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古發現,早在2500到3000年前的青銅時代晚期就有陶器製成的奶瓶,這款人類祖先用天然的材料設計的美麗實用的產品,值得今天的設計師借鑑。
早在塑料誕生的幾千年前,人類在可循環材料的利用上就極富創意。
[源圖:Enver Hirsch/維也納博物館(Wien Museum)供圖]
青銅和鐵器時代的世界是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在那時人類剛剛發明了燧石工具,能夠建造房屋、織布和種植莊稼。
然而,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亘古不變的。即便在那時候,嬰兒也需要斷奶,改喝牛奶或羊奶,這時就需要一個重要的容器:奶瓶。
中歐的考古學家挖掘出了人類已知最早的使用陶器製成的嬰兒奶瓶。從圖片上看,它們更像是嬰兒吸管杯,上面開了一個小洞,可以倒入液體,還有一個用來喝水的瓶嘴。有些瓶子看起來像動物的形狀,大概是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這些器皿可以追溯到大約2500到3000年前的青銅時代晚期,出土地點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
上個月,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此次考古成果。他們研究了罐子的內部,發現裡面殘留著奶渣。雖然這些容器有可能是用來護理病人的,但考古學家認為喂養嬰兒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它們是在兒童墳墓中發現的。
[源圖:Enver Hirsch/維也納博物館供圖]
拿這些古老的容器和我們今天使用的奶瓶和吸管杯相比,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在我們的時代,大多數嬰兒哺喂產品均採用耐熱塑料製成,奶嘴做成了類似乳頭的形狀,這些是相對較新的發明:Pyrex公司在1924年發明了帶有塑料奶嘴的耐熱奶瓶,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我們才發明了塑料吸管杯。
材料的選擇是有一定道理的。塑料的價格便宜,延展性良好,可以吹製成不同的形狀,幾乎牢不可破,非常適合運動能力不強的嬰幼兒。但它也存在一系列問題,最令人擔憂的是,科學家們發現四分之三的塑料含有毒素,而這些化學物質對仍在發育中的兒童尤其有害。
早在2012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就禁止在兒童產品中使用雙酚A(BPA)——一種塑料中常見的化學物質——因為它會對嬰兒和兒童的大腦和行為產生負面影響。但科學家表示,塑料中還有其它許多化學物質同樣存在問題,但沒有被禁止。
此外,在降解之前,塑料能被回收的次數有限。最終,它可能會流入垃圾填埋場或海洋里,繼續存在數百年。它可能會碎成小顆粒,即所謂的「塑料微粒」,進入我們的飲用水和食物之中。然而,塑料產品已經變得無處不在,我們很難想像沒有它們的生活。
這些史前吸管杯提醒我們,早在塑料誕生的幾千年前,人類在可循環材料的利用上就極富創意。和我們的奶瓶一樣,這些古老的容器功能齊全,大小合適,剛好可以把奶倒進嬰兒的小嘴巴里,同時也趣味十足,外形就像小奶牛和小山羊。
與使用幾年就被丟棄的塑料瓶不同,製造這些古老的器皿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它們從設計上做到經久耐用,甚至從一個孩子傳給另一個孩子。它們是如此珍貴的物品,蘊含豐富的情感價值,假如孩子不幸早夭,奶瓶也會陪伴他長眠。
隨著人類進入後塑料時代,在設計產品之前,我們或許有必要回顧一下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利用天然的材料製作出美麗實用的產品。
文 | 快公司編輯部
翻譯| 李美玉
編輯 | 梁如楓
圖片 | 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nCZvG0BMH2_cNUgn7R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