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數播進階的18種方式(2)|MAXDIGIT學習筆記
MAXDIGIT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古典音樂相對論 , 作者 springson
題記:
MAX DIGITAL估計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們的產品卻大名鼎鼎,比如Aurender,Chord,Cyrus。。。這是一個致力於推動中國HIFI發燒友數字化進程的神秘部落,那裡的人們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覺,卻源源不斷地向全中國輸出數播能量。
8月17日,18日,全國各地數播戰線的普(jing)及(xiao)者(shang),彙集汕頭,進行了一次深度培訓。我作為「古典音樂相對論」代表,也混入其中。兩位講師也屬重量級,既有數碼播放的前輩賴英智先生,也有後起之秀白河大師。
本文為兩位講師的授課精華,也是本次培訓的學習筆記,當然也夾雜著個人的思考與實踐。可以作為《談談數播進階的18種方式》系列之特輯。
1.搭建10大法則
從下圖可以看到以下信息:
來自白河的講義
那麼在這個環節,對數播影響最大的硬體怎麼排序?從實踐上來看,從弱到強,排序如下,
交換機——NAS——Streamer(最重要)
Melco音樂伺服器,懂音樂的NAS
這部分,我們曾經推過一篇文章,可以看到4個案例的實踐
怎樣把上億軌的音樂搬回家HIFI起來?附:一個降級帶來聲音提升的個案
Streamer非常重要,我們下面重點看看。
2. Streamer(串流器)有哪些?
什麼是Streamer?怎麼翻譯?串流器?其實有以下幾種叫法:
LINN就是大一統的數播的典型產品,包括了Streamer以及解碼器,插入網線,直接輸出模擬信號。
如果播放雲端的文件,比如Tidal,有一台LINN的數播,就足夠了。但是,如果要播放本地文件,那麼還需要一台NAS加入。
Aurender A30,和LINN一樣的概念,除了有解碼,它把NAS也包括進去了,所以,也有「大魔王」之稱,這可能是全世界整合能力最強的一台Streamer。
詳見,我們此前的測評。
Aurender A30水準徹底研究,對照4台HIEND解碼器
還有一類,就是純數字轉盤,比如經典的Aurender W20,已經換代為W20 SE。
就這款產品,我請教了Aurender中國的薛總,他說,這次換代採用了全新的架構,包括更好的供電、更好的硬碟、更好的屏蔽以及防震動措施,當然也有持續不停的軟體優化。
W20就是一個整合了NAS的Streamer,但是沒有解碼器。
還有一類,就是網橋。這一類產品很多很多,價格從幾百可以到幾萬甚至幾十萬,從土炮到超級大牌,比如epoch、Bricast m5、DCS bridge。
Bricasti M5
概括來說,它們都是一台電腦,和我們最早數播的PCHIFI中的PC是一樣的。只是長相不同。
Bricasti M5就是一個典型的網橋。注意,橋的作用很單純,就是把文件引入到系統中,不解碼,也沒有存儲功能,但是具有很強的擴展性。
對數播追求極致播放的人群,這類產品非常重要。因為他們要對數播的每個環節,進行極致的優化,進行深度的擴展,以配合更極致的解碼器,以及超級運算能力的電腦,還有音頻處理軟體。
比如這類人群,對USB傳輸也不滿意,需要兩條USB線中間串一個這個——
它的功能就是通過USB進行數據傳輸時候進行光電隔離。
這一類橋,高級階段是NAA功能,配合高性能的電腦,進行升頻運算,輸出信號給高性能的解碼器。
注意,一個純粹的橋,只是進行數據交換,不參與音頻的數模轉換,通常USB傳輸數據,進入解碼器,尤其適用於DSD512升頻文件以及NATIVE DSD文件信息的傳輸。
這種玩法,本次培訓沒有涉及,我們會在未來單獨進行測試描述。
不過一般來說,橋會集成一個介面,直接支持AES或者同軸輸出,比如DCS的橋。下面我們進入Streamer以後的環節,就是DAC——解碼器
3.解碼器作用大不大?
一套數播系統,影響大的還有什麼?
就是解碼器了,以上我們已經解決了數字處理的部分。在傳統的CD音源中,解碼的前面,其實就是轉盤。解碼器在數字重播中擔當什麼角色呢?
白河概括介紹了解碼器的三種方式Delta sigma、R2R、還有DSD。當然這部分也出現在考試題里,分別對這幾個解碼技術進行了描述。
其實就實踐來看,這些技術對於數播使用者來說,並沒有實質性的意義。DAC從CD 44.1格式誕生以來一直在疊代發展。從聲音角度看,其實只和一樣東西有關係,就是
錢
大品牌,越貴的,就基本上越好。
我一直說,如果你的數播還不夠好,那麼優先買最貴的解碼器。好的解碼器,直接插入PC的USB接口,也好聽。這其實沒什麼技術含量,HIFI就是這麼任性。比如樣子「土得掉渣」的AUDIO NOTE,第五元素,
這個解碼器,厲害在於,對於44.1最原始的數字格式的模擬處理,當然價格也嚇死人!
這其實是解碼器發展過程中的兩個極端,這一類,重視的是模擬信息的還原能力,而另外一個極端是運算能力,比如Esoteric D1x,T+A,還有國產精品Vibrato NDP解碼前級。
它們是真正對數播有突破性意義的,支持DSD 512的硬解。一般來說,能支持到DSD 128硬解的解碼器已經非常優秀了,比如DCS維瓦爾第,這是一台典型的R2R架構的解碼器。
還有一台解碼器必須提到,就是三種解碼技術集大成者——Bricasti M21,它可以在Delta sigma、R2R、還有DSD NATIVE之間相互轉換,DSD支持到128。
支持DSD的解碼器現在很多,但是大多數可以到128。這樣的解碼器配合網橋,或者配合Aurender w20SE 這樣的數字轉盤,其實已經足夠了。
我們可以總結一下了,判斷一個解碼器的好壞,是傳統CD音頻的事情,和數播沒有必然關係,也和是否支持DSD沒有太大關係,甚至和支持到多少DSD頻率沒有必然關係。AUDIO NOTE的第五元素,就可以說明一切。
在解碼器發展追求基於電晶體高運算能力的今天,AN依然堅持使用電子管。
但是512 DSD硬解的解碼器配合高性能電腦,通過ROON和HQ PLAYER可以達到波形近似頂級黑膠模擬信號的狀態。
這就是數字音頻最終的巔峰。傳統的解碼器是在模擬處理上努力接近或者達到,最自然的音樂重播,而這種基於數字運算的玩法可以在數位訊號進入解碼器前,進行深度干預。通過各種算法和插值,讓最終進入解碼器的聲音達到某種重播的效果。
4.比以上影響更大的是什麼?
到這裡,我們已經知道了數播的實戰方法,還有它可能的終極重播效果。感謝賴英智、白河老師的努力,為本文寫作提供了思考框架,還有大量的信息。
左圖為白河,右圖為賴英智
最後,我講一點點我認為數播最最最重要的是什麼。
其實是文件,文件,文件
也就是我們源頭上的那個音樂文件到底怎麼來的?賴英智老師用大量的篇幅來說明數字錄音的前世今生,尤其是以SONY為核心的公司對於數字錄音的貢獻。當然還有以它們為基礎延申出來的各種高格式。
這個部分就不詳細展開了,說到最終,其實是在追求錄音本身的品質,圍繞母帶的製作決定了最終的重播效果。
比如我們此前經常說的EXTON的單點錄音,對於數字播放的貢獻巨大,你隨便去Tidal上找一段錄音,也可以把70年代最好的錄音給滅了。
古強曾經說這張唱片,那張直刻錄音的鋼琴,更是聽來有些毛骨悚然,似乎那台鋼琴就在你面前不遠處,巨大的演奏琴尺寸不縮水,即使輕觸琴鍵,琴身共鳴的聲響依然縈繞耳旁,這種聽感,即使去現場,也會因為場地,位置的關係很難找到。
這是單點錄音的效果。單點錄音是這麼進行的,在樂團排練試音的時候,就實驗擺放麥克風的位置,並且對樂團坐席的位置提出自己的調整意見,還要預判一旦聽眾入場後,人體和衣物對場地殘響起到的影響,繼續調整麥克風與場地的相對位置關係。
不過,一旦麥克風的擺放位置和高度全部順利到位,那麼記錄下來的音樂,會是音色優美、殘響豐富、定位清晰、動態活躍的一次完美的音樂會。
可以這樣說,2000年以後的數字錄音技術發展,已經為數播的源頭提供了非常強大的保障,新的錄音,還有優秀的唱片演繹,也為數播獲得了很好的助力。
那麼,老錄音如何數字化呢?其實就是母帶或者頭版LP的重製。比如ESOTERIC發行了一系列的SACD,就是對母帶的DSD化處理。然後以SACD發行。
我們很多有情(yu)懷(fu)的老少,當然可以說44.1格式聽起來還是很好聽,比如在AUDIO NOTE的頂級數字系統上,也可以驚為天人,但是代價太大了。而高格式的SACD卻可以輕易取得超出過去CD的播放效果,無限接近黑膠。
當然,我們民間還有一種玩法,我覺得會隨著版權期保護50年的到來,對數播是一個福音,就是頭版黑膠的DSD化。
發燒李的系統
從MAX基地汕頭培訓完畢後,我帶著豐富的知識,取道廣州拜訪老友富盛峰哥。峰哥不僅是一個成功的音響商人,更是一個狂熱的數字音頻愛好者。我們一起在發燒李家裡,聽了幾張刻錄的CD。
刻錄?一定會有人問,數播這麼牛逼,怎麼說到刻錄?是從CD上抓軌,然後用山葉刻錄機的刻錄嗎?NONONO。
發燒李叔叔今年70多歲,交談中透露著嶺南文化務實謙和的老派作風,不過他顯然不玩數播。但他的系統,讓我無比驚嘆數字文件回放的效果——他的刻錄片CD是峰哥前些年,用頭版黑膠,通過500萬的黑膠重播和錄音設備,翻錄的DSD文件,然後再轉化為WAV進行刻錄的。
現場我並沒有要求聽聽黑膠,儘管這個黑膠系統也是無比誇張啊!
在他ALTEC A5,多路電子分音的膽機系統中,我已經完全忘記了,這是數字錄音,分明聽到的就是黑膠那種超大動態,超好的層次,超真實的質感。
不過這些對普通人來說,畢竟太難獲得了。最務實的方法,是買一台Aurender的抓軌機,經常請古強這樣的頭版CD老燒吃吃飯,借幾張,抓一抓,還回去後,按照以上方式,完成數字音頻的重播。
感謝MAX的音響講堂——2019數碼音源培訓。
讓我重新梳理了一下數播知識,也深度思考了數碼音源的極致重播方式,也把這次思考,原封不動分享給數播愛好者。看看哪一個是我呢?
其實,最重要的是找到中國數播幕後的推動者,汕頭第一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