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三明市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正式啟動。此次,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攜手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阿斯利康為市民打造「全域覆蓋、全員參與、全程管理」的胸痛救治體系,以此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確保三明市民在發生心梗的第一時間獲得有效救治。
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是在全市範圍內組織符合條件的醫院全面建設胸痛中心,將全市的胸痛中心、院前急救機和各級醫療機構全面對接,以胸痛中心和急救體系為紐帶,覆蓋全市,藉助物聯網信息化,打通學科合作壁壘,普及市民急救知識,實現以預防、急救、治療、康復相結合的全病程管理體系。
在此過程中,我市將圍繞胸痛患者「院外、院前、院中、院後」4個環節,整合院外健康教育、院前急救、二三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等衛生資源,協同推進「院前急救與醫院急診科協同、醫院內各相關科室協同、上下級醫療機構協同」,建設分工明確、協同有力、轉運暢通、信息共享的「胸痛防治中心」,並建立院後隨訪機制,形成三明特色的急性胸痛分級診療模式。
「患者只需撥打『120』急救電話,即可獲得統籌協調全市的醫療急救服務,接受統一診療標準的救治,為胸痛患者爭取更多時間。」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副主席霍勇教授說。
據悉,此次市胸痛中心「全市模式」還將為患者提供免費心梗急救「一包藥」。心梗患者在確診後可第一時間接受藥物治療,把救治時間至少提前了半小時,把「患者等藥」變成「藥等患者」,跳過了「挂號-繳費-取藥」這一環節,無縫銜接,送患者進導管室行介入治療,進一步縮短了急救時間,助力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三明日報記者劉莉婷 通訊員 吳惠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