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奧斯卡、坎城、柏林、威尼斯,哪怕是不怎麼關注電影的朋友,也都知道這裡有享譽國際的電影節,只要來到這些場合的影片,都是大片名片,值得一看。
2020坎城片單回顧
在中國,也有金雞百花、香港金像、台灣金馬等等,為人熟知的權威電影節。無數國內影迷都會等著這些電影節的到來,然後把一部部優秀的作品加入到自己今年必看的片單中。
2020香港金像獎片單回顧
但是如若提到FIRST的名字,或許有的人對它還沒那麼熟悉。FIRST是什麼?
FIRST不僅是第一的意思,它也是每年在西寧舉辦的FIRST青年電影展(FIRST Internation Film Festival),一個專注發掘、推廣青年電影人及其作品的電影節,見證著無數新導演、新作品、新力量、新崛起的地方。
1
乾淨、純粹的電影節
從2006年開始,FIRST已經走過了14個年頭。
每年的七月末,都會有大批的影迷、媒體、青年導演、電影評審等匯聚到西寧,度過忙碌而熱烈的十幾天。
FIRST沒有宏大的開幕儀式,也沒有一板一眼的致辭發言,這裡有的是無數新鮮出爐的作品和一眾為電影熱血沸騰的人們,所以很多人更樂意稱它為電影展,而非電影節。
在FIRST影展上,所有人都激動且興奮地沉浸在琳琅滿目的電影作品中。在西寧的影院裡,你會時常聽見觀眾此起彼伏的歡聲笑語,也會聽見有人一邊激動一邊熱淚盈眶地喊出「牛批」。
影展結束之後,能夠與資深電影人及主創團隊零距離交流,也是無數電影發燒友不辭辛苦遠道而來的理由之一。
每場展映結束後,都會有主創映後談。無論是導演、製片人或是普通的影迷,在這裡都可以無障礙地直接交流,沒有人會在乎你從哪個地方來,身上是否帶著什麼標籤或者光鮮履歷。
導演、演員、或是影迷,他們彼此看重和吸引的,只有眸子中那份對電影的求知慾和無盡熱情。
第十三屆FIRST青年電影展後台剪影
也正是因為這份純粹、乾淨、熱情,才能使得FIRST在不斷的摸索中,堅定了其「重點發掘電影人處女作及早期作品」的發展方向。
更加開放、包容、嚴謹且苛刻地,為華語電影的多元素、百花齊放提供舞台,將無數小眾電影帶到觀眾面前,鼓勵著人們在電影藝術中堅持探索。
2
權威、嚴苛的評審團隊
年輕、自由、先鋒、小眾,這些都是FIRST的特點。
但如若你以為這只是一場無名之輩的自我歡愉,那就大錯特錯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每年都會請來眾多華語電影界的大腕級人物作為評委會成員,一流的評審團隊,代表著FIRST的嚴苛與公正。
王家衛、婁燁、姜文、許鞍華等著名導演,都曾是FIRST的主席。
今年第十四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則請來了知名導演陳可辛先生擔綱主席,藝術家曹斐、演員郝蕾、剪輯指導孔勁蕾、作家劉恆、導演章明、聲音指導趙楠,共同組成7人終審評委會。
這些響噹噹的名字,都有著共同的特點:權威、專業。
去年的評委會主席刁亦男曾就評選標準說過:「一部優秀電影應該有的傾向是——親近普羅大眾,有通俗化的情懷;導演作為作者,對世界和作者有深切的體驗和感性的表達;同時對電影藝術形式進行徹底的追求。」
所以,每一部來到FIRST的電影,不光是小眾、先鋒,更是適合普羅大眾,擁有獨特魅力和潛力。
知名導演刁亦男
(代表作《夜車》《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
除了評委會以外,FIRST也會邀請一些頗受觀眾喜愛,表演俱佳的明星電影人作為FIRST的大使,將FIRST帶到更多喜愛電影的人群當中。
第九屆大使-黃渤
第十一屆大使-周迅
今年的電影一號人物則是:黃軒、井柏然、文牧野、以及易烊千璽。
我們猶記得去年的一號人物胡歌,在台上調侃地說:「我也是初涉電影圈的新人,希望青年導演們以後拍片不要忘了我,我是一個又便宜又好用的演員。」
於是已經開始期待著憑藉《少年的你》拿下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的四字弟弟會有什麼精彩的表現了。
3
優秀、先鋒的處女作發源地
有人說「每個導演的一生其實都在導演一部作品,其餘的作品都是其處女作的衍生。」所以,對於導演來講,處女作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部電影能夠被看見,既是多年的沉默努力被認可,也是未來路上最深厚的一把助力。
而FIRST,就勇敢地承擔起了這項責任,專注於發現華語電影中優秀的新人導演及其作品,將無數深藏地下的電影之花開到銀幕上。
第十三屆FIRST「一種立場」獲獎作品:魚樂園
《魚樂園》導演柴小雨
十幾年來,已經有無數新銳導演在FIRST上邁出他們的第一步,並且收到了應有的尊重和肯定。
比如賺足了國民淚水《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曾經就在FIRST上獲過短片特別獎。
《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
導演李非通過在FIRST上首映《命運速遞》被姜文發掘,成為《邪不壓正》的編劇之一。
《命運速遞》導演李非
蔡成傑的《北方一片蒼茫》在FIRST首映並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劇情片獎,隨後奔赴鹿特丹國際電影節獲得了大獎。
2018在FIRST展映過的《大象席地而坐》,也在之後獲得了台灣金馬、香港金像獎。
無數寂寂無名的電影人從這裡走出,慢慢被觀眾所熟知。
第十二屆最佳劇情片《郊區的鳥》導演仇晟
這裡為眾多有夢想的青年電影人提供了走入銀幕的快速通道,同時也因其開放包容、特立獨行的批判性、吸引了許多執著的資深電影人。
越來越多製作精良、團隊強大、擁有高水準的電影進入First。比如前不久上映,受到影迷們廣泛好評,由楊荔鈉執導、郝蕾主演的女性電影《春潮》。
以及獲得第十三屆FIRST最佳電影文本,徐磊導演、饒曉志監製的《平原上的夏洛克》等等。
在FIRST,我們可以見證無數新導演從一文不名走向一鳴驚人,我們也可以親歷無數資深導演在自由的路上頑強且執著地行進著。
這裡有無數導演和影迷們的汗水、淚水,也承載著新銳華語電影的無數希望。
4
2020FIRST青年電影展入圍片單
看過了以上,我們再來說今年的FIRST入圍片單,分量就已經格外地沉甸甸了。
今年,如果不出意外,第十四屆FIRST青年電影展將於7月26日至8月3日在西寧舉行。
主題是「回歸」——「Back to FIRST, Back to Future, Back to Cinema.」
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主視覺海報
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競賽單元共收到895部影片報名,有效報名影片有643部。其中劇情長片100部,紀錄長片73部,短片470部。受疫情影響,經歷了線上、線下兩輪評選後,最終有34部影片入圍。
其中劇情長片13部,短片13部,紀錄片8部。劇情長片+紀錄片首映100%,世界首映+亞洲首映超95%,處女作比例超過60%。
計劃中這34部影片將在七月末,共赴西寧角逐「最佳劇情長片」、「最佳短片」、「最佳導演」、「最佳演員」、「年度面孔榮譽」等十個競賽獎項。
第十三屆最佳劇情片《春江水暖》最佳導演顧曉剛
今年,入圍的劇情長片有董性以的《歌聲緣何慢半拍》、寶音格西格的《哈日夫》、周洲的《花這樣紅》、高鳴的《回南天》、時曉凡的《荒野咖啡館》、肖一凡的《龍門相》、劉姝的《未見蓮華》等。
董性以《歌聲緣何慢半拍》
寶音格西格《哈日夫》
周洲《花這樣紅》
高鳴《回南天》
13部短片有黃莎莎的《侘寂》、林柏瑜的《少年阿堯》、包亦凡《修容陣》、徐雨潔的《白色的馬》、程宇的《渡過平靜的河》、楊亮的《狗虱》等。
黃莎莎《侘寂》
林柏瑜《少年阿堯》
包亦凡《修容陣》
八部紀錄片分別為許慧晶的《棒!少年》、卡先加的《光之子》、趙煦的《世界的形狀》、徐瑋超的《告別十二歲》、郭爽的《老郭夢工廠》、李寶玖的《清明》、王凱的《癮》以及解舒暢的《雲陽》。
許慧晶《棒!少年》
卡先加《光之子》
趙煦《世界的形狀》
光看這些影片的海報,是不是就已經引人入勝了呢?
這些作品,無疑代表了2020中國電影新勢力,給疫情下陰霾的電影業颳起一陣強力旋風,重燃人們對電影的嚮往與熱情。
這其中又會有多少黑馬出現?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2020年FIRST電影展入圍片單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今日話題
今年的FIRST片單,你最期待哪部?
「藤井樹觀影團」已同步入駐平台
| 微博 |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豆瓣 |
| 搜狐號 | 企鵝號 | 什麼值得買 | 大魚 |
| 趣頭條 | 虎嗅 | 百家號 | 新知 | 大風號 |
轉載聲明:原創文章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mvdMXMBiuFnsJQVwA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