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呢?用「普雷馬克原理」,讓孩子願意學習

2019-09-20     小C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學校剛開學,家中的寶貝們都到學校學習去了!但閨蜜卻有一個小小的煩惱,閨蜜告訴我,小華放學後回到家總是很有精神的在玩玩具、看電視等等,但往往只要叫小華去寫功課,或是請他預習明天的課程,就會發現小華沒幾分鐘就會沒精神,或在書桌上打盹。但只要跟他說,可以玩遊戲了!小華就會恢復精神,實在讓閨蜜感到困擾。

直到我與閨蜜一起詢問了學校老師,該如何改善小華的情況,老師告訴我們可以運用普雷馬克原理改善小華的情形。自從運用了普雷馬克原理後,小華的情況改善了,也覺得學習很有趣,更喜歡學習了。

小孩一學習或一寫作業就犯困,一玩遊戲就很有精神,這是父母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但要怎麼做才可以改善這樣的問題呢?此時,我們就可以運用"普雷馬克原理"來改善這樣的情形。但什麼是"普雷馬克原理"呢?現在就讓我來告訴你,關於"普雷馬克原理"的資訊。

何為"普雷馬克原理"?

普雷馬克原理是指選擇最有效強化物的一種方法,是指使用喜歡的行為作為不喜歡的行為的有效強化物。從文字敘述上,也許很難理解,舉例來說,像是小孩子都不喜歡吃蔬果,但卻喜歡吃甜點、蛋糕。

此時我們就可以說,你先把蔬菜吃光,等一下就可以吃蛋糕。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喜歡做的事情當成一種強化物,刺激孩子做出他們本身不喜歡的事物。但要注意,如果過度使用此原理,有可能會失去原有的效力。但適當的使用,可以幫助父母來應對一些常見的育兒問題。

使用"普雷馬克原理"的小技巧

1.先有行為才能強化

要運用普雷克原理時,一定要遵守以下的規則,第一個就是要先有行為才能有強化物,且這樣的前後關係是不可以被顛倒的。

舉例來說,小華喜歡玩玩具,儘管已經到學校學習了,也是如此,因此閨蜜可以與小華立規定,像是回家後要先做完功課或是預習完明天的課程,才可以玩玩具。如果沒有達成前項目,則不可以給予後項的獎賞。一開始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會很難達成,且會想盡辦法沒有做到前項目標就想得到後項的獎賞,此時父母一定要堅持。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慣這樣的生活模式,進而養成習慣。

  • 了解學習行為與強化物的關係

如果孩子在沒有把強化物與良好的學習行為做連接的話,強化學習其實是沒有作用的。

舉例來說,小華為了可以玩玩具,就隨便把作業寫完,然後就跑去玩玩具。此時,閨蜜如果同意這樣的行為,這代表對小華草率的把作業寫完這行為是認同的,這樣會強化了這樣的不良行為。因此,家長必須讓孩子了解,完成前項的要求才可以得到後項的獎勵,但並不是草率、隨變的完成前項要求就可得到獎勵的。因此,家長讓孩子了解,強化物與學習行為之間的關係是相當重要的,這才能有助孩子學習。

  • 強弱關係

家長想使用普雷馬克原理時,在選擇強化物時,需要了解強化物與學習關係要有所對比,且孩子喜歡強化物勝過學習行為,這樣才能有效。但也可以前後項都是學習行為,但後項的學習行為更讓孩子覺得喜歡。

舉例來說,孩子喜歡跳舞勝過彈鋼琴,此時家長可以跟孩子說,放學後先彈一小時的鋼琴之後,就可以去跳舞半小時,這樣也是可以的。但若是反過來,將跳舞放在前項要求則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因為孩子不喜歡彈鋼琴,所以他寧願多跳舞,也不不願多彈鋼琴。因此,選擇強化物時,了解孩子的喜好是相當重要的。

讓孩子主動學習的小技巧

除了可以運用普雷馬克原理以外,我們還可以運用一些小技巧,讓孩子願意主動學習。因為孩子總覺得學習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且要一直思考動腦,因此孩子會無心學習。且現在網際網路的發達,孩子容易被網路上及外在環境影響,因此無心在學習上。因此,可以藉由以下的幾點讓孩子主動學習。

  • 時間分配

每日讓孩子坐在書桌前至少10分鐘,無論孩子要做什麼都可以,但一定要坐在書桌前。主要是讓孩子習慣坐在書桌前的感覺,也讓孩子了解每日都需要有學習的時間。

之後給孩子分配好時間,每種科目平均分配學習的時間,別因為孩子不喜歡某種科目而特別延長時間,這樣會使孩子有所反彈。若孩子有喜歡的電視節目,則可以設定電視節目開播前的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學習時間,告訴孩子學習完就可以看他自己所愛的節目了。

  • 質量制定

有些孩子對於長時間的坐在書桌前是無法接受的,因此我們可以換個方法,別限制他們坐在書桌前的時間,改成與他們訂定今日的學習進度。像是預習國文課本第20~25頁,或者是讀完英文文章一篇等等,給予一個明確的目標,完成目標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用特別限制一定要坐在書桌前多久,這也是另一種讓孩子願意學習的技巧之一。

  • 勿強迫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若是累了,就給孩子休息,別勉強孩子繼續學習。因為累的時候學習效果不好,勉強孩子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也會讓他們感到反感。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若孩子累了則可以給予10分鐘的休息時間,但休息時不要離開書桌,儘量仍有學習的那種感覺。且要告訴孩子,學習的時候就要好好學習,玩的時候就好好玩,不要邊學習邊玩耍,因為這樣的學習效果不好。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事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家長牽掛、煩惱的事情之一。因為會擔心孩子不願意學習,或是學習效果差。因此,我們可以運用普雷馬克原理讓孩子學習,也可以使用以上的小技巧,讓孩子願意學習。雖然一開始孩子可能會有排斥的狀況,但慢慢的調整,孩子會慢慢的接受,但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狀況,避免有物極必反的情形發生。

各位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是否也遇到什麼困難呢?還是有什么小技巧可以讓孩子願意學習呢?歡迎大家留言與我們分享,你們家中孩子的狀況,讓我們可以當成一種經驗,等遇到類似的情形時,也可以迎刃而解。

我是小C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d89UG0BJleJMoPMuO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