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學問大,你了解DISC行為模式學嗎?原來「牛娃」這樣培養

2019-10-10     小歆媽媽

文|小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們真可謂操碎了心,熬白了頭。但孩子呢?卻往往不盡如人意。很多家長感到無助、彷徨。而這,就催生了一大批「家長課堂」的誕生,各路教育大神們賺得盆滿缽滿。再反觀孩子,依然不能舊貌換新顏。為啥?就是家長沒有抓住關鍵點,按照同一種模式去培養「牛娃」怎可能成功?

現在,連做個蛋糕,都需要烘焙師證,為人父母,難道就能無師自通嗎?所以,要教育好兒女,父母不可不學習。世間大多數的失敗,都是因為自我定位的錯誤造成的。孩子教不好,其實是家長的認知定位有問題。

遙遠的古希臘,有個超牛的大師人物,名叫希波克拉底,他提出用火,空氣,水和土來詮釋人類的四種性情,分別為易怒,樂觀,冷靜和憂鬱。據這個理論,美國作家查爾斯·博伊德在《按天性培育孩子》里提出了一個簡單實用的DISC行為模式。

這套認知系統,把人格分為了四類。


「我是孩子王」

典型人物:小俊。他是幼兒園最具破壞力的男孩。不僅自己調皮搗蛋,還帶著一幫小朋友「造反」。有一次,趁著生活老師不注意,帶著8個男孩跑到操場上玩滑梯,驚呆了不少人。後來,老師乾脆任命他做了班長,負責維護班級的紀律。既發揮了他的領導才能,又迅速讓他從一個破壞者變成了維護者。

D型人格(Dominance支配型)

這種人格又被稱為支配型人格或領導型人格。他們是人群中天生的王者,喜歡指揮別人,有特彆強的組織能力。

我們看一群小孩玩耍時,就會發現總有一個孩子王。這個孩子,能協調好所有人的關係,讓遊戲順利進行下去。很多學生幹部,意見領袖等多屬於此類性格。

如果孩子是D型人格,家長該怎麼教育呢?和他溝通要簡潔,千萬不能囉囉嗦嗦,嘮嘮叨叨。給他更多的自主權,要他主動去選擇。如果他錯了,不要講太多的道理,直接讓他承擔一定的處罰。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要給他立下不可逾越的規矩,並要求他嚴格遵守。這就意味著為他的品行操守劃了一條底線。


「我是交際花」

典型人物:小美。她是班上的文藝委員,雖然只讀二年級,卻比同齡女孩成熟了不少。她愛美,喜歡漂亮衣服,大家都喜歡她。在同學之間,和每一個人關係都很好,嘴巴也特別甜。父母因材施教,給她報了播音主持第二課堂,她在裡邊如魚得水,拿了好幾次大獎。

I型人格(Influence影響性)

這種性格的人善於溝通,表達能力強。很多社交能力強的人,多屬於此類性格。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魅力四射,人緣通常特別好。一件難辦的事,到他們手裡就會輕鬆化解。

我家樓下的萌萌,就屬於這種性格。雖然才6歲,卻特別善於交際。在幼兒園裡,很多小朋友都爭著和她一起玩。而她呢?愛說愛笑,會唱會跳,是一個特別討人喜歡的寶寶。對待這樣的孩子,父母不要太嚴苛,而是要多採取溫情教育的方式,充分發揮出他們的天性。


「我是無名草」

典型人物:小明。在班裡,小明同學坐在右數第三排挨著牆角的位置。他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和別人隨便聊聊天。每次作業都清楚工整,每次值日都踏踏實實。他幾乎不與任何同學爭執,哪怕被欺負了,也很少向老師告狀。成績呢,中等偏上吧。在班上,他似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也讓父母和老師最省心。後來,爸爸為了讓他變得更優秀,節假日經常帶他出門見世面。後來,小明的氣質變了許多,面對不合理要求,也學會了委婉拒絕。這樣的孩子,潛力也是蠻大的!

S型人格(Steadiness穩健型)

這類性格的人喜歡穩定的狀態,不愛冒險,不愛變動。這樣的孩子,一般都非常乖,特別聽話。對老師,父母的要求嚴格遵守。

因此,他們往往容易被忽視,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家長對待這類孩子,一定要有很多的耐心,謹慎苛責,免得他們膽子會更小。可以多帶他們出門長見識,多參加集體活動表現自己。在他的權益被侵害時,父母要主動維護他。讓他們學會拒絕,學會說「不」。


「我是思考者」

典型人物:小碩。這孩子很自律,從小守規矩。自己的衣服鞋襪都收拾得井井有條。不管做什麼,都特別認真。因此,他考試經常拿滿分。對失誤,他幾乎零容忍,是一個徹底的完美主義者。在班上很低調,不愛說話,甚至連笑容都很吝嗇。平時,自己喜歡一個人默默看書,思考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媽媽看到了這一點,帶他經常去大型科技館,博物館等增長見識。又為他買了不少有深度的書,孩子挺喜歡鑽研的。這類孩子一般具有學霸的天分,培養好了,會是某個領域的精英。

C型人格(Compliance服從型)

這類人做事情特別謹慎,在生活上也安排的井井有條,他們幾乎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雖然不喜歡出頭冒尖,但卻非常有洞察力和組織力。肢體語言少,表情比較僵硬。這種孩子喜歡獨處,喜歡思考。因此,家長不要硬性地帶他出去,那樣會適得其反。多讚揚他們,對他們的某些優點真誠讚揚,能大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那麼,知道了DISC的知識,你可能就消解了不少困惑吧。人際交往中,也會禁不住按這個模型去定性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試想,如果對一個D型的孩子,你用C型的教育方式,肯定會效果很不好。

其實,在教育孩子中,家長的初衷都是好的,錯就錯在沒有「因材施教」。而掌握了DISC,就相當了認清了自家孩子的材質,從而也就找到了最好的教育方法。其實,孩子的人格類型無所謂好壞優劣,只要引導得當,孩子都能長成棟樑之才。

今日互動話題:你如何看DISC人格模型?你家孩子屬於哪一種?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交流。

————————

我是小歆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兒師,每天分享育兒相關知識。

在育兒過程中,大家如果遇到難題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些知識和經驗能夠給你們有效的建議。

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mIytW0BMH2_cNUgSYL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