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滎陽市王村市場監督管理所所長、黨支部書記張志勇和同事扛起為民責任,衝鋒在前,逆向而行,踐行黨員初心。規範市場交易,穩定市場價格,監管食品安全,保障藥械安全,嚴查商品質量,成為戰「疫」最前沿的中堅力量。
疫情防控初期,民眾疫情防治知識欠缺,防控意識淡薄,個別商家和群眾不顧通知提示,仍然存在「扎堆」風險。「防控疫情,黨員先行。作為黨員,這個時候應該直面危險,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張志勇任勞任怨,上門排查、宣傳防控,奮勇當先。小型經營業者點多量大,是防控疫情的難點,他們積極做好市場監管工作,堅持責任到人、措施到人、管控到人、服務到人,開展全覆蓋專項檢查,督導小商店、菜店、藥店落實經營規範、人員體溫檢測、清洗消毒等措施,避免人員聚集,做到「不漏一戶」。
為了把疫情防控責任落到實處,他每天親自帶一組同志到一線開展工作,和同事一道將確定符合條件營業的18家商超、7家藥店,上午走一遍,下午走一遍,加強管理,嚴盯死守,確保不留死角。要求其在經營場所入口處張貼「未戴口罩,請勿進入」等提示標語,對顧客進行手持體溫感應測量。每天不少於三次消毒,制訂限流方案,引導有序購物,防止交叉感染。要求散裝食品必須包裝後銷售。一旦發現制假售假,一律予以依法嚴懲。同時,採取措施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對群眾消費量較大的蔬菜、水果、肉類為重點,做好快檢工作,並督促商戶落實好索證索票管理制度,嚴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禁止市場超市經營銷售活禽及野生動物。做好價格管控,重點對商超和藥店明碼標價及價格漲幅情況進行檢查,嚴格打擊哄抬物價。對接收的民生訴求第一時間調查處置,對轄區內兩起關於口罩及藥品價格的投訴,做到當日受理,當日辦結,贏得群眾們的滿意。正是在疫情管控期間對全鎮門店、餐飲進行嚴格細心地督查,切實阻斷了病毒傳播渠道,維護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疫情管控形勢好轉時,保障復工復產成為階段工作重點。為了保障民生,應復盡復,張志勇立即安排部署王村鎮轄區沿街門店復工工作,竭盡全力為復工復產提供服務,嚴格按照復工方案有緒開展沿街門店開門復工工作,確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不出現任何紕漏。目前,王村鎮已有63家符合條件的沿街門店開門營業。
他和同事嚴查糧油肉蛋菜奶等民生物資的產品質量和價格,確保防疫期間民生物資供應,保持特價穩定,急商戶所急,做好服務工作。樂購樂超市、福迎門生活廣場反映關口檢查多,進貨難,他積極與鎮防疫指揮部溝通協調,在關口為其辦理了備案,大大縮短了其過關口的時間,解決了商戶的燃眉之急。其間,由於管控升級,沒有手持體溫感應槍無法開門營業,有的其它硬體條件比較好的商戶反映購買不到手持體溫感應槍,沒有辦法開門營業,張志勇同志多方聯繫,幫助其購買了測溫槍,最大程度滿足了防疫期間居民生活需求,得到商戶一致好評。
來源:滎陽時報 王世端 通訊員 田玉玲 文/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vMXfXABgx9BqZZIsDW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