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文玩佛珠手串的結構組成

2019-09-21     林仔文玩工作室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本稱「念珠」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是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等。通常可分為持珠、佩珠、掛珠三種類型。每串佛珠數目不同,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在當今社會佛珠成為了一種流行飾品。正逐漸擴大成為一種人們追求時尚配飾的趨勢,即使非佛教徒,也廣為佩戴。成為很多玩友把玩和收藏的最佳選擇。

佛珠是由母珠、隔珠、弟子珠、記子留等組編而成。不同款式的佛珠,其構成也有細微的差別,下圖詳細介紹下佛珠的相關組成部分。

從結構來說,佛珠可分為兩大類:

單組佛珠

一串佛珠由一顆母珠和其他規定不同數目的子珠組合而成。

復組佛珠

一串佛珠,除了母珠和子珠以外,還有隔珠(又稱作「數取」)、弟子珠(又稱作「記子」)記子留等部分,甚至還有一些飾物。

還有一種說法:念珠主要是有以下幾個部分構成的:母珠、佛塔、子珠、節珠、記念或者計數器。絡繩、配飾,流蘇。下面我再跟大家進行解釋。如下圖所示:

全面解析文玩佛珠手串的結構組成

母珠(俗稱三通)

是指大一串念珠的終結部位有一個較大的、有三個孔的亦稱「三通,這三個孔成丁字形分布,在穿念珠的時候將線的兩端由貫通的兩個孔中間傳入中間上方的孔中,這個形式在後來的說法上稱為萬法歸一。

佛塔(俗稱佛頭)

是指母珠的上方安置的一個圓錐狀的類似小塔形的物品,稱為佛塔或者佛頭。

子珠

是指念珠上除了母珠以外的比較小的珠子,一般其材質相同,也有將不同的材質但是大小一致的珠子穿在一起的。

節珠(俗稱隔珠)

是指在念珠上配置的瘵除去母珠以外的所有珠粒平均分開的幾個比較大的珠子,以一百零八顆的長串念珠為例,就是每隔二十七顆子珠就安置一顆節珠,將所有的子珠平均分成了四分。

記捻(俗稱計數器)

是指懸掛在念珠之上的兩串小的珠子,一般有子珠的五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二的大小,每一串十顆珠子,一般將這兩串珠子稱為記捻,主要是用在長串的念珠上。

絡繩(也稱為線)

就是將所有珠子穿起來的繩子。

配飾

指的是佛塔下面墜的飾物,也就是弟子珠以上的部分,通常使用一些精美的小型寶石,微型木雕、蜜蠟琥珀雕件,等小工藝品編 於此處,主要是祈福迎祥的作用,也有很好的美化作用。

弟子珠

弟子珠的體積一般比子珠要小一些,多用六顆到二十顆不等的數目。平均排列為兩列,一般是起到裝飾作用,也有一些沒有安裝計數器的佛珠,也可以用弟子珠計數,同時十粒為一個計數單位,和算盤同理彩用十進位,根據自身修行的持咒誦經遍數不同,也有不同的計數方法。

記子留

指的是每串弟子珠的末端繫著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飾物或者珠子,也可以用繩絡編 成中國結來代替,主要目的是防止弟子珠的滑落,也有一定的裝飾作用。

流蘇(也叫拂塵)

是一種裝飾在念珠佛塔頂的線穗,其緣起是纓絡上面的垂拂,漢地的信眾經常將它編織成萬位元組或者盤長結,這兩種圖案就是佛教里象徵正法和吉祥的圖案。按108粒手念珠圖示如下:

更多的文玩佛珠知識學習與交流,歡迎下方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QJpY20BJleJMoPMYX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