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AI監控的孩子:我們的未來都被打上了馬賽克

2019-08-28     電影集中營

前段時間廠長剛剛擼過一部劇,講人工智慧的,劇情超刺激。

大致內容是說,在未來社會,由於機器人的普及,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會威脅人類的地位。

沒辦法,誰讓同房這活兒都能幹呢。

實在是太聰明了

所以當時我就在想,機器逐漸人類化,這到底算不算得上是一種進步?

結果沒成想,這事還沒思考明白,AI竟已經走進了校園。

什麼是AI?

坦白說,在廠長的概念里,AI最大的用處就是便利生活。

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物流,這些技術的存在其實都可以很好的適應於社會。

包括讓AI走進校園,也能對學生起到一些積極的作用。

最常見的,就像上圖那樣,AI可以加固校園的安保系統,以此來降低或減少更多的事故和意外。

更有網友稱,如果早有AI坐鎮,說不定發生在我們周圍的校園霸凌就不會有那麼多。

更別說老師隨意體罰,隨意侵害?

根本不存在的。

如此看來,AI走進校園貌似沒什麼問題,而且早在今年之前,這項活動就已經默默啟動了。

但廠長在看了大數據以後,還是有被嚇到。

因為如今學校所運用到的AI技術,真的和我們想像中的大不一樣。

首先來看一張圖——

學生行為自動分析。

如果沒有文字解釋,大家估計很難弄明白這個分析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但根據廠長所圈出的部分,我們大致可以了解到:

在AI的捕捉下,學生們的坐姿,發言,及站立情況,哪怕是幾分幾秒時有人打了個哈欠,老師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不僅如此,孩子們在課堂上抬頭、低頭的情況也都被AI記錄在案。

如下圖,綠框的都是仰頭狀,而紅框的,則是沒有看向黑板的。

這就是所謂的行為識別及專注度識別。

更厲害的一點的,甚至能識別出學生桌上是否放有非學習相關的物品。

就連他們的情緒,也都在機器的掌控之中。

是的,你沒看錯。

高興、難過、害怕……這一系列的表情都會有一個詳細的檢測結果。

然後,老師再根據這個東西去分別對待每一位學生。

包括上面提及到的行為識別,也會影響到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

看這張圖,情緒不對或表現不好的學生立馬就會被識別出來。

當然,這個AI系統也不是只做當下的那一種,它會根據一定時間的積累,將每一個學生都貼上標籤,最後以資料庫的形式展現給老師。

對比之下,咱們小時候的經歷根本不算什麼——

頂多是在注意力不集中時突然被站在背後的班主任給訓斥一番,又或者,在成績不理想時被家長們念叨念叨。

可你要知道,AI系統它是全年無休,全方位審視的。

也就是說,孩子們基本無法擁有隱私和自由,並且他們的任何一種表現,都有可能影響到自己的學習與生活。

這就有些違背AI的初衷了吧?

適當利用高科技或許還能造福人類,可一旦用過了頭,科技就必然會反過來吞噬我們。

就像AI走進校園所發揮的作用——

我不覺得它這是「利於成長」。

最重要的,AI技術從某種方面來說,也給了家長們一個監控孩子的理由。

試想想,當老師將這份詳細的信息再反饋給家長們,孩子還有什麼可呼吸的空間?

所以說,人這麼多變又神奇的物種,實在不該由一台只會計算的機器去控制。

說到這兒,廠長又想起一部劇,在《黑鏡》中的第四季有這樣一個故事:

由於3歲小女孩莎拉意外走失,她的媽媽被激發起了強烈的保護欲。

於是,她向一個科技公司求助,給女兒大腦植入了一款晶片。

在這款智能晶片的控制下,小女孩的思想,注意力,全都掌握在媽媽的手中。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可比AI厲害多了。

比如媽媽不僅可以通過手中的平板對小女孩進行實時監控,而且還能隨時知道小女孩的位置。

以及小女孩當前的身體狀況。

甚至連她身體里缺少哪種微量元素,都明明白白地顯示在大螢幕上。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款晶片配套的控制器可以直接展示女兒視網膜上所接收到的信號。

也就是說,媽媽可以隨時看到女兒眼中世界。

甚至,可以控制女兒看到的內容。

只要出現讓小女孩產生壓力的畫面時,比如少兒不宜的黃暴場景,她眼前就會自動打上馬賽克。

之後,小女孩眼中的世界就變成這樣了。

鄰居家院子裡總會嚇到小女孩的惡犬。

男生打架時的流血場面。

這些令小女孩害怕的畫面而導致生理指標變化,系統檢測到之後,她看到的畫面就是一團模糊的馬賽克。

是的,她看不到血液,聽不到粗話……小女孩生活在被過濾的世界中。

看似是一個美好的世界,可是美好的背後,也剝奪了她對整個世界的真實感知。

面對中風摔倒的外公,小女孩看到的只是一片模糊,因為眼前的景象讓她緊張。

就連外公去世後,媽媽臉上悲傷的表情都成為了小女孩的壓力源,她無法看到任何負性情緒的表達。

漸漸的,小女孩長大了,也覺得自己不太正常了。

大約在小學階段,她用紅色彩筆畫的血居然也被打上了馬賽克。

可能就是越看不到就越好奇,後來她開始試圖用鉛筆扎自己的手,想看一下流血的樣子。

當出現自殘行為之後,系統自動監測到血腥信號,警報聲立馬響起,媽媽很快就趕了過來。

當看完醫生以後,的確是發現了孩子有心理問題。

所以聽從了醫生的話,為了讓孩子正常成長,母親決定關掉系統,答應孩子不再監視孩子生活。

可是女孩慢慢長大之後在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時,並沒有與之匹配的風險評估能力。

她在毫無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和男孩發生性行為,甚至嘗試毒品。

而這再一次引起了警報的響起,母親不得已再次打開平板開始了監控女兒生活的模式。

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女兒,她甚至拿起平板砸向了媽媽的頭,但對此她毫無感覺。

因為母親血淋淋的頭早已被打上了馬賽克。

這場悲劇何嘗不是以愛的名義進行無休止的控制與禁錮孩子呢。

當發生衝突時,女兒質問對母親說:「你還在監視我?」母親回答:「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

看看,這一幕是何其的相似,在最近的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何嘗不是被媽媽強烈的「控制欲」一步一步的被逼到要跳河。

從前開朗的英子到後期整夜整夜的失眠,甚至得了抑鬱症。

她瘋了一般的想要逃離媽媽,可在媽媽看來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可是在這場「借愛之名」的監控下,有誰真正考慮過孩子的感受?

那些現如今正在被AI監控的孩子們,時時刻刻都在被監控,腦控。他們的處境和被媽媽植入晶片,用來監控一舉一動的小女孩又有什麼分別?

孩子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他們不是機器人!

所以,我實名反對AI走進校園。

因為這些看似詳盡的大數據,實際上是親手喂給孩子們的毒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w4Jg20BMH2_cNUg3K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