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一個高中同學向我諮詢,說他老婆腿疼,去醫院拍了腿部的X片,他把片子發給我看了一下,我就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普通的平片就能發現股骨有破壞。於是讓他趕緊做全面檢查,胸部CT發現肺部較大的腫塊,穿刺活檢提示肺腺癌。很遺憾的是已經晚期了,手術做不了,且無基因突變,無法用靶向藥,只好選擇化療,最終10個月就去世了,才三十幾歲。
骨組織是惡性腫瘤細胞喜歡定居的地方,許多癌症晚期都會發生骨轉移。比較常見的容易發生骨轉移的惡性腫瘤包括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腎癌、甲狀腺癌。實際上,所有的惡性腫瘤到晚期都有可能發生骨轉移,比如肝癌、食管癌、胃癌、腸癌、膀胱癌、鼻咽癌等也有部分病人晚期發生骨轉移。癌症骨轉移常發生於脊柱、骨盆、股骨、肱骨近端、肋骨等。骨轉移分為成骨性骨轉移和溶骨性骨轉移,通俗的講,成骨性轉移表現為骨頭局部長腫物,溶骨性轉移表現為骨頭被破壞,像被蟲蝕了一樣。總體來說,骨轉移以溶骨性破壞相對多見。乳腺癌和肺癌的轉移以溶骨性轉移為主,前列腺癌則以成骨性轉移為主。
怎樣判斷是否發生了骨轉移?
大家知道惡性腫瘤即便進行了規範治療仍需要定期的檢查,對於容易發生骨轉移的癌症在複查過程中一般會加上骨掃描(ECT),尤其是中晚期腫瘤,可以每半年到一年複查一下骨ECT。很多人說,都骨轉移了,肯定會疼啊,怎麼可能不知道,確實大多數骨轉移發生時會出現轉移部位的骨痛,逐漸加重,這時候進行局部的磁共振、CT骨成像也可以明確。疼痛是骨轉移癌最常見的症狀,通常程度重,影響日常生活及睡眠,腰椎和骨盆轉移會影響行走。有惡性腫瘤病史的人當自覺身體某部位骨頭疼痛時,需要儘快完善骨掃描或者磁共振檢查。
有一部分骨轉移病人沒有任何症狀,尤其是成骨性轉移,疼痛並不明顯,這時候只能藉助於儀器檢查才能確定是否有骨轉移。除了骨ECT和磁共振,PET-CT也可以發現全身的骨轉移病灶。
癌症發生骨轉移,總體來說預後比較差,但也不是無藥可救。最重要的就是進行原發腫瘤的全身治療,比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單發轉移灶可以進行局部放療,並靜脈使用雙磷酸鹽。放射性核素內照射(sm153、sr89)用於骨轉移治療可以減輕疼痛,減緩骨破壞。
點擊進入胡洋粉絲康樂家園,胡醫生一對一的家庭醫生式健康保養知識問答,讓您獲得最新健康知識,恢復健康。
點擊查看肺癌診治專欄,知識豐富,內容專業且淺顯易懂,涉及肺癌診治的方方面面,解除求醫問藥過程中的各種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