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及的雕塑、壁畫中,我們總能看到古埃及人帶著一個古怪的「竹筍帽」,這種頭飾會包裹住整個頭面部,因此被稱為「頭冠」。此前,考古學家從未找到過頭冠實物,頭冠也一直被當作是種藝術創作,類似於佛教、基督教雕塑中常常使用的「背光」。
直到最近,發表在《考古》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提到,在2010年和2015年的兩座古埃及墓葬中,頭冠實物出現了。
這兩座墓葬都位於古埃及第18王朝首都阿瑪納城(Amarna),2010年發現的那座墓葬,死者是位20到30歲的女性,她的頭髮被編成兩條又粗又長的麻花辮,圓錐形的「頭冠」保存完好,頭冠呈平頂錐形,高度大約8厘米,最寬處約10厘米。2015年的那座墓的墓主人只有15到20歲,性別難以判斷,雖然沒有辮子,但也戴著圓錐形頭冠。
此前的研究認為,頭冠在公元前1550年到公元前50年被埃及的貴族廣泛使用,這期間共經歷了1500年的時間,也就是從埃及第18王朝開始,到屋大維占領埃及,托勒密王朝被滅,埃及成為羅馬-埃及行省。值得一提的是,「法老」這一稱呼也正是從第十八王朝開始,才正式成為了對古埃及統治者的專用稱呼。
然而,新的發現表明,頭冠並非法老或貴族專用,因為從兩位墓主人的骨骼和隨葬品看,他們都並非達官顯貴,而是平民階層,他們生前可能從事著繁重的體力勞動,還長期營養不良。除了使用者,頭冠的質地也與之前的研究存在很大差異。
此前的研究認為,頭冠質地堅硬,是一種可融化的固體,會散發出淡淡的香味,古埃及人相信這種香味能夠清潔人的頭髮和身體。但是通過對兩個頭冠實物進行的光譜分析,研究人員發現頭冠用蜂蠟製成,質地柔軟,可塑性強,而且並沒有揮發性的香味氣體,即使有也早已被蒸發殆盡了。
兩個頭冠實物可以說是顛覆了考古學家原本的研究,有學者基於新發現指出,佩戴頭冠是古埃及葬禮中的一種普遍現象,但是貴族和平民所使用的頭冠差異較大,貴族所使用的是我們在壁畫中所見到的頭冠,而對於平民來說,他們沒有「資格」,也根本買不起那樣的頭冠,而是用蜂蠟頭冠作為替代。
由於質地鬆軟怕熱,蜂蠟頭冠不能在太陽下使用,只能放在墓穴中。平民們之所以用蜂蠟頭冠陪葬,是希望藉由這種模仿行為,在重生後能夠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躋身貴族社會。
你對古埃及發現蜂蠟頭冠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點贊、關注、轉發,支持原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oSfAG8BMH2_cNUgxkC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