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的「始祖」夏普,從斷供到「隕落」,是該原因造成的

2019-07-22     科技打卡點

全面屏的「始祖」夏普,從斷供到「隕落」,是該原因造成的

最近科技行業中,除了華為遭遇了斷供事件以外,三星居然也被外國用同樣的手段進行要挾。三星在很多人的眼裡並不陌生,韓國境內上至飛機,下至手機,都有三星製造的影子,而且是全球的智能設備市場中,三星的產品也占據了非常特殊的地位。如果有人認為三星是所有設備零件、器件供應商的大哥,應該也不會有太多的反對意見。


之前三星也曾經遭遇過外來企業的「斷供」威脅,當時是日本的夏普公司用高價和三星進行談判,無奈的三星轉頭向LG採購原料,那是三星歷史上的一次「困境」,幸好三星挺了過來。令人可惜的是,在當年能夠以一己之力抗衡三星的公司:夏普卻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最近更是直接傳出了市額腰斬的新聞。


事實上,在2012年時,夏普就曾經有「走不下去」的勢頭,當時接受了鴻海集團的600億日元資金救助,也沒有挽回這一頹勢,最終被鴻海收購。夏普之所以被眾人熟知,很大的原因正是在於夏普電視在業內的名聲。


自夏普創業以來,對產品的質量報以非常高的要求,並且成了「液晶之父」,可以想像,當時的夏普在電視行業中的成就異常巨大。同時夏普在進軍手機界的時候,推出的手機產品更是以相當高的屏占比成了手機界中的全面屏「始祖」。以上的成就都要歸功於夏普和現在的華為一樣,十分注重企業技術的發展,就算是在資金不夠的情況下,仍撥付資金給研發團隊。


而從有能力斷供三星到現在的「隕落」,都是有原因的。夏普的失敗主要的原因正是在於企業內部的管理混亂和對市場的誤判,導致一步錯,接下來滿盤皆輸。更重要的原因是,夏普不適應現在市場的玩法,同類型的產品比比皆是,不論是日韓的企業,還是中國國產的電器企業,都有更加創新的產品出現,這也就充分地證明了固步自封對一個企業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總的來說,夏普的「隕落」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種損失,但這是它自己造成的。面臨著經濟全球化的局面,一味守舊、在自己的世界中鑽研,沒有抬頭看看競爭對手的進步,反而會造成更大的退步。夏普的例子也為國內的企業敲響了警鐘,現在華為的發展勢頭強盛,但是未來如果沒有跟緊時代變化的趨勢,說不定也會成為第二個「夏普」,大家覺得對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fFCGmwBmyVoG_1ZM3k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