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寶寶的犯困信號,輕鬆哄睡寶寶

2019-12-29   育兒學說

媽媽都困死了,可寶寶卻還不想睡覺,自顧自的玩得開心!這時候,媽媽通常會怎樣?奶睡?還是搖?對於多數媽媽來說,喂奶往往是最有效的,既省事,又保證了孩子不哭,可如果寶寶一哭就喂奶,這樣的喂養方式就極其容易導致孩子的依賴性非常強。

其實,如果爸爸媽媽能識別寶寶的犯困信號,把握好寶寶的入睡時機,只需用初級安撫方式就可以輕鬆哄睡寶寶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犯困都有哪些信號吧!



常被誤會的過困信號

媽媽們先思考一下:你們根據寶寶的哪些信號,來判斷出寶寶睏了,該睡了?根據大量的案例顯示,中國父母在識別寶寶犯困信號時,通常存在這幾項誤區,以至於錯失入睡時機。

如下都是寶寶過困的信號:

1、寶寶打哈欠、揉眼睛了

2、寶寶開始鬧情緒了

3、寶寶身體扭動打挺

寶寶困過頭了就比較難哄睡了。因為,此時寶寶的感官和身體都是非常累,低級別的安撫方式很難讓睡眠能力弱的寶寶放鬆情緒和身體。看到寶寶哭鬧、情緒越來越激動,於是乎,不明真相的媽媽祭出神器,接下來,奶睡就這樣慢慢養成了。


到底哪些信號才是寶寶的犯困信號呢?

1、寶寶開始發獃

2、寶寶身體和語言都逐漸安靜

3、寶寶對周圍的事物興趣不大了

4、寶寶的反應變慢了

當你觀察到以上這些信號的時候,其實寶寶就是在對你說:媽媽,我想睡覺了。

另外,有一些寶寶的犯困信號是比較有特性的,需要媽媽去細心地觀察。所以,建議每位新手媽媽在2個月內完成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做一名超級觀察員,學會讀懂寶寶的聲音、哭泣、表情、身體語言等。我們解讀的越精準,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就會越有效,就越能恰當地滿足寶寶的需求。

那些睡眠能力發展的好的寶寶,當困意來臨時寶寶的身體就會啟動入睡流程:會自我安撫、自動調整身體和情緒進入放鬆狀態。



一旦錯過難得的入睡時機怎麼辦?

很多寶寶可能1~2分鐘就過睏了。讓過困的寶寶安靜和放鬆下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一旦錯過,該怎麼辦呢?

首先,爸爸媽媽要明白,寶寶的白天睡眠與夜間睡眠是不同的。這兩者區別在於:在夜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會變得越來越困,最終即使家長不干預,寶寶也有可能進入睡眠狀態。

然而在白天,當寶寶過困後,會進入睡眠禁區,寶寶的困意會慢慢消減,直至完全清醒。

「寶寶累了為什麼他就是不睡呢?一直發脾氣、揉眼睛、尖叫哭鬧。能使的絕技我都使上了,可還是不管用,都快把為娘我折騰死了!」人家不是不想睡,而是錯過了這一波的睡意後,寶寶進入了「睡眠禁區」,必須得等到下一波睡意來襲的時候他才能重新入睡。

一旦錯過寶寶的犯困信號,要減少對寶寶感官的刺激。可以為寶寶做一些深度的按摩和輕緩的肢體操等,以便幫助寶寶放鬆身體。明白了這些睡眠知識,當白天為寶寶哄睡失敗時,你大可不必那麼焦慮了,只需在寶寶的下一個睡眠周期到來前做好準備就好了。

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在孩子還在娘胎里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寶寶的生物鐘了,也就是從寶寶出生前,就開始發展寶寶的睡眠能力。這樣孩子出生之後,哄睡就變得容易多,其次遵循嬰幼兒發展規律,通過科學的方法保證孩子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