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人注意!出伏啦!但是「兇險」的是……

2019-08-24     廬江融媒體中心

出伏啦!出伏啦!終於出伏啦!

40天超長版三伏天裡

連續35℃+的「烤驗」

小夥伴們熬過來也是不容易啊~

好消息是

正式出伏後

35℃+的高溫將越來越少啦

而且

本周五(23號)我們將迎來「處暑」節氣

炎熱會慢慢離開~

據安徽省氣象台預計

本周我省以多雲到晴天為主

沿江江南部分地區

仍將出現35℃以上的高溫

周六開始我省中南部局地陣雨或雷雨機率增加全省高溫緩解

夏天,真的要離開我們了

具體到合肥

預計25日(周日)前天氣晴好

午後到夜裡

局地可能有短時陣雨或雷雨

27日(下周二)前後合肥將有一次降雨過程氣溫有所下降

看看合肥中長期天氣預報

35℃+的氣溫一去不復返啦

雖然高溫漸漸退去

但紫外線強度仍然很高

戶外活動仍然要注意防曬

隨著三伏天的正式謝幕

我們正在經歷最兇險的34天!

為什麼是「最兇險的34天」?

因為

8月21日(出伏)

到9月23日(秋分)

這34天是一年中

氣溫波動最大、最頻繁的時候

「早上涼颼颼,中午熱死牛」!極易導致血壓波動心血管疾病爆發!

不少人認為,夏天氣溫高容易出現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認為,冬天寒冷刺激更容易出現心血管意外。其實,夏秋交替的時間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發期!

心血管醫生介紹,人體本不怕炎熱,更不懼嚴寒,怕就怕「一冷一熱」這麼一折騰,於是很多人就中風、心梗、甚至猝死了。

出伏後,要「四防」

一防感冒 勤增減衣物

悶熱天氣漸行漸遠,晝夜溫差逐漸增大,好朋友們要多調整、增減衣物,預防感冒、頸椎病、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疾病的發作。因為這些疾病很大程度上與貪涼有關,所以,要記得通風開窗,注意保暖,不可貪涼。

二防肺燥 飲食潤一點

「出伏」之後,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度,氣侯逐漸乾燥,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因此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可多吃些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海蠶、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

三防秋乏 晚上睡早點

出伏以後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懶洋洋的,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秋乏」。專家建議要減緩「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時多增加1小時睡眠。另外,還要加強鍛鍊,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四防黴菌 通風勤一點

出伏以後,氣溫逐漸降下來,而且出伏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空氣中的黴菌遇到適宜條件,便會在媒介物上生菌。出伏以後要注意勤通風,選個晴朗的日子,把衣物從箱中取出,掛在通風乾燥的地方。

出伏多吃這三種食物

一、多吃鹼性食物

出伏容易秋乏,秋乏與體液偏酸有關,多吃鹼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時產生的酸性物質,有助於消除疲勞。蔬菜是鹼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產生的酸性物質,消除疲勞。

西紅柿

茄子

馬鈴薯

二、多食用酸味食物

多食用酸味食物,不但能夠補益肝氣收斂肺氣,而且多半還能起到生津止渴、健脾消食、增進食慾等作用!

葡萄

柚子

檸檬

三、多攝入滋陰潤燥食物

秋季"燥"字當先,所以秋季養生一定要注意養陰防燥。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

蜂蜜

銀耳

銀耳是一種有滋陰補益作用的食品,含有多種胺基酸、維生素,具有補胃、潤肺生津、提神、益氣、健腦等功效。

鴨肉

鴨肉性涼,有滋陰養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其蛋白質含量也比豬肉、牛羊肉高20%左右,經常食用可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鴨肉脂肪含量較低,其中的不飽和脂肪易被人體消化,可以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

換季易生病!小夥伴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哦!

出品:廬江縣融媒體中心

來源/合肥工會

編輯/張媛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傳播廬江聲音

展示廬江風采

就知道你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8F5wmwBJleJMoPMIa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