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個縣,人口過百萬,縣名同時也是一位古代君王名

2019-11-26     語文道

"

夏朝是我國古代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朝的開國君主禹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就是從夏朝開始的。夏朝的第三位君王姒太康,即位後生活腐敗,只顧遊獵,不理政事。剛即位的第一年,姒太康在去洛水北岸遊獵時,被后羿奪去國政,史稱「太康失國」。太康死後被葬於戈地,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太康縣。

姒太康

太康縣,隸屬於河南省周口市,地處華北平原南部,東臨商丘的柘城、睢縣,北連開封市通許、杞縣,西與扶溝、西華毗鄰,南與淮陽接壤。太康因盛產小麥、棉花,又有「銀太康」之稱。

太康縣境開發約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夏初屬戈地,豫州境。夏初屬戈地。西周時屬陳國。春秋,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楚滅陳,地屬楚國。戰國,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前224年)始置陽夏縣,屬潁川郡。秦統一全國後仍沿舊制,縣屬潁川郡。西漢初,屬潁川郡。高祖七年(前200年)分潁川郡置淮陽郡,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陽國,封子友為淮陽王。武帝時廢國為郡,以汲黯為淮陽太守。

三國時屬魏豫州陳郡。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封曹植為陳王,是為陳國,後曹植子志徙封濟北,陳復為郡,陽夏屬之。晉,屬豫州梁國。晉惠帝分梁國立陳國,陽夏屬之。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改陽夏縣為太康縣,屬陳州,太康作為縣名也自此而始。唐,屬河南道淮陽郡。五代十國除後唐屬陳州外,均屬東京開封府。北宋,屬開封府,徽宗時屬拱州。金,屬南京路開封府。元初,屬河南行省南京路。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南京路為汴梁路,縣屬之。

明至清初均屬河南開封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陳州為府,太康改屬陳州府。建國之初,屬淮陽專區。1953年淮陽專區撤銷,屬商丘專區。1965年增設周口專區,後改為周口地區行政公署,太康縣歸屬周口地區。2000年,周口地區改為地級周口市,太康縣屬之至今。

如今,太康縣轄10個鎮、13個鄉,縣域總面積1759平方公里,總人口總人口141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grRqW4BMH2_cNUgeR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