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又念「緊箍咒」,開發商降價超30%,炒房者出逃無門?

2019-09-20     東南財富網

房地產政策調控到下半年越見收緊,銀行收緊融資渠道,二套房利率再次上調,讓炒房者越來越沒有信心。房地產調控最受傷的除了炒房者,還有就是開發商,截止9月份,全國已有271家房企倒閉。開發商的日子苦不堪言,為了緩解資金危機,只能被迫降價甩賣,此時利好的,還是剛需購房者。



給開發商帶來致命一擊的,不是房價抑制,也不是供求關係,而是融資難度加大。要知道,房地產行業是一個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完全就是靠信貸撐著的,如果沒了借貸渠道,無異於是釜底抽薪,其結果要麼是重組轉型,要麼是破產倒閉。

開發商的融資渠道主要有三個,開發貸、公司債和信託。雖然現在地產商都在謀求海外融資,但國內融資仍然是大頭。早在6、7月份時,央行就會開發商的信貸額度和公司債雙雙收緊。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信貸額度為4531億,但是到7月份時,信貸額度僅為655億,削減了將近40%。



另外,央行對公司債提出政策要求,明確要求公司債不得用於購置土地,不僅用途受限,而且審查極為嚴格。在這個非常時期,開發商也不敢違規。

除了公司債和信貸額度被收緊外,開發貸目前也被窗口指導。所有融資渠道的收緊,意味著開發商必須用自己的錢去開發,對於開發商來說,現金流就是命,現金流表現好的企業還能勉強支撐,謀求其他產業轉型,現金流表現差的幾乎維持不了三個月就破產倒閉,很多在建工程都被停滯或擱淺了。



地產商為了解決自身的資金危機,也是被逼的沒辦法了,畢竟有殼才能賺錢,公司倒了就什麼都沒了。一些地產巨頭甚至打折促銷手上的房子,恆大率先開出第一槍。今年8月20日,恆大和碧桂園紛紛拉出降價促銷的橫幅。

開發商壓力大,就把這種壓力強加給賣房銷售人員,時代中國給員工安排了硬性賣房指標,完成不了的就被裁員。今年54家房企的銷售指標平均完成率為63%,還有將近4成的業績沒有完成。



8月以來,樓市打折降價、全員銷售、首付分期頻繁出現,一二線城市甚至推出特價新房和二手房。比如天津富力新城某項目,從1萬元的單價降至6800元,降幅超30%,首付僅為3.6萬。

合肥建發雍龍府的兩套別墅,讓價200萬對外銷售。金輝廬州雲著由單價2.2萬降至2萬,新朗詩麓院均價每平直降3000元。



據某樓市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的「金九銀十」並不樂觀,20個城市中,新房銷售面積環比下降14.5%。中秋節前後,全球樓市成交量整體平淡很多。

這也是「上面」想要看到的現象,炒房者驅離出場,開發商重新洗牌,房價穩中有降,在大量政策調控手段面前,樓市今年真的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打擊炒房客,淘汰劣質開發商,「房住不炒」的思想還會是未來兩年樓市的主題。



對於地產商割肉降價,以及未來房價走勢,你有什麼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t5WT20BJleJMoPM4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