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看得我怦然心動怎麼回事

2019-09-30   電影通緝令

最近總忍不住哼唱同一首歌,循環程度如圖所示:


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樣,也被洗腦了,總是不自覺地就跟著唱起來。

這首歌之所以有這麼大的魔力首先是因為國慶要到了,為祖國母親慶生的欣喜之情怎麼也抑制不住,其次則是因為跟這首歌同名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要上映了

《我和我的祖國》


這部電影以超豪華的導演及演員陣容備受觀眾矚目,我說它是國慶檔期里的第一大片也絕不為過。

7位華語電影屆的頂級導演共聚在同一部電影里,史無前例。

你一定好奇他們是如何協作的。

我也非常好奇。

作為總導演的陳凱歌將這次合作總結為12個字——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迎頭相撞。

他們每個人都將自己回憶里關於祖國最怦然心動的場面作為自己故事的創作主題。

有這樣的創作初衷在,作為觀眾的我也同樣在7個故事中看到了令我怦然心動的情感,很多瞬間都覺得自己和導演們處在了同一個時空的同一種情緒里。

7個故事有同一個特點:

故事裡的人物命運和國家命運之間有著深沉的關係,電影是在大的時代背景下來體現人物在具體事件之中的努力和付出。

沒有任何的口號,體現的是每個小我,正如這部電影的名字,我和我的祖國,我在祖國的前面,正因為每個我,才組成了我們的祖國。

所以,這絕對不是一部口號電影,而是一部情感與細節充沛的佳作

『新中國第一次升旗背後的故事』


《前夜》的視角相當獨特,以負責開國大典上國旗順利升起的工程師林治遠為線索,來講述眾人為了保障開國大典順利而做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


一場盛大的典禮需要多少人的共同努力自然不必多說,但即便是做到萬分的準備,卻總架不住有臨時的意外發生。

大典前夕旗杆出現了故障,如果不在開國大典之前修好,你敢想後果嗎?

林治遠拼盡全力就是要解決好故障,所以極度恐高的他顫顫巍巍地爬上旗杆,在最後的驗收時間到來之前順利地完成了使命。

當他攀在旗杆上俯瞰著下面時,我的心也跟著鬆了一口氣,緊跟著心裡就盪起了激動,開始和故事中的他們一樣,期待著大典的順利舉行了。


導演的氛圍營造,讓故事懸念叢生,高潮迭起,並最後熱淚盈眶,這裡面黃渤功不可沒,演的確實好。

小人物的力量,一旦被激發就很容易產生一種莫名的感動。為了集體,也是為了個人。

『為了原子彈事業他消失的整整三年』


原子彈爆炸時騰起的蘑菇雲絢爛耀眼,而絢爛耀眼的背後則是無數無名英雄們的默默付出,張譯所飾演的工程師高遠就是這其中的一分子。


他為了原子彈事業「人間蒸發」了三年,而深情的女友也苦尋了他三年。

他們相遇的時刻也是眾人慶祝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時刻,兩人匆匆相逢又被人群衝散,那份遺憾讓觀眾心酸。

這段故事裡最令我怦然心動的就是兩人隔著人群對望的眼神,飽含愛意,一個眼神抵得上千言萬語。


女友問高遠「你知道這三年我是怎麼過來的嗎?」,那一定是苦到讓人心疼的三年,沒有任何的聯絡方式,只能在以前坐過的公交車上去期待偶遇。

這,是一個深情女友的信念,當然也是高遠對於國家能造出原子彈的信念。

這種信念體現了當時環境下青年人的精神面貌。

這兩種信念也是《相遇》的核心,張一白抓住了重點,也就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

『他是整條弄堂的小英雄』


《奪冠》這個故事巧就巧在徐崢將這場盛世所帶來的喜悅與一個小男孩的成長結合在了一起。

他把35年前洛杉磯奧運會上那場激動人心的女排決賽「搬到」上海弄堂里「現場直播」。

一邊是驚心動魄的決賽實況,一邊是小男孩令人揪心的惜別情感,我們知道比賽最終會贏,但卻不知道這個孩子最終會不會見到自己想見的女孩。

他為了讓街坊鄰居們看奪冠使出了最大的勁兒,但內心深處也還再想看一眼自己的好朋友。

這種衝突,最要命,也最令觀眾揪心。


弄堂里的人齊聚在一起看電視,隨處可見的「學習女排精神」的口號和喧囂熱鬧的生活氣息也能將觀眾迅速拉回到80年代,隨著時間的變遷,女排精神卻永不變。

就在昨天,女排10連冠,奪得2019年女排世界盃的冠軍。十戰全勝,提前衛冕,實現了世界盃五連冠的偉業,史無前例!

體育強則國強,這個故事也是把人看得笑淚齊飛。徐崢拿捏的非常準,尤其是小演員,他是這個故事的戲眼,令人印象極深。

電影中他被周圍的鄰居們當作小英雄一樣拋在空中,我的心也被他的小臉給萌化了。

等你們看完了,大家可以一起來聊聊他。

他的名字叫韓昊霖。

『154年了,終於等到了這一刻』


《回歸》則是一個略帶柔情的故事。

在分離了154年後,為了保證香港分秒不差回歸祖國懷抱,無論軍人、警察,還是普通香港市民,內地和香港兩地的同胞齊心協力地為回歸儀式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這裡更蘊藏著一個在港生活數十年的遊子急切想要回到祖國懷抱的敘事線索,一座城的回歸恰如一個人的回歸,多年的血脈分離,讓大家都不想再多等一秒。

看著任達華飾演的角色望向天空,他的眼裡含著淚水,我的眼淚也止不住了。

這麼多年了,他終於要回家了,香港也終於要回家了。


『我想親眼看看奧運會的開幕式』


《北京你好》具有強烈的寧浩式風格,充滿了陰差陽錯式的幽默,以葛優飾演的北京計程車司機為情感入口,展現了08年奧運會開幕之前全北京為迎這一盛事的喜悅和面貌。

葛優的京片子一出,一個充滿市井氣息的老北京人的形象就躍然出現在觀眾眼前,他貧嘴、逗趣,但卻充滿了同情心,那張貫穿整個故事的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同樣也是主人公真誠品格的展示券。

逗,太逗了,這就是我看完這個故事的感覺。

你葛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2008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情感複雜的一年,既有奧運會這樣的盛世,也有汶川地震這樣的災難,如何在展現祖國實力的同時也凸顯國人面對災難的力量是對寧浩的一大考驗。

電影的最高光時刻,是當葛優來到鳥巢的門口,看著大螢幕,螢幕上的小朋友說送他票的人是一個光頭,穿著紅色鞋子,鏡頭一轉拍到葛優的鞋子,黑色。

那一瞬間,怦然心動的感覺又來了,寧浩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此,於無聲處給你一個反轉,讓觀眾驚喜得合不攏嘴

他是那個小男孩的英雄,但是他也是最普通平凡的一個普通人,淹沒在人群之中,毫不起眼,甚至做了好事都沒有姓名。

《北京你好》歌頌的是每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是他們搭建了祖國最堅實的地基,導演的溫情本色顯露無疑。

牛。

『原來傳說真的可以變成現實』


其實總導演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

這部電影,看得我怦然心動怎麼回事


陳凱歌的想像力無窮,想改變兩個少年頹敗的心智,就讓兩個人親眼看到「流星」也就是航天飛船落地,兩個追逐「流星」的少年在那一刻才能徹底的改變了自己。

用「神舟」來改變「神州」的少年,此時此刻,沒有比「流星」就在你面前落地更震撼的事了。

觀眾們的心也跟兩位少年一樣,激動澎湃之情掩都掩不住。

劉昊然和陳飛宇我一開始都沒認出來,妝容做的好,演的也好。田壯壯更是一個「穩」字了得,把一個扶貧幹部的威嚴與慈祥詮釋的非常具體。

看完這個故事,我只想到一句話,願中國的青年只是向上走,如螢火蟲一般,在黑暗中也發光。

這一次,這種向上的氣力是陳凱歌給我的。我也希望給到了你們。


『最優秀的飛行員是怎麼練成的』


所有故事裡,我對《護航》中的「颯」印象很深。

這部電影,看得我怦然心動怎麼回事


宋佳、佟麗婭等人穿著制服帶著墨鏡的樣子簡直就是活脫脫的徵兵廣告,看的人心潮澎湃,想大喊三聲「我可以」。

除去帥,「遺憾」其實才是這個故事最大的主題。

宋佳飾演的呂瀟然是隊里最優秀的女飛行員,卻在閱兵之前被通知只能作為「備飛」撤出閱兵編排,個性強硬的她自幼把飛行看作是自己的終極夢想,但現實總與夢想有落差。

因為你優秀,所以最艱巨困難的任務交給你。


遺憾是一定的,但迅速調整好情緒才是一個優秀的飛行員應該具有的素質。

她最終完美地完成了備飛任務,當我看著呂瀟然駕駛著飛機返回基地時,心又砰砰跳了起來。

我知道,直到這一刻,她才真正成為了一個最優秀的飛行員:

不僅具有超一流的飛行能力,更具有超一流的心理素質。

寫到這裡,其實每個故事我都或多或少的聊了一些,因為實在是太喜歡了,根本無法抉擇。

這種感知,是必須你自己親眼看過電影之後才會有的,那些為了普通人的不普通故事怦然心動的時刻充滿著整部電影。

不少跟我一樣提前看過的觀眾也都表示:這部電影太太太太燃了,令人熱血沸騰。

這是一部真正「與我有關」的接地氣獻禮大片。






我看的過程中心中充滿了對於祖國的自豪感、作為中國人驕傲感。通過7個故事,你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我們國家慢慢變得強大,也更能體會到我和國的關係吧,正如主題曲的第一句: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都不能分割。

國慶檔期,我建議你帶著你的父母一起看起來,不過記得一定要帶紙巾,這部電影把你看哭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