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反恐,很多人腦海中是這樣的
現實生活中的反恐工作,更多是防範於未然,比如說出行安全檢查、實名登記、寄遞開封驗視
舉報涉恐線索........交通罰單、環保罰單、城管罰,.這些罰單,或許都不陌生。
那「反恐」罰單,你知道麼?簡單來說,就是公民或法人等主體因違反《反恐法》的有關規定公安機關等主管部門對此作出的行政處罰。
9月19日,市公安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以下簡稱《反恐法》)相關規定開出今年首張「反恐罰單」。
9月17日,胡場鎮一加油站因在加裝散裝汽油時無人監管,且未嚴格按照規定落實實名制登記,核對購買散裝汽油人員身份信息,被胡場派出所責令整改。次日傍晚,胡場派出所對該加油站進行檢查時,發現同樣的問題仍然存在。
根據《反恐法》第九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該加油站由於拒不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反恐怖主義安全防範、情報信息、調查、應對處置工作,領到我市今年首張「反恐罰單」,被市公安局行政處罰,處以罰款1萬元。「根據《反恐法》第八十八條,防範恐怖襲擊重點目標的單位未落實反恐防範措施可能收『罰單』」。胡場派出所辦案民警介紹,反恐距離我們並不遙遠,有些行為,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已經觸犯了《反恐法》。單位、企業和個人很有必要了解反恐知識,並從違法案例中吸取教訓。
(記者 尹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