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四十六場),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省商務廳副廳長張曙明,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張雪林出席發布會並回答問題。
陳廣勝就現在到公共場所是否安全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能否介紹一下浙江目前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前段時間,不少地方陸續有發現,讓大家感到這是疫情防控很大的風險點,請問現在到公共場所安全嗎?
目前,浙江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42例。其中,境外輸入27例,具體為:義大利9例、英國8例、西班牙5例、美國2例,瑞士、韓國、布吉納法索各1例;外省輸入9例,具體為:武漢5例、孝感2例、襄樊1例、深圳1例;本地6例,具體為:杭州3例,嘉興、金華、台州各1例。除台州1例外,本地其他5例都是3月份之前發現的,他們檢測均已呈陰性並出院,但仍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還特別需要說明,4月11日以來的10例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都是浙江通過大規模排查主動發現的。
對無症狀感染者防控,浙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要求確保信息公開透明。各地一旦發現,必須第一時間通過監測信息系統直報,並及時向社會發布。我們不以「零報告」為追求目標,不僅如此,對經主動排查發現無症狀感染者的地方,還給予激勵措施。像台州市通過對以前在流行病學調查中判定的密切接觸者開展核酸檢測,發現1例無症狀感染者,省里在精密智控指數評價方面便給予加分。
無症狀感染者連自己都不知道,不主動查,是發現不了的。所以,並不因為浙江多發現了幾起,會顯得不安全;相反,多發現一起,就處理了一起隱患。自4月8日至5月7日,浙江已有116.9萬人接受政府組織的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健康檢測,總計發現10例無症狀感染者,占比為0.086‱;假如算上醫院常規檢測和全社會自行檢測的數量,比例更要顯著降低。可以說,這個比例已成十倍以上低於許多事故性機率。尤其是浙江對所有醫療機構67萬餘名工作人員,以及每天所有發熱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進行核酸和抗體檢測,至今未出現陽性情形,表明浙江這潭水是比較清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現在到公共場所,只要注重個人防護,應該是安全的。在人員較多的地方,當嚴格落實「健康碼」准入等管理機制,自己再佩戴口罩,風險總體上是可控的。
當然,風險係數再小,仍然應保持警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保持警惕應是大家的心理常態,但我們也要適時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由於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並非短時間就能畫句號,每個人都將面對這樣的外部環境。所以,只要措施得當、管控到位,即使發現一兩例無症狀感染者,也無需談虎色變。只要浙江繼續織牢精密智控網,堅持好一整套防控的有效機制,公共場所的總體安全是有保障的。
浙江高校近期正在陸續開學,同學們也先後返校。據了解「五一」假期後將有85萬大學生返校,請問是否會造成聚集性開學?對高校開學複課的防疫工作,浙江採取了哪些措施?
浙江在校大學生有116.7萬人,其中省內生源約占70%。從4月26日開始,浙江高校就組織學生分批、錯峰返校。截至「五一」假期結束,已有10萬左右大學生報到。因此,假期後確有85萬人左右將返校,但並非集中一個地方,也並非在一兩天報到,而是分散在11個市的上百所高校,且在5月6日至16日之間陸續返校。即使是全省高校最密集的杭州下沙高教園區,在本周每天實際返校的人數也控制在2萬人左右,若按幾個學校分別算,人數並不多。從近兩天報到的情況看,無論交通狀況、進校人流等都比較正常有序,均按計劃進行中。
大家對防聚集的關切在情理之中,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開學,確實需要將各方面措施都抓到位。相比中小學開學,高校更具複雜性。一方面,生源來自全國各地,且大學生上課座位不固定,不像中小學生那樣容易確定最小單元;另一方面,學生活動範圍較廣,與社會有更多接觸交流,難以完全實行封閉式管理,就更需因校制宜。
對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浙江高度重視,在總結吸收中小學開學複課經驗做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採取針對性措施。
- 壓實高校疫情防控安全責任。 對高校開學條件按屬地管理要求,進行逐一核驗確認,不具備的不開學。這既壓實學校的主體責任,也壓實屬地的監管責任。省里工作專班則抓好統籌和檢查指導,確保責任鏈環環相扣。
- 加強人員健康管理。 對所有師生的健康狀況每日進行排摸跟蹤,對來自重點地區的師生全面開展核酸檢測,做到「未經檢測不進校,檢測不合格不進校」。
- 創新精密智控手段。 浙江全面推行「健康碼+測體溫」校園准入,還結合高校的特點,探索「校園碼」「座位碼」等數字化管理機制,尤其是在教室、食堂、圖書館等室內實行掃碼入座,實現人員軌跡精準可溯。
- 建立應急處置機制。 每個學校都有應急預案,由各地會同高校配備醫務力量,對校內身體狀況出現異常的及時予以處置。此外,允許暫時無法返校的學生請假,並提供相應的遠程教學輔導。
在此還要強調,高校防疫人人有責。對所有大學生、研究生來說,離開家門進入校門,尤需增強個人防護和健康申報意識。若出現發熱等症狀,應按規程及時問診就醫,並配合必要的健康觀察措施。總之,對校園疫情防控,絕不能有僥倖心理,必須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確保風險降到最低。
「五一」假期過後,氣溫將逐步升高,大家對疫情期間辦公樓、公共場所等能否開中央空調,或者如何啟用中央空調問題比較關心,請問浙江有沒有統一規範?
夏天開中央空調,看似挺具體的一件小事,對天氣炎熱的南方來說,卻與大家工作、生活緊密相聯,因而也是關乎經濟社會秩序的一件大事。省級相關部門牽頭作專題研究,並經專家組評估,已制定疫情應急響應期間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使用指引
集中空調系統分無迴風、有迴風兩種。對無迴風的空調系統,啟用前應進行清洗、消毒,確保新風來源清潔。對有迴風的空調系統應更新或加裝新風系統,假如無法改造,啟用則需要一些前提條件,如單位內部工作人員相對穩定,近14天內未出現異常症狀及「健康碼」紅碼。指引還有其他具體的技術性規定。
由於公共場所流動人員較多,在使用集中空調的時候必須加強配套管理。對公共場所進出人員,應做到「健康碼」亮碼通行,並要求做好個人防護。一旦發現相關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應立即停止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後續應在疾控部門的指導下,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全面清洗、消毒,並經衛生學評價合格,方可重新啟用。
對集中空調的使用規範,各地還可以從實際出發研究制訂細則。由於浙江氣候原因,很難做到夏天都不開空調,但應嚴格按疫情防控的規範要求開,希望相關單位執行到位,使大家享有清涼又確保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D2ZDHIBiuFnsJQVE2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