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是每個家庭的天使,每位家長也都希望孩子能健康茁壯的成長。對於寶寶的喂養也十分重視,市場品牌眾多,魚龍混雜。對於寶寶的重要口糧。奶粉,到底該怎麼選才好呢?正文前,強調一點,母乳永遠是最好的,但總有母乳媽媽擔心寶寶長得不夠胖,猶豫是否要添加奶粉,這些擔心都沒必要,我們追求的是寶寶正常合理的體重,而不是一味的胖!
第一步:看寶寶
一提到選購配方奶粉,很多媽媽第一反應就是去網上搜,看別人的評價。其實這第一步就錯了,首先應該從寶寶情況出發,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寶寶是足月還是早產?
早產寶寶需要額外營養追趕體重,因此需要特殊的早產奶粉。
2.寶寶有過敏或腸道問題嗎?
有的寶寶有乳糖不耐受、奶蛋白不耐受、或者容易脹氣便秘的問題,這時就需要選擇特殊的奶粉。一般大的奶粉品牌除了有常規的奶粉產品,都會有專門針對這類問題的奶粉產品。
3.寶寶的年齡
孩子每個階段需要的熱量和營養需求是不同的,因此需要結合寶寶月齡選擇。不同階段的奶粉,大家唯一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兩個微量元素:VD和鐵。
如果是奶粉寶寶,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每日奶量算一下,VD和鐵的攝入是否滿足寶寶的需求,如果不夠就要額外補充。
第二步:看品牌
建議選購生產規模較大、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較好的知名企業的產品。另外,儘可能選擇歷史悠久的,在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銷售,而且是專業做奶粉的大廠家的產品。因為一個奶粉企業要在全球很多地方和消費者的嚴格監管和關注下,經營幾十年甚至上百都沒發生過重大的問題,說明是有實力並且經得起考驗的。
第三步:看奶源
奶源可以說是一切質量的源頭。目前的奶粉企業主要存在兩種模式,一種是通過採購獲取原奶,另一種是企業擁有自己的牧場。後者一般會更好一些,能在源頭進行質量把控和監督。所以,寶樹媽建議媽媽在選擇產品前,一定要看這個品牌的奶源是哪裡的,企業自己是否有自己牧場。
第四步:看配方
全球對奶粉的管理都很嚴格,所以配方的差異不會太大,只是不同的企業和不同的品牌,為了讓自己的產品和其他的產品有差異化的賣點,會在有意和無意當中特彆強化了某些營養素而已。
通常會有一個誤區,認為歐美的奶粉更好更安全。但實際上我們和歐美的水土會有一些差異。比如歐盟是低氟區,所以歐盟的奶粉很多會添加氟,但是中國不需要額外添加氟的,因為我們的自來水中含有氟。
另外,歐盟大部分地區都是沿海地區,歐洲很多寶寶4個月起就開始添加魚肉、牛肉等輔食,可以從輔食從額外攝取蛋白質、脂肪、鐵等。所以奶粉中各營養素的配比也不一定就適合中國寶寶。而大部分中國寶寶6個月才開始添加穀物輔食,所以常常有媽媽會抱怨,吃歐版奶粉的寶寶偏瘦。
日本靠海,其水源和海產品食物中含有大量碘,無需額外添加。而中國則情況不同,沿海地區寶寶可能不缺乏碘,內陸的寶寶則需要補充。所以,在這方面也要注意。
第五步:看生產工藝
判斷奶粉安全不安全,還有一個標準是看生產工藝。奶粉生產工藝分干法和濕法兩種。干法生產不需要鮮奶,就是將大包粉、各種礦物質、乳清粉等,在乾物質狀態下進行攪拌、分裝。濕法生產是在鮮牛奶液態狀態下加入各種營養物質,再經過殺菌、均脂、真空低溫噴霧乾燥後生產成奶粉。
兩者相比,濕法生產需要有充足的奶源,生產出的奶粉營養均衡、口感新鮮。辨別干法生產和濕法生產的方法就是拿起奶粉包裝,看配料表中第一項是不是生牛乳,如果是,則是濕法生產,如不是,則是干法生產。
TIPS:媽媽們一定要在正規渠道購買嬰兒奶粉,比如大的商超、知名母嬰店、大的電商等。曾有媒體報道過工商局查處大量假冒海淘奶粉的案例,所以網絡上一些奶粉代購一定要慎重選擇,而不要輕信他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WHNeG8BMH2_cNUgAJ08.html