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題材,為什麼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感覺完全不同?

2019-07-28     軌道電影

雖然說三十而立,1980年出生的餃子導演馬上就要40歲了,但是作為青年導演,這位華西醫科大學專門學醫的同學竟然走上了一條與專業完全不同的道路,這始於他大三時接觸到了圖像編輯軟體Maya,為他打開了動畫製作的大門,一個沒有任何基礎的同學憑藉著自己堅強的毅力,一點點開始了自己的奮鬥之路。



餃子導演在畢業後曾經在廣告公司上班,之後便開始了無業游民的工作,專注在家製作自己的視頻,可能這種心酸和無奈的經歷自媒體工作者體會的更多些,這基本上算是靠天吃飯,每天蝸居在自己的房間裡,不出門不浪費一絲的時間,只是由於對電影的熱愛。



這與李安大導演的在家帶娃不同,為了生計李安也曾經兼職做編輯、影評、劇本等工作,說白了就是想證明自己的價值,大老爺們也不能總是靠女同志養家餬口啊,雖然對象沒有明確提過這些問題,但是男人的心理是完全不同的,在2008年,餃子三年閉門造成有了實質性成果,《打,打個大西瓜》橫空出世,憑藉著超強的想像力和特效製作能力,橫掃了全球二十多個獎項,其背後的艱辛餃子沒有多說,但在採訪時,他提到了一點「作為沒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只有比別人更努力才可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他確實做到了。



這是餃子的幸運,要知道,視頻創作者很多,但是真正靜下心來研究技術和故事情節的有多少,又有多少人能頂住外界的壓力來與內心的世界抗衡呢?所以《打,打個大西瓜》其實就是餃子導演對於內心的一個交代,這是他的心愿,他為了自己的夢想做過了努力,接下來就是為家人而活。




2009年,餃子開了「餃克力」動畫工作室,公司幾次變更,餃子的初心其實也很簡單,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作品讓更多人看到,不需要什麼「光耀國產動畫」之說,只要自己快樂地活著,也給家人更好的生活足以。

在蟄伏10年之後,我們看到了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很多人被哪吒的醜樣所驚呆,這造型也就是在漫畫中可能會出現,餃子從一百多個造型中選擇了最丑的那一個,其實正如他醜小鴨變白天鵝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光是草圖就畫了兩個月,全片特效1318個,這很符合餃子的特點,每一個鏡頭都一幀幀過,其花費的精力時間可想而知,由於其超高的製作難度,也出現了逼走特效師的橋段,不過換完公司的特效師驚喜地發現新公司又成為這部動畫的製作方,自己苦逼地又開始了動畫的製作,當然這裡面也是有戲謔的成分,但是對於電影的「死磕」精神卻絲毫不差。



「不認命」正是餃子想要表達的,這是對於心中有理想的年輕人最好的鼓勵,也是這十幾年來餃子的心路歷程。相信觀眾們看過《哪吒》之後會很開心,因為電影裡面有很多好玩的梗,這些梗也體現出了餃子樂觀的態度,儘管生活的壓力很大,但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仍要堅持,打破常規就是其中的「捷徑」。

觀眾們對於老版的《哪吒鬧海》太過熟悉,這部永遠的經典很難超越,那麼我們可以另闢蹊徑,從另一個維度來解析哪吒這個人物,所以哪吒成為了魔童,他與敖丙的出身決定了兩人地位的差別,這種出生即定論的做法符合「暈輪效應」,也就是第一眼的感覺在隨後會被放大,當人們看到黑眼圈,不整齊的牙齒,八字眉,齊劉海,似乎哪吒完全顛覆了我們心中那個正義的形象,也因此可能會產生像村民那種排斥的情感,要知道,這種印象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往往是不利的,而他還是一個不到三歲的兒童。



哪吒極其有主見,這符合人物的設定,混不靈的性格,似乎完全不在意別人的想法,但我們發現他只是有些自卑和無奈,他期待和母親踢毽,期待和唯一的朋友敖丙過生日,期待村民們為他洗刷罪名,他笑起來的樣子明明就是個小孩。



這種人設有很討巧的地方,對於壞孩子人們並沒有什麼好感,可是對於腳踏風火輪、身披混天綾,手持火尖槍的哪吒來說,觀眾就會好奇他到底會發生怎樣的轉變,哪些因素又會促成這些轉變,顯然易見,他內心保持著最美好的純真和善良,只是他們被深深地掩埋起來,我們這些生活在俗世的朋友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永遠做不到頭的工作,口是心非的領導,無趣孤單的生活,我們每天都在經歷著重複乏味的日子,怎麼才能做到別人口中的滿意呢?哪吒給了我們最好的示範,這種轉變必須是由內而外的,當他大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時,他才真正扼住了命運的喉嚨,所謂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哪吒和敖丙這對CP喚起了我們對於美好的嚮往。



而這種轉變也因此帶來身體的變化,從一個矮小丑的哪吒變為玉樹臨風的哪吒,大家都會驚呼這巨大的反差,這種反差也是美好的應有之義,也說明了環境的巨大「感染」作用。

敖丙的出發點有錯嗎?龍族肩負著守衛的職責,他們也想攀升天庭,祖祖輩輩的願望寄託到了敖丙一個人的身上,所以我們看到他眼中的掙扎與彷徨,這種迷茫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並沒有對錯之分,只是在特定時期的特定任務,敖丙靈珠轉世的身份並沒有為他啟迪心靈提供必要的幫助,這恰好構成了天庭對他的考驗。



整部電影都是圍繞著成長這一主題,從敘述方式上,我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鮮,其實十年前餃子已經做到了,但是缺少施展的平台,今天他終於做到了讓更多人看到他製作電影的願望,也因為這份堅持收穫到如潮的好評,影院中的觀眾甚至拿起紙巾,感懷李靖為哪吒生命的付出,還有人甚至預測了影片最終20億元的票房收入。

面對榮譽,餃子導演坦言並沒有預想到會如此火爆,有些超過預期,我認為他完全值得這份榮譽,這源於他的天分和堅持,在沒有天分的時候,可能堅持是他在競爭中唯一能勝出的法寶,而有了些許的天分會讓他走的更遠更好。這部電影開創了中國動畫的一個新紀元,讓我們可以更好憧憬未來「封神宇宙」的構建,也許下部姜子牙會更好。



我相信餃子導演的初心,也祝福他能成為下一個宮崎駿,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給觀眾們帶來更好看的動畫電影,讓全世界知道中國製作動畫的能力絲毫不會亞於皮克斯等公司,我願意相信他支持他,未來可期,繼續加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dotO2wB8g2yegNDwxE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