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想當然的認為把孩子送去上學以後,就可以當「甩手掌柜」,其實並非如此,即使孩子已經被送去幼兒園,但是關於親子之間的作業卻是與日俱增,面對這些作業,很多家長叫苦不迭。
前段時間杭州一家庭為了完成學校布置的「親子作業」而痛失父親,事情的過程很簡單,幼兒園老師要求父親帶著孩子去河裡抓蝌蚪,本質目的是為了促進親子關係,但是這個家庭在捕捉蝌蚪的時候卻遇到了意外,父親在水中捕捉孩子不小心滑落水中,父親第一時間保住了孩子,自己卻沒上來。
就是因為這個親子作業而毀了這麼一個家庭,網絡上關於這件事情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如今學校留的親子作業過於形式化主義,不看重實際。但有些人卻認為幼兒園老師留這些家庭作業的目的是要出於好意,意外總是人無法去估計的,老師之所以留這些親子作業,也是源於如今很多家庭的親子關係過於緊張,時常出現喪偶式教育。
但無論如何,對此需要我們進行細緻的講解,如今幼兒園有哪兒些不貼合實際的「親子作業」呢?家長又應該如何選擇?
幼兒園有哪兒些不貼合實際的「親子作業」?
用不同的水果做動物,這是幼兒園最常見的一種家庭作業,幼兒園老師要求孩子和家長一起使用三種不同的水果做成動物形狀,目的是為了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想像力,在另一方面能夠增加親子時光,但事實上這個作業令很多家長從內心深處感到害怕,因為孩子的想像力過於豐富,很多情況下不願意服從家長的簡單思維,想的過於豐富,從而加重家長的工作量,然而並不是每個家長都有藝術細胞,這無疑不是難上加難。
大冷天外出觀察事物,事實上幼兒園為了鍛鍊孩子的實踐能力,總是會留一些外出觀察事物的作業,若只是單單的看動物遷徙,也算是簡單的作業。但一些親子作業過於不貼合實際,就像前文所說的,大冬天讓家長帶著孩子下河摸魚,本身沒有家長願意讓孩子去這麼冷的地方,於是只能自己下水,這無疑不是一種不切實際的作業。
家長又應該如何選擇?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和別的孩子一起完成作業,親子作業固然重要,但是很多情況下他並不需要,親子作業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親子關係,若是保證親子關係的前提下,則應該鼓勵孩子與他人進行交往。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孩子與其他同學一起完成作業,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的負擔。
關於幼兒園留的一些藝術性作業,很多情況下是按照孩子的能力所布置的,因此家長不要過度擔心孩子的藝術鑑賞能力,不要包辦他們的一切適當給他們發揮的空間,他們做得甚至比想像的還要好。當然也可以給孩子報一些藝術補習班,增長他們的藝術能力。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成長知識、兒童教育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