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TikTok已死"為時尚早

2020-08-05     新10億商業參考

原標題:說"TikTok已死"為時尚早

文 | 淺夏

頭圖 | 東方IC

來源 | 新10億商業參考

(ID:xsy-shangyecankao)

張一鳴沒有放棄。

他對位元組跳動的鼓勵一直沒有放棄。

在一些網民並不友好的輿論攻擊下,8月4日,一封張一鳴給中國區員工的全員信曝光,圍繞近期爭議作出回應。信中他稱,「因為傳公司將出售TikTok美國業務的新聞,很多人在微博里罵公司和自己……對於公眾的意見,我們要能接受一段時間的誤解。希望大家也不要在意短期的損譽,耐心做好正確的事。」

以下是內部信正文(滾動閱讀):

很久沒有專門給中國同事寫信了,上一次還是疫情爆發的時候。今天想就近況,專門和大家聊聊。

又到風波季

因為傳公司將出售TikTok美國業務的新聞,很多人在微博里罵公司和我。我看到頭條圈裡有人說半夜被微博評論氣哭,有人替我和人吵架懟到手酸,也很多同事加油鼓勵。昨天加班到天亮,睡覺前打開頭條圈,看到有人發早上5點半的深圳來福士大樓的照片,屬於公司的樓層燈還亮著。

最近很多同事一起努力,震原、定坤和技術部門同事經常工作到半夜進行架構升級、歐洲數據中心建設,還有很多部門同事24小時待命,隨時被叫起來工作。感覺不平凡的日子,像一段特別的旅程。

感謝大家

想專門謝謝中國的同事,我心裡一直覺得,但第一次說。

說實話,隨著公司全球化的發展,不少中國同事犧牲了很多,從16年開始頻繁出差外派,或者在中國克服時差語言問題工作,而且常常有許多應急工作。我總是push大家走出舒適區,擁抱變化,強調未來十八個月非常重要。

後來,因為越來越多的崗位本地化,比如TikTok市場運營職能(許多來自base上海的musical.ly團隊),非中國業務內容審核等職能從18年底開始全面遷出中國,很多同事乾得好好的被調崗。研發同事也因為數據訪問政策調整工作受影響。

幸好公司成長得快,大家在新的崗位上發展的也很好。頭條圈時不時也有一些抱怨,但總體上大家真的做到了格局大、ego小。

全球公司

作為中國人創立的公司,為什麼我們內部經常強調我們是全球公司,大家工作中要有火星視角。因為我們同事來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面對不同的輿論場。而每個人都有信息局限性,更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尤其在地緣政治強化和去全球化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問題。

不站在火星視角,在工作中會容易無心地冒犯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或者把自己的習慣標準強加給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這樣的例子非常多。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把「多元兼容」加到位元組范中的一個原因。

文化衝突是大多數中國公司不會遇到的問題。很多中國公司的國際業務主要是實體產品的銷售,所以團隊保持中國人為主就可以做到業務高效。而我們這樣一個連接不同文化的大型平台則必須各國的團隊來運營管理。我們在各個國家尊重當地文化,所以能吸引不同國家的人才加入位元組跳動,經過2-3年的曲折,在很多國家我們都建立了很好的僱主品牌。我覺得這也是格局大,ego小的體現。

社交媒體上的輿論

我其實很理解,人們對一家中國人創立走向全球公司有很高的期待,但是沒有很充分和準確的信息,加上民眾對當前美國政府很多行為有怨氣,所以容易對我們有特別激烈的批評。

只是多數人把這次事件問題的焦點搞錯了,問題焦點根本不是CFIUS以musical.ly併購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強制TikTok美國業務出售給美國公司(這雖然不合理,但仍然是在法律的程序里,作為企業我們必須遵守法律別無選擇),但這不是對方的目的,甚至是對方不希望看到,其真正目的是希望全面的封禁以及更多...

複雜的事情在一定時期並不適合在公共環境中說。就像過去也有很多時候,對公司的批評我們並不能展開解釋,大家一同經歷之後對管理團隊有更多的信任。對於公眾的意見,我們要能接受一段時間的誤解。希望大家也不要在意短期的損譽,耐心做好正確的事。這也是格局大,ego小。

反華情緒的挑戰

過去兩年以來,尤其是最近,很多國家反華情緒上升明顯。

舉個例子,4月份我們印度公司對印度醫護人員做了防護物資捐贈,6月份中印衝突升溫後,努力協助我們運輸和完成捐贈的印度婦女兒童部部長在社交媒體上被網民大量攻擊。

而在美國等部分國家,有一些政客全面攻擊中國和中國企業至少在短期內形成了一定的氛圍,乃至有更全面視角和中肯看法的人也不能公開說公允的話。所以我們也要特別理解非中國員工的處境,也要預計未來有更多的困難。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應該從長遠的發展來看眼前的挑戰和壓力。不斷追求好的產品體驗,建設好的團隊文化,透明開放,以及在保護用戶利益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追求高標準。我相信不但能贏得用戶,也能為中國企業加分。

偶爾也有人說,公司對中國團隊要求得更多一些,我覺得目前確實是,特別謝謝大家一起努力。

一鳴

他對TikTok最終命運的拯救也沒有放棄。

在美國政府的極限壓力下,8月3日中午,張一鳴發布全員內部信,公布TikTok的最新進展。信中,他表示,我們一直在積極配合CFIUS(新10億註: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對收購musical.ly的調查,但CFIUS還是認定位元組跳動必須出售TikTok美國業務。

張一鳴明確表示,「我們不認同這個決定」。但考慮到大環境,也必須面對CFIUS的決定和美國總統的行政命令,同時不放棄探索任何可能性。

他強調,在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會竭盡努力來保護TikTok的獨特存在,並且希望TikTok的用戶體驗能夠不受影響。

信中能看出張一鳴的無奈和努力:不認同美國的決定,不放棄美國市場,並尋找能夠讓TikTok保留自主性的一切方法。

3年時間,8億活躍用戶。YouTube達到同等數據花了6年,Instragram花了7年,Facebook則足足花了12年。

遭此一劫,「TikTok已死」論、「張一鳴出海夢斷」論充斥網絡。特朗普要求 TikTok 9月15日前和微軟或其它美企談出售TikTok事宜,否則將強制關閉。

這位美國總統顯然已經被這個來自中國的軟體恨之入骨。沒有人知道,40多天之後,事情會否轉機。屆時,TikTok出路何在?

01

「TikTok必須死」,但美國人民不答應

TikTok對美國的威脅,其實一直都存在。美國號稱自由的網際網路環境,開放地歡迎全球各地的科技產品,但勢如破竹的TikTok的,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隻他們無法控制的巨獸。

TikTok早已經是全球下載量排名第一的非遊戲應用。僅在2020年上半年,TikTok的安裝量就達到6.26億次。

而作為TikTok的第二大海外市場,美國已經約有超1億用戶,月均6500萬—8000萬的活躍用戶,幾乎是2019年年的5倍。一名成年美國用戶每月刷TikTok的時間達到13小時以上。

不僅如此,數以萬計的年輕用戶通過TikTok發布爆款視頻獲得營生。就在7月底,TikTok還公布,未來三年將給美國創作者們提供超過10億美元資金用於鼓勵。

所以,當特朗普發出封禁TikTok的信號後,這些年輕人們立刻發起反擊,「拯救TikTok」的話題出現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有人還揚言稱,如果禁令真的執行下去,他們將跑到白宮與特朗普面對面對峙,甚至自殺以表憤怒。

特朗普可不管這些,他看到是美國大兵在TikTok發布各種武器更新等軍事秘密,是年輕人利用TikTok攻擊自己。他們在TikTok發起「放特朗普鴿子」活動,先是集結了100萬人準備參加特朗普的競選集會,但集會當天入場僅有6000多人,留給這個可憐的美國總統一個空蕩蕩的會場。

關門或賣給美企,兩條路對TikTok都是致命性打擊。在特朗普眼裡,TikTok必須死。

圍剿TikTok的另外一位重要人物,則是這次事件中被批假面的扎克伯格。

扎克伯格,圖/東方IC

他原本有機會在位元組跳動收購musically之前搶先一步下手,但因為自身原因被張一鳴買下,合併到TikTok里進而壯大。可以說,TikTok的早期成功,與musically淵源頗大。

更關鍵的是,TikTok的崛起不僅吸收走了不少用戶,還威脅到了Facebook賴以生存的廣告收入。

為了趕走這個外來敵人,小扎沒少費心。他先前數次抹黑TikTok,稱其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竊取Facebook技術。還不服氣地推出對標TikTok的兩個產品Lasso和Reels,但均不戰而敗。

但很遺憾,扎克伯格能做的只是外力打壓,卻永遠無法擁有TikTok。因為考慮到壟斷因素,Facebook甚至都沒有出現在特朗普政府允許收購的企業名單上。

在允許美企與TikTok談論買賣事宜的同時,特朗普還提出了一項超乎常理的需求,即交易所得的一部分要上繳美國財政部。

媒體質疑,這又是什麼強盜邏輯?正如梅花創投吳世春所講,「一個國家想要封掉一個公司,有太多手段了。」美國的這次做法,公然以一個國家的威力對抗一個產品,實在是有失聲望。

福布斯直接發表文章評論稱,TikTok的舉措或許更多的摻雜了特朗普的個人「報復」情緒。CNN則直指這個決定缺乏長期戰略考慮。

在輿論壓力下,特朗普會否在9月15日之前再有變數,也不是沒有可能。來自投資界採訪位元組跳動早期投資人透露的消息稱,位元組跳動在盡所有努力來解決這件事情,解決辦法遠不是只有停掉或賣掉TikTok,各種方案都有人在提。

至少落不到Facebook手裡,TikTok就還有喘息的機會。

美國的千秋霸業,雖然是靠法律和誠信維繫的,但是歷史上也出過幾個瘋子。TikTok事情告訴我們,不要招惹瘋子。

02

微軟或是TikTok最佳買家

TikTok目前的最大可能買家,是微軟。

微軟3日宣布,最晚將在9月15日完成收購TikTok北美業務相關事項的洽談。在此期間,微軟將繼續和各方,包括美國政府和特朗普保持對話。

聲明中稱,公司計劃收購TikTok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業務,收購的結果將會是微軟擁有這四個國家TikTok實體的所有權和經營權。

微軟還非常審時度勢地對美國擔心的TikTok數據問題做出保證,稱將確保TikTok美國用戶的隱私數據始終留在美國境內,對於目前儲存備份在美國以外的數據,將在數據轉移之後刪除。

受此影響,3日晚間美股開盤後,微軟一度漲4.95%至215.16美元,市值增加600多億美元,相當於4500多億人民幣。

微軟最大股東、前CEO史蒂夫·鮑爾默用「令人興奮」表示了對TikTok的歡迎。

而對於現任CEO納德拉而言,收購TikTok將是他上任以來最具影響的交易,其最大意義在於有助於挑戰Facebook在社交領域的霸主地位。

在這之前,微軟在社交領域的三次重大收購分別是:2011年收購即時通信軟體Skype;2012年收購企業內部社交網絡Yammer;2016年收購職場社交產品Linkedin

前兩項收購算不上成功,但領英對微軟做出了近6%的收入貢獻,成為發展最快的微軟業務之一。

尤其是疫情期間,一部分人陷入失業境地,隔離在家用領英找工作的頻率大幅增加,軟體的收入和用戶均都有所增加。據悉,領英目前的總用戶(非活躍用戶)為6.9億。

微軟與TikTok此次若真能結合,意味著某種程度上的結盟。

與Facebook收購TikTok的壟斷意義相反,微軟收購TikTok之後,形成的是美國國會願意看到的多頭競爭局面。原先的谷歌、Facebook、亞馬遜廣告競爭戰場裡,今後將多出一個微軟。

相關數據顯示,TikTok用戶中,18-24歲占35.3%,比例最大,且25-34歲的用戶群體占比也在快速上升,收購TikTok將讓微軟擁有一個龐大的年輕社交媒體用戶群體,這些年輕人有助於擴大其消費者基礎。

畢竟Tiktok的吸金能力為大家所公認,其在今年6月更新出的最新吸金金額是9070萬美元,同比增8.3倍,再次蟬聯全球移動應用(非遊戲)收入榜冠軍。除了89%的中國市場,美國市場排名第二,達到6%。

分析稱,微軟旗下有搜索產品Bing,有Xbox等遊戲娛樂業務,有雲服務,這些都能與TikTok形成業務合作。

最大的可能是將TikTok與Xbox遊戲平台進行整合。Xbox是微軟最成功的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業務,上季度銷售額因疫情期間大幅增長65%。

客觀地講,在面臨兩難選擇的艱難困境下,TikTok選擇賣身微軟,是實現價值最大化的退而求其次的較優選擇。

考慮到微軟缺乏社交經驗,它會將TikTok的運營帶往何方實屬未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微軟為了自己考慮,一定不會虧待TikTok。

03

位元組跳動,再造一個TikTok?

TikTok被賣,對位元組跳動最大的影響是上市進程。

位元組跳動母公司2018年就已經完成了IPO之前的融資。2019年估值是780億美元。今年5月,《經濟學人》給出的估值超過1300億美元。神奇的是,來自投資界的信源顯示,今年7月,位元組跳動的估值漲到了1400億美元,而且是發生在TikTok風波之後。

這多少與「TikTok是位元組跳動超千億估值的重要支撐」的說法有些相悖。

問題出在哪兒?

人們在討論TikTok給位元組跳動帶來的衝擊之餘,忽略了這家超級獨角獸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

張一鳴,圖/東方IC

位元組跳動吸引投資者的增長潛力,一是全球化,二是算法。前者以TikTok為成功代表作。

TikTok發展態勢風生水起,在微軟收購TikTok之前,路透社報道稱,位元組跳動的一些股東曾試圖收購TikTok,給出的估值約為500億美元。

這一價格相當於TikTok2020年預期收入的50倍,也就是說,位元組跳動對TikTok給出的營收目標是10億美元。而據科技媒體TheInformation的報道,10億美元中,有5億美元是單為美國市場定下的目標。

與位元組跳動2020年2000億元(約合287億美元)的營收目標相比,5億美元在其中的占比僅不足2%。

盈利方面,TikTok雖然吸金,但極速擴張令其總體還處於虧損狀態。TikTok事件對母公司位元組跳動估值有所影響幾何有待觀察。

知名網際網路分析師丁道師表示,長期來看,事件反而向全世界證明的Tiktok的影響力,以及位元組跳動擁有產生爆款產品的能力。

歷史上,只有成功者才能被記住。抖音成功了,但背後是位元組跳動火山、西瓜多管其下、花重力氣闖下的一片天。

對於位元組跳動來講,TikTok也遲早過時,創新才是財富增長的源泉。源泉背後所運用的,恰是其獨創的別人難以模仿的算法機制。

TikTok在西方獲得大面積歡迎,算法是突破的關鍵。

著名的矽谷風投AndreessenHorowitz曾說,今日頭條的算法「在西方達到了一個尚未普及的極端……這與Facebook、Netflix、Spotify和YouTube都不同」。

TikTok通過優秀推薦算法,讓用戶把碎片化時間都集中到TikTok上,哪還有時間分給FaceBook、Twitter等其它社交產品呢?

對於當下的張一鳴,壯士斷腕賣掉TikTok的同時,保住其核心算法是重中之重。

來自彭博社的消息顯示,在特朗普威脅封禁TikTok後,歐洲三大經濟體——英法德並未跟風封禁TikTok,但這也只是暫時。

TikTok今天遇到的問題,在所有全球化公司的身上,都會遇到。只是阻力大與小的區別。

前微軟高管評價張一鳴稱,他理性、務實。在複雜環境下會選擇最現實、最合理的方法。如果只賣掉美國、印度等敏感市場,在其他市場保留,就還有參與競爭的機會。

而倘若受到連鎖影響,TikTok全球化的故事真被叫停,位元組跳動必須有能力拓展新領域、開發新產品,讓其核心能力再放光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TgvHMBd8y1i3sJDETz.html




雙匯發展迷局

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