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山是一名退休後來到瀋陽的「新市民」。然而,這位從事了一輩子教育工作的老校長並沒有待在家裡享清福,而是以「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志願服務精神融入其生活的這座城市。
「創建文明家庭,咱一個也不能少!」十幾年間,宋志山以一名志願者的身份參與社區文明建設,用行動帶動家人投身文明創建活動,其家庭先後榮獲「瀋陽市十大文明家庭標兵」「遼寧省和諧家庭」等榮譽稱號。
近日,記者採訪了宋志山老人,聽他講述帶領家人創建文明家庭的那些事。
退休生活社區里的積極分子
宋志山退休前是瓦房店市松樹鎮中心校校長,老伴兒是一名小學教師,2008年退休後,老兩口投奔在606所工作的大兒子。
在遼南小鎮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宋志山很快成為社區活動的積極分子。他發揮自己的美術、音樂特長,義務擔任社區美術教員和606所老幹部活動中心書法教員。每逢重大節日,他便組織書法愛好者舉辦書畫作品展。此外,宋志山還主動參加社區維安義工隊伍,並為社區巡邏隊創作了《我們是光榮的維安義工》主題隊歌。
老伴兒也是個熱心腸,見樓道里髒了,總是主動清掃。她的行為感染和帶動了周圍鄰居,大家一齊打掃衛生,共建美好家園。
言傳身教孫女帶著大人獻愛心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宋志山經常教育子女樹立家國情懷。大兒子宋振宇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後投身祖國航空事業;二兒子宋振華子承父業,畢業後成為吉林某高等院校的藝術教師。
1996年,宋振宇和愛人王艷麗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一起來到瀋陽,應聘進入606所工作。在良好的家庭環境薰陶下,宋志山的孫女宋鶴瑤也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自己經常「慷慨解囊」為災區捐款,還「小手牽大手」動員父母、爺爺奶奶一起獻愛心。
年逾古稀參與文明創建勁不減
宋志山說:「創建文明城市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共同參與和努力,雖然我已年逾古稀,仍可繼續為文明城市創建作貢獻。」
面對疫情,宋志山在作好全家疫情防控的同時,通過「社區書畫志願者」微信群號召大家「堅持網絡溝通交流,各自在家創作作品,不給社會添麻煩。」
從遼南小鎮到省城瀋陽,如今十幾年過去了,可愛讀書、愛學習依然是這個家庭每個成員的共同興趣,講文明、講奉獻依舊是這個家庭的人文風貌和共同價值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18OtnEBfwtFQPkd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