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訊今年是杭州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終端提升改造三年計劃收官之年。今天(4月23日)杭州網記者從市建委了解到,今年全市域將推進最後2000個終端改造任務,基本完成三年改造9148個的計劃。
市建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利用三年時間,杭州市著力補足鄉村污水處理配套設施短板,讓農村生活污水集中納管、標準化處理、統一管養,推動更多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
這也是發展農家樂、特色鄉村民宿及餐飲服務等鄉村服務產業,助力特色鄉村旅遊經濟的現實需要。
淳安縣瑤山鄉何家村集鎮1號污水處理設施
疫情期間,淳安縣威坪鎮在外務工村民滯留,生活污水處理需求激增,污水日處理能力和出水水質監測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幸好去年全鎮有36個處理設備進行了提標改造,污水處理能力提升至6013噸/日,極大地緩解疫情期間污水處理壓力。
「我們牢牢堅守『水清、無味、點綠、景美』八字方針,總結推廣前兩年改造經驗,堅持規劃引領、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的原則,對問題設施進行全面提升改造。」市水建中心有關負責人說,「通過『納管一批、提升一批、整合一批』等改造方式,基本實現設施完好、功能齊全、水質達標,日處理設計規模30噸以上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實現標準化運維的目標。」
與此同時,市建委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終端提標改造和標準化、智慧化長效運維「兩手抓」。
建德市三都鎮三江口村2號終端
今年持續打造農村生活污水智慧管家平台,通過智慧系統來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可監控、可預警、可決策。而在淳安縣、建德市、桐廬縣等地智慧管家平台已得到有效應用。
建德221座30噸以上終端設施實現手機APP移動在線智能管理,向鄉鎮街道及第三方運維服務企業動態分享數據及巡查情況,實現線上發現問題、線下解決問題,線下巡查站點、線上記錄更新,形成線上線下互動功能,提高問題發現及解決的效率。
桐廬梅蓉村污水終端
桐廬縣建立了農村環境工程智能化展示平台。桐君街道運維人員可以在巡查現場掃描設備終端二維碼,將運行情況、運行參數以及異常故障等數據反饋到管理平台。
管理平台將分析計算結果、工作任務等信息,通過簡訊、微信等方式傳達到線下管理人員。一舉打通線上平台監督管理、線下運維工作的通道,使運維管理更集約化、標準化、智能化。
淳安浪川鄉運維平台
淳安縣連續三年,每年投入近700萬元用於智慧管家平台建設,已安裝367個視頻監控、532個流量監控和8個在線水質監測點位。
儘管多數鄉鎮地處偏遠山區,但依託淳安縣農村生活污水智慧管家平台,縣級管養部門每天都實時知曉全縣1999個終端基礎信息和各鄉鎮動態運維巡檢數據。
隨著智慧管家平台將進一步推廣覆蓋,全市將新增515個30噸以上標準化運維處理設施,實現已接收日處理能力30噸以上農村生活污水設施標準化運維全覆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as6qnEBnkjnB-0zadI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