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4名援鄂護士去吃火鍋,期間互相聊起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工作的經歷。
一位坐在隔壁桌的陌生女孩聽到後,偷偷幫她們買完單就走了,只留下一張小紙條:你們的負重前行,換來了我們的歲月靜好,謝謝你們。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回憶援鄂抗疫,他在發布會上講起了三封「暖心信」
5月7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回答媒體提問。憶及兩個多月的抗疫經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醫療隊領隊劉新民感慨,「確確實實特別難忘,無論是對我們個人,還是對醫院來說,都是一件刻骨銘心的事。」
他認為,對醫院來說,經過這一次抗疫大考,鍛鍊了一支敢打敢拼的隊伍,培養了一撥青年的生力軍;對於醫療隊的每個隊員來說,無論是50後、60後、70後,還是80後、90後,都是一段人生歷練。
在援鄂期間,北大醫院醫療隊收到了三封信,在醫療隊員中廣泛流傳,大家讀了以後都非常感動。他一一回憶這些暖心信的內容:
第一封信是北大醫院援鄂醫療隊剛到武漢不久,北大醫院一位95歲的老院長親筆書寫的。那位老院長1950年曾參加過抗擊鼠疫,1951年參加過北京市第一支抗美援朝志願手術隊,1958年支援過蒙古國,是一位久經考驗的老戰士,更是大家的老師和榜樣。他聽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雖然視力大不如前,但是讓同樣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伴一字不落地念新聞,特別是有關北大醫院的新聞和北大醫院醫療隊隊員的消息。他時刻牽掛著前線的隊員,一筆一字寫下一封十分感人的信。
第二封信是在北大醫院抗疫60天攻堅的時候,那也是最艱辛最困難的時候,醫院黨委書記潘義生代表醫院黨委親自執筆,為隊員寫了一封家書。他信中說,春山在望,最後堅守,佳期可期,醫者光榮! 「收到了家人的鼓勵,大家心裡就像注入強心劑一樣,對工作更有動力,更有自信,也使得大家更加堅定了完成抗疫任務的信心。」劉新民說。
第三封信,只有一句話,非常暖心。這是一位普通武漢人寫給醫療隊的。正月初六,有隊員過生日,大家在網上定了一個蛋糕,但當時武漢的天氣不好,又逢封路,車不能走,就把蛋糕退了。但送蛋糕的師傅知道是為醫療隊員過生日,二話沒說,拿起蛋糕,冒著嚴寒一路走了十幾公里,把蛋糕送到隊員手裡,還親筆寫下了這樣一封信:致敬白衣天使!劉新民說,「就這一句話,這一封信,鼓舞了我們每個隊員。」
「在援鄂期間,我們每天都被他們感動著,我們要感謝英雄的武漢人民,我們是一起拼過命的。」他坦言,武漢的醫務人員是非常偉大的,武漢的每一個百姓也是偉大的,無論是隔離在家的普通人,還是酒店的住院工作人員、司機、送餐員,他們都是可敬可愛的。
在他看來,三封「暖心信」,承載著醫院的文化,也承載著社會群眾對北大醫院的期望,對員工工作的期望,「做好我們的工作,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更多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休閒時光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zyUCHIBiuFnsJQVWRs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