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廣西師大出版社2019年度好書出爐 | 鋼琴的生命,是一首天涯與命運的長歌 | 馮驥才手繪《俗世奇人》插圖 | ......
兩個闖世界的女孩,一個順天知命,溫柔本分,純潔無瑕,生活暗淡無光;一個慾望強盛,雄心勃勃,用身體開疆拓土,步步攀爬高升,最終意外跌落。
在作家周瑄璞的長篇小說新作《日近長安遠》中,所寫的似乎是一個關於幸福的寓言,好日子越來越近了,但是女人幸福的「長安」到底在哪裡?這也是一部真實反映女性生存困境的追問之書,女人們的天空只是看上去很高遠很美麗,可她們很難與更好的自己相遇。
《日近長安遠》周瑄璞/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讀者常常通過成書以後的作品走進作家的所思所想,卻很少知道從書稿到最後定稿付印,作家與編輯之間的溝通往來。尤其是像《日近長安遠》這樣的一部講述當代女性生活和情感故事的小說,所引起的不僅是故事本身的討論,也不僅是關於情節、人物、結構等要素的探討,更是同為女性的作家與編輯之間更深入精神世界、也時刻充滿了生活質地的交流。
今天,小編為你帶來這部長篇小說在「自然生長」的過程中,所經歷的那些「磨礪和切磋」。
「
紅塵遠,天地近。一代人身經巨變,捨生忘死,拼一個一日看盡長安花。然後,命里的塵埃落定,心裡的塵埃也慢慢落下。這小說的好處不僅在熱鬧繁華,熱鬧繁華無數人寫過,它的好處和難處是,熱鬧還能收起來、兜得住,還能存得住平靜淡遠。
——李敬澤評《日近長安遠》
羅錦衣是誰?
——長篇小說《日近長安遠》編輯王倩與作者周瑄璞的微信對話
2018年7月6日
王倩:周老師,我家小朋友跟姥姥在濟南生病了,我正在火車上。書稿韓老師也看完了大部分,我看完第二遍也跟他討論過,雖然俺不喜歡羅錦衣這個人物,還是深深折服於周老師的才華,尤其是小說細節處的層層鋪陳,常常讓我讀得酣暢淋漓。上次韓老師提到的老朱那條線索有點旁逸斜出,可能因為他沒有讀完的擔憂,我覺得完全不是問題,這一部分也很精彩。但是錦衣和寶珠兩條線索,從篇幅來看,前者比後者多出了約三分之一。韓老師之前建議兩部分均衡一些比較好,我分析了一下,感覺錦衣的故事情節並不比寶珠複雜,只是作者用力更多。
我的閱讀感受是,寶珠的故事是第三人稱視角娓娓道來,錦衣更像是第一人稱敘述,讀者可以跟隨作者的筆觸,走進人物內心更深處,似乎也是這一部分時時深挖的人物內心和價值觀呈現的過於充足,占了不少篇幅。我們主要的建議是,這一部分內容是不是可以壓縮一點,或者表達含蓄一些,一些她對世道人心的看法,通過人物行為也基本表達出來了,作者直接跳出來說,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作者的價值判斷,這也是咱們上次提到的,作者對這個人物肯定是批判態度,又似乎因為行文過程中陷入這個人物的邏輯太深,給讀者帶來津津樂道的錯覺。韓老師很看好您的寫作,希望不留遺憾,這部作品不是簡單的一個女人一個小人物的奮鬥史,更是一個時代的畫卷,作家的野心應該也不在於塑造兩個女性,而是呈現一個大時代的眾生相,作者的立場尤其重要,上邊提到的問題不知您這次修改是否已經做了調整?具體細節和字句問題不多,我這邊三審三校的過程中隨時跟您商量,可好?
周瑄璞:文學真是奇妙,羅錦衣這個人物一開始我也是不喜歡,諷刺的筆法,把她當成一個反面來寫,可是寫著寫著到最後非常理解她惋惜她。被她身上那種灼熱的渴望和對生活的情痴打動。所以落馬之後我又有很多筆墨描寫她從痛苦中一點點彌合拯救,最後回歸於生活。
周瑄璞
2018年7月8日深夜
王倩:發現那天在火車上回您的信息沒有發出:
我也是第二遍閱讀更能理解羅錦衣,您也寫出了她的無奈她的盲目的熱情她的情義,甚至她對愛情的渴望,只是這一切都抵不過她為了向上爬毫無保留的隨時奉獻自己。開始有點不太理解,吃上了商品糧,為什麼還不斷的拿自己去交換?雖然從人物邏輯來看,更高的職位和到省城意味著美好生活,但是犧牲未免太大了。讀到後來我又慢慢理解了,這個女人身上有一股強悍的生命力,向高處的目標衝刺似乎成了她生命的唯一意義,因此衰老的到來讓她感到恐懼,最終從高處跌落。即使我們定位她是個反面人物,也不能忽視她的複雜性和豐富性更動人,目前小說已經做了微妙的呈現,不過也確實感覺這個人物並不受作者控制,她一直緊緊抓住自己的命運,在自己的邏輯里往前沖,所以有時會讓人感覺,這個人物像是作者第一人稱自述。
周瑄璞:可能我太理解她了。人其實是由著自己的慾望一直前進,她有強悍生命力,定要不停地消耗自己。
已經刪除你說的那些過於發散的議論和感悟,幾千字。快弄完了,過兩天就發給你。
我們說她交換自己不如說她本身熱力強大慾望強盛。我們身邊常有這樣的人,什麼也不為什麼也得不到,就是一天到晚樂於交際活力四射。我後來分析可能是她自身精力旺盛需要排解,她依賴這種生活。
王倩:嗯吶!是不是社交本身也能使人興奮上癮?
周瑄璞:是的,她在社交場合那種陶醉,是真開心啊,全身心地投入。後來想可能是小地方人剛到大城市,一切新奇,這是她嚮往的生活。
王倩:是的,羅身上一直有一種小地方人對大城市的征服欲和滿足感。
周瑄璞:其實羅這樣的女人在生活中很多,你看不到罷了!你那麼優越,一開始起點就很高,想要的基本都在眼前,可是你想沒想過底層的人怎麼上來?比如一個鄉鎮的人想到省城去過體面的生活。這個願望並不過份。可她沒有任何資源,只有她的身體。
王倩:俺就是死學習從鄉下考來的,所以現在也只會悶頭工作。孩子不燒了,皰疹性咽頰炎,俺還在回京的火車上,安啦!
2018年7月10日
周瑄璞:最新稿發給你,改動蠻大的,四到六章那裡,分開了一章,並且前後順序調整了。又整理一遍,你說的那些過多議論和羅的感悟,刪去了四五千字。
之前你傳達來韓老師意見,我理解錯了,以為是要表達作者觀點。後來仔細看了你的意見,知道是隱去作者觀點,更多讓人物自身說話。
羅這個人物,我十多年前就想寫,聽到過這樣女人的故事,觀察到生活中的各種人,那時年輕,對這種人不齒,憤憤不平,其實也是想寫人生和命運的荒誕。兩個起點相同,差不多條件的女孩,對自己的身體選擇不同,就差距那麼大,一個單純老實,就一直在人生低處,一個出賣了自己身體,就步步爬高。本是想批判這個人,把羅寫成一個慾望強烈,同時又缺點心眼的人,不能讓她有好的下場。但在寫作過程中,一點一點被她吸引、感動了,她身上那種強勁生命力和強烈渴望,讓人不得不佩服。到後來覺得世上確實有了羅錦衣這麼一個人,生活中看這個也像她,看那個也像她,甚至,我也變成了她,不由自主就感情站在她的一邊,這就是你說的自述性質。所以最後她掉落下來時候,我也十分心痛,我願意再寫那麼多,陪著她在現實生活中一點點復原傷口,不斷向後看,慢慢找回自己。真的是好像我自己受了傷痛又慢慢癒合的一個過程。
我想,真正優秀的文學作品,應該包容所有人的缺點和不足,甚至卑下卑微的一面,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她的影子。比如《紅樓夢》,其實我們都有林黛玉的一面,又有薛寶釵的一面,也有王熙鳳的一面,甚至我們也有賈瑞的那一面,慾望不可自制,只好走向毀滅,賈瑞最後,道士送給他鏡子,讓只照骷髏那一面,就會病好,聽起來這不是很容易嗎?可就是做不到。這恰是我們人類的寫照。
你說的篇幅問題,其實兩人各占的差不多,之所以感覺羅這裡多一些,是她的故事太強烈太主觀,而寶珠那裡比較平靜客觀,寶珠太平凡,太扁平人物了,所以我主要寫她丈夫秋生,秋生的性格也就是她的命運,這也脫離了許多作品寫兩個女性的舊套路。
寫這個小說和出版這本書,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次成長,反正我是覺得,跟著羅錦衣,又活了一遭。
下來就交給你了,有問題隨時溝通。
王倩:辛苦羅老師了!不對,是周老師(笑)。
關於篇幅,俺是數了頁數統計的,羅的比其他人加起來都多,不過關係也不大,體現了作者對人物的偏愛。我還處在周老師十多年前的心態,不過也接受了羅這個人物,並且不那麼討厭她了。
已經讀了兩遍,至少還得再讀兩遍,跟著她再活兩遭。
周瑄璞:讀這麼多遍呀,真了不起,工作如此紮實。記著用新版本就是。
相信你會理解她,最終愛上她。
王倩:那您先歇一歇,再寫個後記啥的唄!說說為啥讀到的人會愛上錦衣。
一直在想書里那個羅老師,感覺她越來越近了,可能她一直在周圍,只是我沒有多看一眼。
周瑄璞:遍地羅錦衣。
2018年8月8日,關於封面
周瑄璞:總之要有個性,艷麗、深沉都好,不要陳舊和曖昧不明。
王倩:是的,要有生命的力量,還得洋氣。
周瑄璞:對對,生命的力量,你把這個小說理解到位啦!!
王倩:我更懂那個羅姐姐了。因為她的生命力使這部小說更絢麗,雖然她沒有驚天動地的事,但是小說里其他人物跟她相比黯然失色,尤其那些男人。
周瑄璞:羅錦衣身上有一種蠻力,像個精明又愚蠢的孩子,雄心勃勃要向這個世界進發,到最後我們不得不佩服她,疼惜她,甚至最終愛上她。尤其她失敗了,所以更加悲情。
王倩:嗯吶,她真的是用盡她的蠻力與世界搏鬥,雖然手段並不高明,但是義無返顧。
周瑄璞:小說的魅力就是寫出時代符號的人,比如石一楓的陳金芳。而羅錦衣她們,都是這一類人,可愛又可悲。
王倩:我同時還在看書稿《好日子就要來了》,這個主人公跟陳金芳一樣是女性個人奮鬥史,後來看《日近長安遠》,又來一個更強悍的奮鬥者。
周瑄璞:強悍。咱們現在開始給羅找幾個詞吧!
羅錦衣——一個強悍的個人奮鬥者;長安遠——一部當代女性成長史。
王倩:是這個內核,就是個人奮鬥和成長史詩這倆詞有點被用濫了。
周瑄璞:那再想想。東方女於連?
都是悲劇哈,一個殺頭,一個丟職。
王倩:都很強悍。
周瑄璞:還有人提過黃粱一夢。
王倩:秋生夫妻很讓人心疼,人物也很典型。咱們這個書,格局更大,不是一個人的史詩,兩條主線是兩條河流,承載著時代的波光流進大海。
周瑄璞:寶珠是純潔得像水一樣,也沒什麼可寫的,單純善良有時是可悲的。就像王熙鳳和尤二姐,鳳姐可愛又可恨,二姐就很可悲了,隨波逐流,任人宰割,屬於那種大胸無腦的美女,想想也有點活該。其實秋生和錦衣是一類人,對生活有自主性,都挺可愛的。
秋生夫妻倆的純潔愛情蠻美好的,你喜歡的那種。
王倩:最喜歡的是秋生像大白鵝這個神來之筆。
為什么小說里沒有一個理想的男性?
周瑄璞:我也反思了自己,好像我的小說里沒有一個太像樣的男人。
王倩:也沒有真正的大壞蛋啊。
周瑄璞:可能這才是生活,沒有高大形象,也沒有大惡人。
2018年8月22日
周瑄璞:我剛才查看微信對話,想粘貼我的話用於寫後記。突然有個想法,咱倆的對話就是最好的後記。
王倩:啊!我都是隨便那麼一說,您抬愛了。
周瑄璞:從你在火車上那一大段開始,一直貼完,覺得這真是一個生動的後記,比我一個人在這裡喋喋不休好多了!
從中可見編輯的甘苦和敬業。你對人物的理解,一點點在變化。
就這樣做吧!一個別出心裁的後記。
新媒體編輯 張瀅瑩 圖自攝圖網
新年文創季
文學報新年文創 已上線微店
公號:iwenxuebao
郵發: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