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塑料運動」(BFFP)組織今年9月在「世界清潔日」發起了一項全球活動,50多個國家的7萬名志願者收集了476423件塑料廢物,統計後發現,可口可樂再次成為世界最大的塑料污染者。
在這次行動中,可口可樂的廢舊塑料瓶數量達到了11732件,亞軍為雀巢公司,4846件,百事可樂公司,3362件。聯合利華,卡夫食品和瑪氏食品也榜上有名。
這實際上是可口可樂連續第二年「拔得頭籌」。
BFFP全球協調員馮·埃爾南德斯說: 「這提供了更多證據,表明企業迫切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解決他們造成的塑料污染危機。他們繼續依賴一次性塑料包裝,這意味著會更多的一次性塑料進入環境中。回收不會解決這個問題。」
幾十年來,許多國家的人們一直將回收視為對我們的廢物生產具有環境責任感的解決方案,但是由於中國在2018年拒絕接受廢物進口而引發了全球廢物系統幾近崩潰,導致美國和西方已開發國家出現回收和垃圾危機。
BFFP在關於世界上最嚴重的塑料污染者的報告中解釋說:「 自1950年代以來,生產的塑料總量中,實際上僅9%在全球範圍內被回收,其餘的被焚燒,掩埋或污染了我們的環境。回收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聲稱這種解決方案的公司只是在避免做出真正的改變。」
對於具有多種不同化學形式的塑料,完全回收塑料可能很難,這就是為什麼緊急減少全球塑料產量是這場危機的唯一真正答案。
對於消費者而言,問題的複雜性很難看清,尤其是當可口可樂等公司在回收利用和「零浪費」計劃上花費了數百萬美元時,這些倡議從表面上看對環境負責,甚至於可口可樂去年承諾到2030年在全球範圍內銷售每瓶或每瓶都能銷售要收集和回收與之相當的廢物。
環保人士指出,這些舉動只是一種干擾,試圖將自己描繪成一個負責任的,著眼於可持續發展的品牌,同時還要確保在繼續不受干擾的生產一次性塑料瓶子。
綠色和平組織東南亞塑料運動協調員阿比蓋爾·阿吉拉爾表示: 「可口可樂,雀巢和百事可樂等公司最近對解決危機的承諾仍然是依靠錯誤的解決方案。這些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造成塑料污染危機的過時的一次性商業模式,並且無濟於事,無法阻止這些品牌在未來再次成為頂級污染源。」
可口可樂公司環境政策高級主管本·喬丹上個月在亞特蘭大說:「世界上有很多人希望塑料消失。我們知道這不會發生。我們知道塑料有種種好處。我們將使用塑料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