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款一朝還,其間討要多辛酸,不是法庭正氣盛,誰懲老賴解民怨?邪不勝正傳世間,排憂解難調解員,今生常伴福祿壽,闔家安康喜樂全。」這是當事人老劉在微信上為黃驊法院齊家務法庭特邀調解員戴加洪賦的一首詩。
近年來,黃驊市人民法院為高效快速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充分發揮基層法庭優勢,構建了以智慧法院為依託、以「一鄉鎮一法庭」為平台的多位一體調解架構,整合司法資源,凝聚社會合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向源頭前移。
黃驊法院設立城關、呂橋、中捷、南大港等8個中心法庭,並在舊城、官莊、常郭、齊家務掛牌4個訴調對接法庭,實現了「一鄉鎮一法庭」全覆蓋。同時,主動與政法委、司法部門溝通協調,聯動建立了13個鄉級調解組織、327個村級調解組織。聘請退休老法官駐庭、駐調解點,第一時間化解糾紛,有針對性地指導調解工作開展。
老劉曾被一家磚廠拖欠3000餘元磚款,想盡了一切辦法也沒有拿到錢。後來老劉向齊家務法庭的駐庭特邀調解員戴加洪求助。戴加洪當即給磚廠承包人打去電話,從法理情等方面釋法明理進行勸說,承包人當場表示同意給付錢款,並在當天與老劉聯繫履行完畢。
面對訴訟案件快速增長的現實狀況,黃驊法院對矛盾糾紛多發的行業,協調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衛健局、保險公司,成立了道交糾紛、醫療糾紛、校園糾紛等多行業調解室,聯動化解糾紛,分流訴訟案件。2018年以來,黃驊法院法官指導線上、線下調解各類糾紛397件,其中醫療糾紛101件,校園糾紛27件,其他涉農、侵權糾紛269件,收到良好社會效果。
黃驊法院以智能化應用為重點,將現代科技與調解工作深度融合,推動「網際網路+訴非銜接」調解平台提檔升級。
該院大力推廣使用「河北移動微法院」「司法道交一體化」等手機微信小程序,一方面通過法條、類案推送,風險評估等功能,讓群眾對案件處理結果進行了解預判,進而自願選擇訴外化解和訴前調解,理性解決糾紛;另一方面主動深化道交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改革,在公安、保險、法院數據共享基礎上,引導當事人自行選擇線上賠付試算、在線視頻調解、手機簽字確認、網上一鍵理賠等。
董某與史某交通事故糾紛,由某保險公司調解點進行訴前調解。第一次調解,董某主張按自己委託的鑑定報告數額賠償車損,史某和保險公司則要求按法院道交平台重新鑑定報告的數額賠償,雙方各執一詞,未能達成一致意見。黃驊法院交通審判庭法官適時介入,參與到第二次調解過程中,針對分歧點進行釋法答疑,讓董某明白單方委託鑑定的程序不合法及不被採用的理由。董某在視頻調解過程中當場認可了重新鑑定的損失數額,保險公司也同意按董某要求的日期理賠,雙方順利達成調解協議並通過手機電子簽字確認,一周之內賠償款全部給付到位。
黃驊法院通過智慧法院建設和多平台調解在線融合,使大量複雜社會矛盾糾紛在訴前化解。該院受理的民事案件在連續12年增長後,於2018年首次出現拐點,由2017年的8237件下降至7143件,同比減少1094件。
作者:陳兆揚、王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