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習近平
近代以來
據不完全統計
約有2000萬名烈士
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9月27日在眉山會展中心
「我與祖國共成長」共和國故事報告會現場
鄭家才向我們講述了
那段崢嶸歲月
鄭家才,1946年1月出生於四川省富順縣,1964年12月入伍,1966年10月入黨。歷任理髮員、司號員、班長、排長、副連長、連長、副團長、團長、師副參謀長、副師長、軍分區司令員、司令員等職。
服役期間參加過「中印邊境對敵戰爭」、「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和「拉薩戒嚴」等重大軍事行動。受過各種獎勵30余次,其中榮立三等功三次,一等功一次,被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一次。
勝利是用鮮血和生命築成的
歲月哪有靜好
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這些人就是軍人
鄭家才回憶道:一次戰鬥中,一發炮彈落在距我不遠的石頭上爆炸,幾塊彈片鑽進我頭皮、肩膀、小腿。左小腿上立即炸開雞蛋大的一個洞,血從我的臉上、身上、手上、腿上流出來,傷口糊滿泥漿沙土,我痛得牙齒打顫,冷汗淋漓。
1962年,六班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中,老班長王世俊身中數彈,腸子流了出來,他把腸子盤好,用乾糧袋包住,爬著炸毀了印軍暗堡,最後壯烈犧牲。在全班僅剩下一個人的情況下,最後一個人還是繼續堅持與敵人戰鬥。
1979年3月3日凌晨,6班長久陳帶領尖刀班走在全連最前面,在濃濃夜色和漫漫雨霧中,久陳手持衝鋒鎗,機警地注視著前方敵情,手摸腳探地尋路前進。久陳倒下了,但他沒有停止戰鬥。這個農奴家庭出身的戰士,戰前就立下了誓言:「打越寇願灑一腔血,為祖國,生命不足惜,誓用鮮血和生命保衛祖國邊疆!」
指導員嚴真道在雙腿被打斷的情況下,硬趴在地上一面繼續堅持指揮戰鬥,一面用衝鋒鎗向敵人射擊。戰士熊國華左手小臂被敵重機槍子彈打穿一個大洞,鮮血止不住地往外流,痛得昏死了過去,倒下後壓在班長劉進安身上。
4排長曹樹元代替犧牲了的重機槍射手,向衝上來的敵人猛烈射擊,當即擊斃敵2人。敵人投來一枚手榴彈,當即炸亡我方一人,曹樹元頭部、左臂動脈被炸傷,他的熱血混著汗水,雨水從臉上不停地往下流,左衣袖被鮮血浸透了,他強忍劇痛,一聲不吭,仍繼續堅持指揮戰鬥。
戰後發現,曹樹元排長披在身上的那張軍用毛毯上,共被子彈和各種彈片打穿了十個洞,其中有五個圓形洞酷像子彈頭穿過的洞。
鄭家才說:「報話員程學明不顧個人安危,一手拿送話器,一手握手榴彈,始終跟著我寸步不離。嚴真道指導員犧牲時才25歲,25歲啊!25歲是個多麼年輕又多麼美妙的年齡……」說到這裡,老人忍不住開始哽咽。
喝了口水緩了緩,鄭家才提高了音調,繼續說道:「我連全體干戰英勇頑強、前仆後繼,與多於我連六倍之敵浴血奮戰8個多小時,殲敵152名,攻占高地6個,摧毀敵明暗堡和各種火力點36個,一舉拿下了「固若金湯」的黃連山天險——新寨埡口,控制了公路兩側制高點,出色地完成了斷敵退路的任務。打出了軍威,更打出了國威!」
全場爆發熱烈的掌聲
向鄭家才和他的戰友們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會後
鄭家才也對祖國母親表達了祝福
英雄不朽,精神永存
崇尚英雄彰顯了一個偉大國家的價值取向
以國家名義紀念烈士
是為了世世代代永不忘卻
一次莊嚴的紀念就是一次記憶的喚醒
更是一次觸動靈魂的激勵
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新征程上我們這一代人重任在肩
作為新時代的追夢人
我們定當以堅如磐石的信心
只爭朝夕的勁頭
堅持一步一個腳印
用實際行動向祖國母親表白
來源:李盈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