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全國將有105個綜試區 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格局

2020-04-10     中國商網

4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在會上介紹,當前我國傳統外貿受到疫情嚴重的衝擊,需要進一步發揮跨境電商獨特的優勢。4月7日,國務院決定新設46個綜試區,加上已經批准的59個,全國將有105個綜試區,已經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

圖片來自CNSPHOTO

跨境電商是網際網路時代發展最為迅速的貿易方式,能夠突破時空限制,減少中間環節,解決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更多國家、更多企業、更多群體提供新的發展機遇,這也體現了貿易的包容性發展。自2015年起,國務院已分四批設立59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商務部會同各部門和各地方,探索建立起以「六體系兩平台」為核心的政策體系,面向全國複製推廣了12方面36項成熟經驗和創新做法,推動跨境電商規模持續快速增長。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達到了1862.1億元人民幣,是2015年的5倍,年均增速49.5%,綜試區在外貿發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

當前,傳統外貿受到疫情嚴重的衝擊,需要進一步發揮跨境電商獨特的優勢,開展在線營銷,實現在線交易,保訂單、保市場、保份額,以新業態新模式助力外貿攻堅克難。為此,商務部會同中央網信辦等13個部門,深入研究評估,提出政策和工作建議。4月7日,國務院決定新設46個綜試區,加上已經批准的59個,全國將有105個綜試區,已經覆蓋了30個省、市、自治區,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綜試區將繼續通過開展先行先試,並適用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稅收、零售進口監管等政策措施。

任鴻斌表示,下一步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動傳統企業觸網上線。跨境電商通過智能推送、信息宣傳等多種技術手段和商業模式,高效對接供需,快速培育自主品牌,帶動優質產品出口,賦能傳統外貿和生產企業。下一步,還要繼續指導綜試區建設跨境電商線下園區,實現產業集聚、主體集群、功能集成。

二是充分發揮國際性平台的作用。目前境外的平台占據跨境電商主流市場,這部分國際平台知名度大、覆蓋面廣、市場占有率高,是企業出口的主要渠道。下一步,將繼續支持各類外貿企業和生產企業與國際性的電商平台合作,實現共同的發展。

三是支持跨境電商平台走出去。近年來,國內的電商平台開始通過投資併購、自建平台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場,已經在俄羅斯、東南亞、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下一步,將指導綜試區完善公共服務,培育和發展自主跨境電商平台。

四是高質量推進海外倉建設。海外倉作為跨境電商重要的境外節點,是電商企業在境外實現本土化運作、配送、服務和市場拓展的重要依託。我們將鼓勵企業完善海外倉配套服務,同時也將會給予一定支持。

五是完善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跨境電商是全球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網際網路技術趨於成熟、國際貿易營商環境大幅改善、物流等配套服務完善高效的基礎上形成的新業態。下一步,將繼續指導綜試區匯聚製造生產、電商平台、倉儲物流、金融風控等各類企業,發展物流、支付、快遞等服務行業,帶動本地周邊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觸網上線,為跨境電商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中國商網綜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dahY3EBiuFnsJQVt9Wv.html















李國慶奪權

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