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發布2020年法治宣傳教育責任清單

2020-03-25     浙江新聞

近日,浙江省普法辦制訂了2020年度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成員單位法治宣傳教育責任清單,現予以發布。

一、共性工作

1.學習宣傳《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重要精神。

2.開展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做好「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宣傳活動。

3.推動省「兩辦」《關於進一步健全完善普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關於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的意見》在本單位、本系統的進一步貫徹落實。

4.貫徹落實省普法辦《關於在全省迅速開展「疫情防控 法治同行」專項法治宣傳行動的實施意見》精神,抓好疫情防控法律法規宣傳。

5.各單位黨委(組)理論中心組集體學法不少於2次,做好本單位省管領導幹部學法、年度法律知識考試以及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述法工作,組織好本單位公務員學法用法學習和年度法律知識考試工作。

6.全面完成「七五」普法規劃任務,做好本系統本單位「七五」普法總結,謀劃「八五」普法工作。

二、個性工作

(一)省委組織部

1.開展黨章黨規黨紀等黨內法規和新修訂的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法規學習教育,推動全省黨員幹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2.結合「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圍繞依法執政建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等重點開展培訓教育,著力提升領導幹部依法執政、駕馭風險、服務發展的專業能力。

3.在浙江領導幹部網絡學院開設法律知識學習專欄,加強對領導幹部和公務員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

4.會同省普法辦做好省管領導幹部和省直單位公務員以憲法為主題的年度法律知識考試。

(二)省委宣傳部

1.用好「學習強國」學習平台,多形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2.發揮融媒體平台作用,指導媒體做好公益普法工作,開展法治浙江建設主題宣傳。

3.深化「最美浙江人」主題活動,樹立法治標杆,以榜樣力量凝聚法治正能量。

4.發揮農村文化禮堂、企業文化俱樂部、社區文化家園等基層陣地的宣教功能,發揮研究生宣講團、民營企業家宣講團等作用,推動法治宣傳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

5.會同省司法廳做好「七五」普法總結和「八五」普法謀劃工作。

(三)省委政法委

1.紮實推進《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及省委五個配套規定學習宣傳。

2.協調推進「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

3.協調推進各地各政法單位開展以案釋法、以案析理工作。

4.圍繞專項整治行動,協調推進各地各政法單位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宣傳。

(四)省委網信辦

1.統籌全省各級網絡媒體,持續做好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網上宣傳闡釋,組織撰寫推送理論文章。

2.組織各地各網站通過「兩微一端」等各類新媒體平台,大力宣傳疫情遲報、瞞報、謊報被立案偵查的鮮活案例。

3.組織全省各級網絡媒體持續更新「掃黑除惡在行動」等相關專題專欄,在顯著位置公布涉黑涉惡案件線索舉報電話和郵箱。

4.組織網評員撰寫法治網評,發動網民關注和點贊。

5.結合「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2020年浙江省網絡安全宣傳周等,推出一批新媒體普法產品。

(五)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

1.開展《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依法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宣貫工作,加強監督檢查。

2.做好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省政府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報告的組織協調工作,開展傳染病防治和應急管理配套實施立法研究論證,推動完善我省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等制度體系。

3.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規制度建設,適時調研啟動修改《浙江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浙江省動物防疫條例》。

4.加快制定《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浙江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等一批改革發展亟需法規。

5.開展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跟蹤監督和《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執行情況的調研。

6.組織全省各級人大上下聯動開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推動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最多跑一地」專項監督。

(六)省教育廳

1.依託浙江省法治教育研究中心辦好2020年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省級遴選比賽;組織好全省教育系統學生國家憲法日活動。

2.完善「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與浙江省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協作機制,豐富青少年憲法教育形式和載體,推動全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

3.開發更適合中小學師生教學實際的法治教育資源,開展「網際網路+法治」教育實踐。

4.開展兩期義務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專任教師法治素養省級培訓。

5.開展全省教育系統行政執法骨幹年度培訓。

(七)省民宗委

1.制定《浙江省寺觀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動處所區分辦法》《浙江省非通常宗教活動管理辦法》,並組織全省民宗幹部開展學習。

2.繼續在全省開展以憲法為主題的「十百千萬」普法工程,在憲法宣傳周開展省級宗教普法示範點和省級宗教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授牌儀式。

3.舉行以「爭當宗教領域治理現代化先行省」為主題的浙江省第二屆「和諧宗教·法在心中」宗教法治論壇。

4.在基層宗教、普法幹部中開展最美普法員的網絡推選,在浙江民宗公眾微信號開設「十百千萬」普法專欄。

5.編寫《浙江省基層宗教工作手冊——依法行政篇》,舉辦全省民宗幹部執法能力提升班。

6.推進宗教法治進宗教院校,宗教院校每學期法治教學不少於8課時。

(八)省公安廳

1.以「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為契機,圍繞「走基層、辦實事、解難題」專題活動,把普法宣傳融入警務網格。

2.深入落實大練兵實施方案,健全教學練戰一體化機制,加快完善新時代公安教育訓練體系。

3.結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5·15」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6·26」國際禁毒日、「12·2」交通安全日、「12·4」國家憲法日等系列紀念日,開展相關法治宣傳教育。各級公安機關全年開展主題宣傳活動不少於2次。

4.繼續開展以案釋法、以案普法、以案學法工作,堅持每季度收集、整理、報送典型案例工作機制,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台滾動發布指導性案例。

(九)省民政廳

1.制定廳領導班子年度學法計劃,按計劃開展領導學法活動。開展黨內法規學習,組織廳機關各支部黨建聯絡員學習《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

2.開展《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培訓。

3.多形式開展《浙江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浙江省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選舉規程(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

4.宣傳《行政區劃管理條例》及其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辦法》、《志願服務條例》和《浙江省志願服務信用記錄與管理辦法(試行)》。

(十)省司法廳

1.組織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學習宣傳。組織開展「12·4」國家憲法日等學習宣傳活動,加強憲法文化陣地建設。

2.開展「抗擊疫情 法治同行」專項普法行動,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宣傳活動。

3.落實省「兩辦」《關於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的意見》,培育一批省級公益性普法社會組織、普法工作室、普法文創企業。

4.督促落實普法責任制,發布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年度法治宣傳教育責任清單,開展普法責任制年度履職報告評議。

5.會同組織部門推進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組織2020年度憲法、法律知識考試。

6.深入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完成「民主法治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目標任務。

7.完善華數電視「社會大普法融媒體平台」,推進「智慧普法」「數字普法」,推動各地各部門健全「以案釋法」工作平台。

8.做好「七五」普法總結和「八五」普法謀劃。

(十一)省財政廳

1.開展憲法知識系列宣傳,做好「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活動,組織新任處級以上幹部進行憲法宣誓。

2.廣泛宣傳財政部門在減稅降費、財政專項資金、政策性金融、政府產業基金、政府債券、政府採購等方面依法出台的政策。

3.向預算單位廣泛宣傳2020年新出台的財政法規,在財政幹部輪訓、業務培訓中安排相關財政法律法規學習。

4.編印省財政廳《學法手冊》,落實廳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編寫發布財政行政複議訴訟典型案例,推進普法與執法有機融合。

5.參加「我與憲法」優秀微視頻作品徵集展播活動,製作省財政廳參選微視頻。組織發動全省財政系統製作與新興媒體融合的多種普法作品。

(十二)省人力社保廳

1.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等法律法規,深化「法律六進」活動。

2.及時推送人社重大政策和重大活動,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關人社便民惠企政策措施的解讀釋義,推進「網際網路+人社」法治宣傳行動。

3.繼續開展以案釋法、警示教育等形式發布人力社保領域典型案例。

4.組織開展全系統行政執法人員法治專題培訓和業務交流。

(十三)省建設廳

1.宣傳貫徹《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組織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專題培訓,指導各級建設部門和企業、中介機構準確理解營商環境評價辦理建築許可、用水用氣報裝等指標。

2.宣傳貫徹《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落實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保障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3.結合《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立法工作,組織開展垃圾分類方面的法規、標準和常識宣傳。開展《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管理條例》宣傳。

4.指導幫助建築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購房人等群體妥善應對疫情引發的法律風險,減少社會矛盾糾紛,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十四)省交通運輸廳

1.做好《浙江省公路條例》宣傳工作,開展省級統籌抓總、市級細化落實、縣級全面覆蓋的全方位宣傳。

2.以改革發展、監管執法、事故預防和安全法規知識為重點,開展「安全生產月」普法宣傳活動。

3.以《公路安全保護條例》《浙江省公路條例》《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為重點,以「5·26愛路日」為載體,開展「路政宣傳月」普法宣傳活動。

4.以《浙江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為宣傳重點,開展「紮根工地」普法宣傳活動。

5.開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識進校園」普法活動。

6.加強以案釋法工作,編制《交通領域敗訴案件分析彙編》,組織編制並推廣標準案卷。

(十五)省農業農村廳

1.宣傳貫徹中央《關於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意見》,健全完善黨領導下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機制,深化推進萬村善治示範工程。

2.學習貫徹《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做好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貫。

3.著眼構建社會化大普法的格局,逐步推行涉農法律進文化禮堂、進善治示範村、進培訓課堂、進社區、進校園、進網絡。

4.結合春耕備耕、禁漁開漁、農民豐收節、憲法宣傳周等重要時節,持續推進農業經營主體法律幫扶服務活動。

5.結合農業「綠劍」系列執法行動,把農業普法宣傳融入執法全過程。利用典型案例,以案釋法,現身說法,發揮其規範、預防與普法教育功能。

(十六)省文化和旅遊廳

1.充分利用好文化和旅遊場館的陣地優勢,將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非遺館、鄉鎮基層綜合文化中心、農村文化禮堂、A級旅遊景區、星級旅遊飯店等公共文化陣地和旅遊設施打造為法治宣傳「主陣地」。

2.將《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的宣傳貫徹作為文藝創作、送文化下鄉重點內容。組織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創作100個法治文藝作品,開展100場法治主題的文藝活動、100場法治主題的講座。

3.充分利用「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5·19中國旅遊日」「12·4國家憲法日」等特定時間節點開展普法宣傳工作。

(十七)省衛生健康委

1.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有關疫情防控涉及衛生健康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教育。

2.結合深化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任務等重點工作,深入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

3.結合各類衛生健康主題宣傳周(日),加強新聞媒體和網際網路平台普法陣地宣傳。

4.用好以案釋法,大力宣傳與衛生健康相關的法律法規。

(十八)省國資委

1.指導省屬企業依法做好疫情防控和相關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切實防範因疫情引發的法律風險。

2.對省屬企業法治建設工作開展主要負責人書面述職、總法律顧問現場述職,推動提升企業領導人員法治意識。

3.指導省屬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做好企業領導班子和重點人員學法工作,並結合企業所屬行業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

4.通過「法治大講堂」平台加強對省屬企業重點人員的法治宣傳教育,探索建立企業法治培訓資源共享機制,統籌整合省屬企業法治培訓資源。

5.對省屬企業法律糾紛案件進行匯總剖析,形成法律風險評估報告,加強對企業的風險提示和警示教育。

(十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1.深入開展《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規定》等市場監管領域的法律法規規章學習宣傳活動。

2.紮實做好《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宣傳教育,明確將《條例》宣傳工作納入年度計劃以及具有民營企業管理服務職能的具體任務之中。

3.針對新形勢下深化改革行政處罰、行政許可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堵點等問題,組織實施「編案例、學案例、用案例」活動。開展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法律知識競賽。

4.充分利用宣傳櫥窗、官方微博、微信等載體以及辦公樓大廳、走廊、服務窗口等公共區域,懸掛或開設普法教育專題專欄;依託門戶網站、微視頻、釘釘、「學習強國」等新媒體新平台開展普法活動。

5.探索建立「網際網路+」學法用法平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試點開展學法用法批註共享活動。由申請舉辦的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主辦,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法治學習沙龍。

6.創新開展省局領導講課或邀請專家作輔導報告等多種形式的法治理論學習講堂,定期開展市場監管法治論壇。

(二十)省廣電局

1.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執法誰普法」的總體要求,深入學習宣傳與廣播電視行政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

2.大力實施「新時代精品六個一工程」,將法治文化題材列入重點電視劇和網絡視聽創作題材庫,促進法治文化精品創作生產。

3.推動各級電視台、廣播電台辦好法治類節目欄目,普及法律知識、宣揚法治精神。

4.做好《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的宣傳工作,加強對全省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企業負責人、經營管理人員等的法治宣傳教育。

(二十一)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

1.參與省政協2020年「兩院」工作報告協商,起草「兩院」工作報告協商紀要,報送「兩院」供決策參考。

2.制定《關於完善政協委員參與立法協商工作的暫行辦法》。

3.赴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送法律進校園」活動,赴工業園區「送法律」服務活動。

4.與省法院開展「打擊虛假訴訟」對口協商。

5.聽取省法院、省檢察院年度工作情況通報。

6.組織省政協委員參加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司法廳等部門組織的「公眾開放日」等法治宣傳活動。

(二十二)省法院

1.及時向社會發布疫情防控期間各地法院立審執等工作安排、工作機制及為民舉措;加強疫情防控以案釋法、法律推送和法官解讀。

2.根據全年不同時段,做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擊拒執犯罪專項行動、減刑假釋實施細則以及立案、民事、商事、行政、執行、審判監督等審判執行工作新聞發布會。

3.結合法院「三服務」特色亮點以及《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的施行,持續宣傳好優化營商環境、破產審判、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外商投資平等保護等工作。

4.做好智慧全省法院一體化、智能化辦案辦公平台、移動微法院建設、人民法院現代化訴訟體系以及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等重點改革工作的融合宣傳。

5.提升「浙江天平」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做強12個中級法院、海事法院微信公眾號,做優30個左右具有代表性的基層法院微信公眾號。

6.牽頭組織召開長三角法治教育培訓工作協調會,加強與江蘇、上海、福建、安徽等長三角省份合作交流,建立長三角師資庫。

(二十三)省檢察院

1.從快從嚴打擊各類涉疫違法犯罪,持續發布各類涉疫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在執法過程中同步開展政策宣講、法治宣傳、法律服務。

2.召開「十大法律監督案例」「公益訴訟三周年」「認罪認罰、訴源治理」「發布檢察業務數據」等主題的新聞發布會。

3.組織開展全省檢察機關「三·四」主題日活動。

4.開展「公益損害與訴訟違法舉報宣傳周」活動,加強公益損害與訴訟違法舉報宣傳工作,普及公益損害和訴訟違法舉報法律知識。

5.深化開展「全省百名檢察長進校園」活動,舉辦「發揮未檢職能 促進社會治理」為主題的開放日活動,開展精品未檢法治課程評選,發布未檢典型案例。

6.發揮「浙檢微信」公眾號等「兩微一端」平台作用,全面運行「浙檢APP」,開通「浙檢抖音」,通過漫畫、動漫、H5、微視頻、微電影、直播等進行案例化、故事化、可視化的普法宣傳。

(二十四)省總工會

1.編寫《「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期間勞動用工法律政策問答》《企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操作指引》,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浙江省集體合同條例》等法律法規學習宣傳。

2.結合浙江根治欠薪工作、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和知識更新培訓,開展《浙江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浙江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實施細則》等規章制度的學習宣傳。

3.結合「尊法守法·攜手築夢」法律服務進企業、園區、社區活動,集中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學習宣傳。

4.結合工會幹部上崗培訓、新任工會主席培訓等,集中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國工會章程》《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

(二十五)團省委

1.利用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等,加強憲法學習宣傳教育;將憲法等法治常識融入「親青幫」平台內容建設,建好用活「親青幫」網上依法維權平台。

2.會同省司法廳利用新媒體,深化開展防範傳銷詐騙、網絡犯罪、校園欺凌、禁毒防艾、農民工討薪維權等方面的法治宣傳主題教育活動。

3.宣傳貫徹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積極開展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

4.加強法治宣傳志願者隊伍建設,推動法治宣傳志願服務活動多元化、制度化。

(二十六)省婦聯

1.利用「婦女之家」等婦女兒童活動陣地,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普法宣傳教育。

2.發揮主流媒體和新媒體的作用,開拓普法新陣地,加強維權和化解糾紛案例宣傳,提升廣大家庭和婦女的法治素養及依法維權能力。

3.深化「建設法治中國·巾幗在行動」活動,開展送法「進村(社區)、進家庭、到身邊」活動,在「平安家庭」創建、尋找「最美家庭」以及反家庭暴力、家庭禁毒、家庭反邪教等工作中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4.繼續發揮好12338婦女維權熱線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法治宣傳教育,為婦女兒童和家庭提供形式多樣的專業化、公益性普法維權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0EREHEBnkjnB-0zPRR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