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女生吸煙被批評後跳樓,正在搶救!老師到底有沒有責任?

2019-12-20     初中物理化學

​未成年人不得抽煙

更不要說是在校園裡了

一旦被發現,受批評在所難免

但你能想像,就是因為這件小事

居然釀成了一起悲劇!


近日,一段某校的監控視頻

在網上傳開

畫面中的女學生

看似鎮定地翻出走廊護欄

而她當時所在的樓層

是教學樓的5樓!


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


女生為何要跳樓?


據當地政府12月7日發布的公告中稱:


12月6日上午8時許,某校高一15班女生趙某,因在廁所抽煙被老師發現,要求其在教學樓一樓教師辦公室寫出情況說明。


趙某寫完情況說明後,以上廁所為由離開辦公室。老師發現時其已躺在教學樓下,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送到醫院救治。


點擊可看大圖


經過警方調取攝像監控了解到,趙某是從教學樓5樓自行跳下,無人幫忙。



高一女生吸煙被批評後跳樓,正在搶救!老師到底有沒有責任?


事發攝像頭畫面里顯示,趙某身穿黃色羽絨服、黑色運動褲、白色運動鞋,她在護欄邊上張望了一下,然後吃力地爬上護欄,站在上面一會,往下看了看,然後轉身趴著墜落下去。



相關通報里,沒有提及女孩的傷勢,只是說在「全力搶救傷者」。



一名花季少女就這樣

試圖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令人扼腕嘆息!


有網友表示,有可能是

女生長期負面情緒的積累

因吸煙被批評只是

導致她崩潰的最後一根稻草

每個年齡段

都有很難過去的坎

外人並不能真正了解!



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對於學生或孩子的教育,不應該只關注成績,給予太多壓力,更應該注重他(她)們的身心健康。


當然,也有許多網友對老師表示同情,「未成年女生吸煙本就是不對,寫完檢討去跳樓,心理真的是太脆弱了」、「跳樓遭罪的是她自己,痛苦的是她的家人,老師只要問心無愧就好」、「情況屬實的話,真的不值得同情」。


一切難過的事情都會過去

只有好好活著

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張天紅

對青春期的孩子,無論是家長和老師及學校,都需要一種適合這個年齡的教育方式,他們介於孩童和成人之間。比較衝動,容易受外界事物引誘,自尊心強。一樁樁的悲劇再現,大家只討論學校與家長的對與錯,可是事情既已發生,不可能重來!我們的學校教育現狀,家長的家庭教育,並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


請問老師及家長,大家有與青春期孩子經常做心與心的交流嗎?你們知道他們的內心世界嗎?老師會說,班上這麼多學生我哪有時間,家長會說,工作大忙顧不上,或者說,孩子不想跟我講。這些都是藉口,成績固然重要,但我認為家長和學校不能只看成績,還有比成績更重要的大家都忽略了!值得我們所有有孩子的家長反思了,教育部門更應反思,社會在發展,也不能一成不變按傳統教育方式了。


@黃岩島主

聖人孔子教書時就有誡尺了。現在老師不能打罵學生,這是好事。可是好多學生的畸形行為只有老師知道最多,如果老師不管教真的這些學生前途就毀了。過度寵愛就是害了自己的孩子。要對學生從小就有規章制度的觀念,珍惜生命理念。


@寂水流年

這件事情有對錯嗎?她還那麼年輕!哪怕搶救過來下半生也離不開病床。老師沒有發現學生不正常,家長也沒有發現孩子不正常,這都是沒錯?!壓倒駱駝的往往是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老師愛學生,父母愛孩子,孩子會感覺不到?孩子不會因為寫檢查念檢查跳樓,太小的一件事,但就怕經年累月的怨氣不滿,無法宣洩的悲傷,讓無處可逃的孩子怎麼辦?都說讓孩子堅強,有耐挫能力,那的是多方的努力,那是以愛為基礎的救贖!讓我們試著聽聽孩子的聲音,自殺是孩子無聲的抗議宣洩,非得走到這一步,面對鮮活生命的凋零,我們還有心境問誰對誰錯?!


@平凡的世界

中國教育缺少挫折教育,一些孩子從小都在溺愛的搖籃里長大的,犯了錯,在家父母說不得,在學校老師說不的,批評不行,懲罰更不行,養成了這些孩子從小就驕縱,心理脆弱,漠視生命。沒當老師的認為教育孩子很簡單,說教育方法不對,犯錯了不說不罰行嗎?教育是全社會的責任,家庭,學校,社會都要跟上,缺一不可。


@陸夏暉

為什麼咱們小的時候被老師批評沒有跳樓自殺的?因為回家以後和父母說被老師批評了,父母會說:自己錯哪了?!

現在呢?父母會拉著孩子一起找老師算帳,不管孩子有沒有犯錯誤,老師就是不能批評孩子!我家孩子做什麼都是對的!


@海闊天空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作為一個正直的教師,一個合格的教師,一個優秀的教師的承受能力是非常大的。教師,不僅僅是教學生識幾個字,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教育。如果一個學生的成績再好,德性極差,好有何用?光教書不育人的老師不是稱職的老師。教師的職業決定了教師每說一句話,每做一件事均要值得社會的推敲,特別是在學生面前。否則,教師與其他人有什麼區別?教師教育學生錯在哪裡,何罪之有?


@歲月淡然

一個好學生必須兼備自強奮進的心裡素質而不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乖孩子,此反省了家庭教育的缺陷,學校良好的教育必須是三點一線:家庭成員的良好美德教育——學生的自我心德素質——老師業授文化知識,才能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難道家長不應自我反省思考嗎???


@雨下有聲

學生跳樓,家長,老師都萬分心痛。關鍵是愛生命的教育,抗挫折教育,心理教育,真的太重要了。教育界的前輩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呢?減少悲劇的發生是重中之重。



老師們也在擔憂:學生還能不能批評了?更為擔憂的是這件事會不會給老師帶來影響?會不會因為學生自殺受到懲罰?在這件事情中老師究竟有沒有責任?


關於這次事件,認為老師沒錯的,多是從老師是行使正當教育權利,這也是老師的職責等角度。而認為老師有錯的,多是認為老師並沒有意識到學生的背後,批評或許較為直接......


當然,也有老師賭氣說,不知道哪句話哪個舉動就觸犯了學生的自尊心,給自己惹一大堆麻煩,以後只表揚就不批評了,什麼煩惱都沒有。


比如前段時間因為批評學生被拍了9磚的老師,再比如被老師批評後自殺的事情。批評學生是老師教育學生的重要方法,如果在教育中使用批評都讓老師如此顧慮,那教育可能真的會很麻煩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老師批評學生成了個「事兒」?!


《人民日報》曾刊文《「老師不敢批評學生」誰之過?》(作者張爍),其中寫道:


老子管教孩子,老師管教學生,自古以來天經地義,初會學話的小兒都會念「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可現如今,老師批評學生,怎麼那麼容易「惹禍上身」呢?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學生做得不對,老師自然要批評,假若是非不分,如何稱之為「教育」呢?問題似乎就出在這裡。今天的孩子,都是每家每戶的「小皇帝」「小公主」,自出生就三代六口圍著轉,不但習慣了對長輩呼來喝去,長輩還一副「很受用」的模樣。試想,這樣的孩子進入了學校,面對老師的批評,怎能坦然接受?一遇批評,孩子往往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要麼「揭竿而起」、離家出走,要麼向家長「告狀」。可悲的是,「熊孩子」背後往往是「熊大人」,一聽孩子受了「委屈」,心裡便老大不痛快:我都捨不得批評,你竟敢批評,那還了得?


老師不敢批評學生,受害的首先是學生本身。比如,面對校園暴力,老師如果不敢大膽出手,及時批評制止,一方面會縱容施暴學生,使其逐步走上歧途;另一方面,也會使受欺凌學生雪上加霜,造成二度傷害。同時,這也是對雙方學生家庭及社會的不負責任。


老師不敢批評學生,絕非小事。學生如同樹苗,如不及時修枝剪杈,極易長成「歪脖子樹」。孩子不能在蜜糖和讚美聲中長大,適宜的批評有百利而無一害。很多人長大後對老師充滿感激,就是因為老師及時給出批評,「懸崖勒馬」,避免了更嚴重的後果。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師感慨,畢業後真正感恩老師者,往往是那些受批評多的學生。


當然,作為教師,還是要講求方式方法。畢竟,批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能用藝術化的手段使學生變得更好,才是教育的真諦。


老師的批評則需要講究時機和方法。


古人對批評教育孩子的時機也很講究,他們認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過錯的時候,不應該責備。清人陳繼儒認為「卑幼有過,慎其所以責讓之者」。他認為以下七種情形不宜批評孩子:

第一,「對眾不責」,即不要在眾人面前責備孩子。

第二,「愧悔不責」,即慚愧後悔不責備孩子。

第三,「暮夜不責」,即夜晚不責備孩子。

第四,「正飲食不責」,即吃飯時不責備孩子。

第五,「正歡慶不責」,即正在歡慶時不責備孩子。

第六,「正悲憂不責」,即正在憂傷時不責備孩子。

第七,「疾病不責」,即正在患病時不責備孩子。


了解學生是批評的前提。

了解學生,不是僅僅了解學生的分數,而是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歷程和價值觀的成長和發展。但是不得不說的是,現在學校更加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家庭背景,對於學生的心理變化、價值觀的成長和發展則沒有什麼資料,而現在的分級教學往往讓老師無法充分了解學生,這會導致批評學生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偏差,所以會造成各種悲劇。


所以,相比起成績,我們也應該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解決。才能避免更多的遺憾......

只有老師知道,任何一個孩子心理出了問題,家長難逃其責。家庭教育,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致命教育。


我們是不是該思考,為何老師的幾句口頭教育就能引發孩子跳樓?孩子的心靈是不是太脆弱了?抗挫能力是不是太弱了?家長平時是不是沒引導好?


正如大部分網友所言,孩子選擇輕生,家庭背後的原因才是關鍵。


因為,不管老師如何努力,也無法在短短時間內充分了解所有的學生,也許在這次的事件中,如果老師能夠了解一下這位女生抽煙的原因,進而針對性開導,可能就不會有悲劇產生了,但在現有條件下恐怕真的很難。


1/5的中學生考慮過自殺

2014年5月25日,深圳市一高三女生因壓力過大,學校內切腹自殘......

2017年6月7日上午,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大城子鎮五金高層一名22歲男子輕生跳樓。該男子是某高中復讀生,120醫護人員到場確認已經死亡。

2018年6月,河北平泉的一名高考生,趁著母親外出買早餐,他從七樓的露天陽台一躍而下,搶救無效後死亡。

2018年12月,江蘇省溧陽中學一名高二男生李華(化名)卻從自己家小區的樓上一躍而下,將自己的生命終結在16歲。

2019年4月,17歲高中生當母親面跳橋輕生

......


青少年為什麼會自殺呢?一般,人們總會習慣性地想到許多外部因素,例如青少年與父母發生激烈爭吵、受到老師批評、學習成績考砸了、受到同學羞辱等。


但是,研究發現,偶然的應激性生活事件只是導致青少年自殺的促發因素,造成青少年自殺的因素是內在的,包括長期的家庭養育環境不佳、適應不良的人格心理特徵以及精神疾病。


請家長朋友們一定要給孩子上這兩堂重要的課:


第一堂課,是生命之課。告訴孩子「自殺意味著什麼」「死亡意味著什麼」。告訴孩子生命很珍貴,切勿輕生,否則會給家人造成天崩地塌的悲劇和傷痛。


第二堂課,挫折教育。告訴孩子「挫折是什麼」「如何抵抗挫折」。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坎坷,沒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要正視自己的錯誤和不足,要聽良言、行善事。


這兩堂課,只有父母自己完成,老師幫不了你。


最後,還是那句話,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品行、修養、性格和心態。


本文由高中生學習(ID:gzsxuexige)綜合自許昌市建安區人民政府官網、「剖析熱點」、虹野、中國網教育頻道、哈考網,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b-EIW8BMH2_cNUgZU-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