。在返回村衛生室途中不幸發生交通事故,造成陳健遇難、遲煥琴受傷。
她的離開讓很多人心碎,丈夫周宇至今無法接受妻子離開的事實,他拿著兩個幼子的照片,逢人就問:「您會PS嗎?她走了,我們一家四口沒有一張全家福……」
3歲的兒子親吻媽媽遺照
柳帆,59歲,副主任護師,生前在武漢市武昌醫院舉辦的梨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注射室從事護理工作。2020年2月2日前一直正常在崗值班。2月3日至2月5日輪休三天。2月6日早上7點,柳帆同志給科室護士長打電話訴身體不適,有發熱症狀,護士長當即安排她到武漢市武昌醫院西院區進行全面檢查;2月7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當日立即入院治療,在住院期間,醫院盡全力進行救治,但由於基礎性疾病較多,病情呈進行性加重,2020年2月14日18時30分經搶救無效逝世。在她去世前,其父母和弟弟也先後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武昌醫院退休副院長王堅(化名)曾與柳帆共事30餘年。在他的印象里,柳帆性格隨和、愛說愛笑、工作認真,執行醫囑從未出過差錯、事故,而且護理技術非常過硬。他記得兩人最後一次見面是半年前,幾個朋友聚在一起打麻將。「如果柳帆沒有感染新冠肺炎,再過一年續聘期就滿了5年了,到時候就可以安度晚年了。可惜她沒能等到那一天。」王堅說。
王兵,1947年生,武漢市洪山區王兵西醫內科診所主治醫生。在武漢醫療資源極為緊張的情況下,她不顧個人安危,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堅持開門接診救治患者,因勞累過度,免疫力下降,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於2020年2月18日經搶救無效以身殉職,享年72歲。
武漢封城後,王兵照常在診所里為附近居民們看診,為激增的病人忙到深夜。除夕這天,她還在給病人打針,大年初三,她還開門為患者們拿藥。
王兵還在這個自治社區里擔任了15年的業委會主任。大年三十的深夜,她安排小區子女們四處採購防護和消毒物資,努力幫助居民們挺過這次疫情。
但在1月27日,她和自己的家人卻相繼倒下了,成為整個小區400多戶中唯一的感染家庭。
宋雲花(左)生前工作圖片
1月31日13時30分許,隆陽區青華街道辦事處太平社區衛生服務站村醫宋雲花,在抗「疫」一線換班回家的途中,因遭遇車禍後搶救無效去世,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6歲。
1974年8月22日,宋雲花出生在隆陽區宋家墩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1994年6月,她畢業於原保山地區民族幹部學校西醫專業,同年9月開始從醫。從2014年開始,她在隆陽區青華街道辦事處太平社區衛生服務站擔任村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宋雲花積極投身抗「疫」一線,每天爭分奪秒、勇挑重任,與時間賽跑,為疫情防控獻出了寶貴生命。
1月25日至31日這段時間裡,宋雲花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入戶宣傳登記有她的身影、公共場所消殺有她的身影、健康監測點有她的身影、服務站的就診台上有她的身影。
宋雲花將生命中的最後7天完全奉獻給了疫情防控,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醫療衛生事業,奉獻給了她所守護的太平社區居民。7天時間裡,她累計參與入戶宣傳19次,登記排查153戶,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殺40餘次,在健康監測點測量體溫151人次,服務常規病人95人次。
張抗美, 1952年生,2002年退休後返聘於武漢市礄口區寶豐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疫情發生以來,她主動要求到社區服務中心發熱診室負責發熱患者預檢分診工作,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於2020年2月14日經搶救無效以身殉職,享年68歲。
截至3月22日,全國共有41名醫護人員因公殉職。截至2月26日,全國公安民警和輔警有49人因公犧牲。截至3月8日,全國城鄉社區工作者已有53位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因公殉職。
願逝者安息,英雄千古。
綜合自人民日報、新華社、春城晚報、雲南網、新京報、荊楚視野等
編輯: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