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陳章升 慈溪市委報道組張天葉 通訊員徐馨)近期,一款由慈溪「蜂行機器人」公司研發的智能物流倉儲系統在全國20多家企業投用。與傳統倉儲系統相比,該系統能節省近70%的人力成本,提升空間利用率5倍以上。「這套系統能解決倉儲信息化程度低、勞動力密集、管理粗放等問題。今年,它將走出國門,幫助更多企業實現智慧倉儲新模式。」公司人才團隊負責人說。
人才興則產業興。今年年初以來,慈溪加快培育以智能裝備、新材料、生命健康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集群,推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新」經濟的發展。其間,該市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引進新興產業領軍人才,形成以產業聚人才,以人才興產業的互動格局。「產業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比拼。我市將激發新興人才創新活力,為高質量發展凝聚新動能。」慈溪市委人才辦負責人說。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慈溪引進中科院兩大平台、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等高校院所,加快建設生命健康、軍民融合、航空、新材料(石墨烯)、中捷(中東歐)等專業產業園,為新興產業發展打造「孵化器」。上月,清控科創(寧波)創新基地項目開工,將打造成慈溪新興產業人才集聚的新高地。目前,該市已成立首個科創園專項扶持基金,助力該項目發展智慧醫療、光電子晶片等新興產業。
根植於創新沃土,一批新興產業龍頭企業在慈溪湧現。寧波西博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晏濤濤長期「深耕」於高性能聚氨酯納米復合緩衝材料研究領域。近年來,他帶領公司人才團隊將這種新材料應用到兒童安全防護、運動健康防護等產品生產中,獲得30多項專利。
集聚新興產業「種子」,慈溪「走出去」「請進來」。近年來,該市圍繞打造接軌上海人才合作示範區目標,布局建設孵化空間近40萬平方米的上林英才「鏈式」平台,累計吸引168個新興產業人才項目落戶,在杭州、上海建設雙創飛地,「上門」攬才、「借腦」研發,助力產業爭先項目爭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