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住院丈夫讓妻子辭職伺候,妻子同意提要求:護工保姆,兩份錢

2021-02-01   黑皮和方臉

原標題:婆婆住院丈夫讓妻子辭職伺候,妻子同意提要求:護工保姆,兩份錢

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一個毛病,看問題不夠客觀。或許是受到輿論的影響,或者是因為知識面的匱乏,或許是因為從眾心理,我們往往在面對事物時,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面卻看不到另一面,或者是忽略另一面。

而事物呢,總是存在多面性的,若是無法做到客觀,就無法認清現實,更無法看到真理,從而產生偏見。

舉個例子,當我們看到一則新聞,就比如說,扶弟魔相關的事件。我們總是會第一時間產生一種極端的牴觸心態,認為這個女孩幫扶弟弟,人是傻的,心是壞的,這樣的女孩就是禍害,有弟弟的女人就是不能要。

當我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批判這個女孩的時候,我們似乎全然忘了,這個女孩根本不是問題產生的始作俑者,她也是一個被害者,被原生家庭所束縛,被從小到大所受到的環境教育所捆綁。

她們大多數人都是自願的,但她們的自願中,從來沒有自己的意識存在,被親情和道德所綁架的她們,人生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悲劇,更痛苦。更應該得到批評,更應該要改變的人,不是她們,而是那些讓她們變成如今這個樣子的背後推手,一切悲劇起源的真正的作俑者。

我並不是在教大家做事情看事情都要做到面面俱到,這是不可能的,我們都是普通人,不可能顧及到所有的方面,更多的時候,我們什麼也做不到。

但是,看待事物時,你總要抱有一種辯證,或者說是懷疑的心態,這世上並非非黑即白,非惡即善,我們需要懷著一顆互相理解的心態,理解對方的行為,而不是一上來就批判對方,你不是上帝,沒有那個權力。

更重要的是,你僅僅只是一個普通人,也有需要人幫助的無助時刻。

胡月(化名)下班一回到家,丈夫很久違的已經到家了,並且更加罕見地做了一桌子的好菜,看到胡月以後,立刻殷勤的招呼胡月坐下吃飯。

還主動給胡月拿好了碗筷,盛上了飯,坐在胡月的身邊,猛地給胡月夾菜。

胡月有些詫異,但是還是一聲不吭的,也不說話,默默的扒飯。丈夫一會兒問胡月這個好不好吃,一會兒又說自己做飯做的有多辛苦,都是為了胡月。

胡月依舊是不說話,也不看丈夫,她料想著,反正不管自己問不問,丈夫最後總會說。所謂的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丈夫一定是有事情找胡月,並且找胡月幫忙的事情還不是小事,否則丈夫絕對不會是如今這個態度。

胡月沒有猜錯,過了一會兒,眼看胡月都要吃完了,丈夫終於忍不住開了口。

「老婆,我跟你說個事兒吧,這個事情呢,我本來不想找你幫忙的,可是咱們家除了你,誰也做不到,也只能是你。我就只能指望你了。」

胡月被丈夫戴起了高高的帽子,然而她還是波瀾不驚,就是不接著往下問,丈夫雖然有些尷尬,然而還是繼續說了下去。

「我媽的病,又復發了,她這個病不是什麼大病,但是折磨人的很,昨天送進的醫院裡,現在已經收編入院了,醫生說,得慢慢療養,以後估計都得有人在旁邊照顧,離不開人。

我就想著,媽以前都是你照顧的,你有經驗,找別人不僅要多花好多錢,也不一定有你照顧的好,你能不能看看回家照顧我媽,工作你就不用繼續做了,以後我養你,我賺的錢養活全家雖然有點勉強,但是只要節省一點還是夠的,

主要是我媽不能沒人照顧,我放心不下,我也不可能放棄工作照顧我媽。」

胡月終於開口了:「你為什麼不能放棄工作照顧你媽?這是你媽啊,你照顧不是應該的嗎?你不能放棄工作我就能放棄工作了?憑什麼?」

胡月說出這段話時,雖然很平靜,但她的心中早已積攢了一團怒火,只是在拚命地壓抑。丈夫顯然並沒有察覺。

「你看你說的,家裡總要有一個人放棄工作的話,我肯定是不行的呀,我賺的比較多嘛,而且我也不會照顧人,我是個男人心思不細,做不了這些伺候人的精細活兒的。

你是個女人,本來就很細心啊,而且你也有經驗,原來照顧我媽康復的人就是你啊,這對你來講不是手到擒來的嘛。」

丈夫說完這段話以後,胡月徹底怒了,可是胡月還是儘量地遏制住了內心的怒火,表面雲淡風輕,假意思考了一陣子,然後同意了丈夫的提議。

「行,我可以辭職照顧你媽......」

丈夫還沒聽完就立刻高興的插嘴道:「太好了,我就知道老婆你向來都是個明事理的人......」

胡月打斷了丈夫的吹捧:「我還沒說完,我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你說,什麼我都答應。」

胡月調整了自己的心態,緩緩的開口道:「護工和保姆,兩份錢。」

「啥意思?」丈夫沒有聽懂,胡月又說了一遍。

「我的意思是,照顧你媽可以,護工和保姆的工資,你得結帳給我,這是兩份錢,我現在上班一個月六千的工資,人家公司還給我交社保跟養老保險的,所以我也不要多,就當每份是四千,你一個月要給我開八千的工資。滿足我這個要求,我就辭職伺候,不能滿足我就繼續工作,那我拒絕照顧,反正我也沒有責任,我只是看薪酬辦事。」

丈夫難以置信地看著胡月,眼裡充滿了詫異和不可理喻:「你是開玩笑的吧?」

「沒有,我是認真的。」

「胡月,你變了,你現在怎麼這麼勢利,這麼冷血,照顧老人這種事情,你跟我討價還價,我是你老公,她是你婆婆啊。」

丈夫的情緒異常激動,但胡月還是冷靜的異常,只是淡淡的開口回應丈夫道:「嗯呢,就因為你是我丈夫,她是我婆婆,所以我才要這麼做的。」

說完,胡月便起身離開了,丈夫想追過來和胡月離婚,然而胡月把門給鎖上了,丈夫在門外和胡月規勸了半天,後來沒了動靜,胡月再出門看,發現丈夫已經走掉了。

沒過多久,胡月接到了一通陌生電話,接通以後,她聽到了婆婆的聲音。

「月,媽也不想求你,但是媽這邊實在是沒人照顧,大偉(化名)在我這邊呢,他跟我都把事情給說了,咱們都是一家人,你就是不願意照顧,你也不應該提這種要求啊。

算了,你這麼想要錢,那我老婆子給你就是了,反正我已經老了用不著錢了,也不知道能活多久了,過了今天就沒明天,就希望你們好好的。」

婆婆說得十分可憐,聽上去也足夠明事理,然而胡月只覺得內心被刺痛。

「婆婆,您不用這麼說,真的,這不像你。你這麼說,我哪敢要你的錢,這不是讓別人戳我的脊梁骨嘛?您的錢我一分也不會要的,你放心吧。」

「這麼說,你願意原諒我兒子,願意來幫幫我了?」

胡月還是拒絕了:「婆婆,您有這個錢,就去找個好的護工好的保姆去,不用只盯著我一個人,我忙著賺錢,和您兒子一樣沒空。

我現在非常熱愛我這份工作,怎麼都不想辭職,這也是您當年點醒我的。

那個時候你發病了,我辭職回來照顧了你一年多,你病好了以後,跟別人說我不賺錢盡花你兒子的錢,這話我聽到了。

我就想啊,女人為了家庭一輩子任勞任怨有什麼意義呢?做的再多人家也看不到,不賺錢就是沒有話語權,人人嫌棄,農夫與蛇也沒有女人受到的待遇那麼狠。

您聽明白了吧?我就是不想照顧,我可以出錢,但是出力的活兒,您出錢去找別人做,我做不來,也不做。」

一個任勞任怨的女人,被說成是白吃白喝,明明接受了對方的幫助,卻還是認為對方對家庭沒有任何的幫助,只是一個拖累。

這種行為,可以說就是典型的「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的確,文中的妻子辭職做家庭主婦以後,生活變得拮据了,這是因為妻子沒有工作的原因,可是妻子辭職照顧婆婆,也是莫大的付出和犧牲,可這份犧牲與付出,無疑是無聲的,是隱形的,不像工作賺錢得到的回報,它是看得到摸得著的。

可即便如此,女人的付出依舊存在。女人在家庭中那些無形的付出,遠比實質性的付出更多,更雜,是不可忽視的。可現實是,很多人往往把這些付出都忽略了,只看到了一面,卻看不到事物的另一面。

這件事情,對於胡月的婆家而言,是一個教訓,而對於我們而言,是為更多的人敲響了警鐘。

當我們總是指責另一半沒有作為的時候,當我們總是只看到自己的付出看不到對方付出,心中充滿著埋怨的時候,你就應該停下來,好好反思了。

你果真有那麼的勞苦功高嗎?離開了對方的默默付出,你真的還能有如今的成就嗎?

或許還是覺得你可以,那你也可以試一試,也許只有真正切身體會過了,你才會發現你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厲害,只是有人默默的為你掃除了一切障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