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烏魯木齊各醫院暖心舉措方便患者就醫

2021-04-14     新疆網

原標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烏魯木齊各醫院暖心舉措方便患者就醫

在自治區人民醫院門診樓,工作人員給患者指引就診區域。 (受訪者供圖)

新疆網訊(記者劉薇 李曉青)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烏魯木齊各醫院將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緊密結合,立足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方便患者就醫。

4月12日,記者走訪自治區人民醫院、新醫大五附院、新醫大七附院等醫療機構,一項項暖心措施為患者就醫帶來便利。

日間病房,降低患者醫療支出

「從入院、手術、出院總共只花了24個小時。」近日,市民葉強因結腸多發息肉,在自治區人民醫院消化科就診,醫生檢查後建議行內鏡下息肉切除術,並為其開具了日間病房住院單。

今年3月,該院消化科大範圍實行日間手術工作。

「開展日間手術,要求科室具備仔細的術前評估方案、先進的手術條件、專業的手術醫生和麻醉醫生,以及科學的就醫流程和高效的術後隨訪。」該院消化科主任高峰說,開展日間手術後,患者住院天數可減少5-6天,可節省住院費用。

自3月啟動日間手術以來,該院已完成日間手術30餘例。手術期間均未發生嚴重併發症。術後隨訪患者滿意度達99%。

高峰說,醫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消化黨支部認真傾聽各族患者的訴求,將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的力量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動力。

延伸服務,將患者「管到底」

日前,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白鶴收到了一封感謝信,寫信的是80歲的浦雙坤。

不久前浦雙坤的老伴突發疾病,頭疼噁心,全身不適。「情急之下給白鶴醫生打了電話。她帶著老伴做檢查、辦住院,一直陪著我們,才讓我們覺得沒那麼無助……」浦雙坤哽咽著說。

浦雙坤夫婦與白鶴的緣分,得從該院神經內科的延伸服務說起。

該科室在患者入院建檔時,醫生會辯證分析患者病情,評估其心理狀態、疾病知識需求、周圍生活環境等,通過中醫特色護理、健康教育等,讓患者得到更有效恢復。同時科室開通了名為「天使在身邊」的微信號,一對一私聊指導患者和家屬進行康復護理。

浦雙坤夫婦曾在此就診,平日裡有個頭疼腦熱,或者用藥上有了疑惑,都通過微信諮詢。

白鶴說,通過此延伸服務,讓醫護人員利用碎片時間,及時了解患者情況,解答患者疑惑。

80歲的孟先生結腸造口手術後,因為家屬操作護理不當出現了腸管凹陷等併發症。新醫大五附院胃腸外科護士長寇巧春電話隨訪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與造口專科醫護小組聯絡,上門解決了老人一家的煩心事。

寇巧春說,目前,我們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科室造口專科小組成員通過電話隨訪、開設專科門診、成立造口患者陽光之家、線上指導服務、上門護理服務等多種形式,及時為造口患者解疑答惑、提高居家護理質量,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適老服務,讓老年人就診更順暢

4月12日,65歲的趙全柱因腹瀉到新醫大七附院就醫。一進入門診樓,導醫和志願者就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挂號、就診卡充值、取藥、退費等環節均有志願者陪同、代辦。

不到一小時,就看完了病。趙全柱說:「有了志願者幫忙,我們老年人看病不再難。」

新醫大七附院門診部副主任唐乃梅說,醫院門診服務不斷升級,智能、自助設備為就診提速,但新的門診就醫模式反而讓部分老年患者感到不便。門診部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實踐作為黨史學習教育內容的重要一環,每日安排行政人員、後勤人員等在門診輪流值守志願服務崗,提供便民服務。

作為老年患者占患者人數七成以上的中醫醫院,新醫大附屬中醫醫院為就診老年患者提供就診綠色通道、導醫引導、輪椅推車等全方位關愛服務,針對住院老年患者,醫院不僅提供毛巾、牙刷等全套入院生活必需品,還為60歲以上患者提供100元餐券,切實改善了老年人的就醫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uQA0HgBDlXMa8eqCf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