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味道是家鄉味——佛坪特色美食:三香

2019-07-09     吃喝玩樂在漢中


家鄉的特色美食,重在一個"特"字上,惟家鄉獨有,他鄉不出,若有也不地道,一看就不正宗。它是家鄉的另一張名片,譬如鎮巴的釀肘子、西鄉的牛肉乾、洋縣的棗糕饃、城固的荷葉米粉肉、寧強的麻辣雞、略陽的罐罐茶....."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一提這些美食就知道出自何方了。三鑲就是佛坪的另一張名片。


三鑲這道菜可算是家鄉最地道的特色菜。在家鄉,大有離了三鑲不成席的感覺。農村紅白喜事、生日滿月、新屋落成、春節宴請......凡宴請尊貴客人,必上三鑲這道"硬菜"。已經很長一段時間,家鄉人把它叫成"三香"了,漢中有幾家酒店的菜單中寫成了"佛坪山香",這道菜與"山"的關係僅僅是出自山區縣佛評而已。現在我們當地酒店裡也在做這道菜,可已經吃不出地道的味了。但在農村的宴席中,才能找回久違的味道。


三十多年前,我父親在村上及縣城裡是有名廚師,誰家有了紅白喜事,都是請人在家裡備宴席待客。他經常被請去主廚掌案,無論酒席桌數多少,廚師幾人,做"三鑲"這道菜時,他必仔細指導,親自調味。上了這道菜,有懂菜的人嘗過,他必詢問味道如何?在不斷徵詢意見後,他做的這道菜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逢年過節,父親在家親自上灶,做這道拿手菜,讓我們品嘗。天長日久,見父親做的次數多了,耳濡目染也學會了,但只是掌握了材料和工序,他調出的味還是掌握不好。他常說,一桌菜中,三鑲和米粉肉調味最見功夫。




取豬後臀肉三兩,用刀剁碎,加小蔥白三四根,大指頭蛋大的生薑兩塊,切碎加入剁碎的肉餡內,繼續剁勻,裝入大碗中。然後取雞蛋一個,用筷子搗勻起碎碎的花,三分之二加入碗中,剩餘留著備用。取干洋芋粉一小把,碾壓成細面,加入肉餡內(這一步非常重要,粉少了不成型,多了太瓷實),然後放入鹽、花椒粉、胡椒粉少許,用手把餡拌勻。把拌好的餡用手玩成一團,放入抹了很薄一層豬化油的五寸搪瓷盤中,用指背醮著涼水把餡在盤中壓平壓光,把剩下的三分之一雞蛋漿淋在餡上,掛滿掛勻(雞蛋須土雞蛋,蒸熟後,方成金黃色)。放入鍋中蒸半小時,拿出晾涼,將肉餡餅翻扣在菜板上,過圓心用刀切六次,成十二等分,用刀背鏟起放入土蒸碗中。用黃花、木耳、油炸豆腐絲各一小撮,放在燒熱的鍋中加蔥段、生薑絲、白鬍椒粉翻炒起鍋裝入肉餡餅蒸碗上(俗稱墊底子),再加三分之一鐵勺涼水打潮,放入鍋中蒸四十分鐘,取出後翻扣在大品碗內,上面撒剁碎的薑末、蔥末,倒入勻兌好的,加了醋、鹽、白鬍椒粉少許的高湯,這道菜就成了。色香味型俱佳,吃在口裡肉香味實足,鬆軟還筋道,清香爽口。


其實在三四十年前,這道菜的做法和上面所述有些不同:肉餡餅分切好以後,等距離抽出三小塊,按原樣碼入品碗中,在抽出的部位,鑲嵌刀尖肉丸子各三枚,再裝入所配的"菜底子",入籠蒸熟。這才有了這道菜的名子一一三鑲! (作者:陳永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OfQDmwBmyVoG_1ZNi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